分享

美国在乱世中如何捞钱?盘点美式掠夺手法,超乎你的想象

 大白话时事 2022-09-01 发布于福建

关于美国为何拱火搞乱世界,很多人搞不明白,世界乱了对美国有啥好处。

这里最根本的一个动机是“制造需求”。

如果别人不需要美国保护,那美国就会通过拱火来制造需求。

美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充当世界警察。

如果世界十分和平,那还要世界警察吗?

世界乱了,才凸显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重要性,这是美国民主党这一派的惯用手法。

通过拱火搞乱世界,才更显得“安全需要靠美国”,从而维持美国霸权。

这是美国拱火的其中一个动机。

除此之外,美国拱火还有基于一些利益需要。

这些利益因素很多,除了制造危机,来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之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拱火,还可以满足美国一些资本、企业和个人捞钱需求。

本文,我来通过3个例子,来盘点美国如何通过搞乱世界来牟取暴利。

(1)直接抢

这种方式比较低端,会给人饥不择食的感觉。

但美国现在没少做这种直接抢劫的行为,这也突显美国当前一些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比如,最近有媒体爆料称,美国有一支军事车队,专门从事将原油从叙利亚走私到其位于伊拉克的基地。

说白了,就是美国长期在叙利亚从事偷油的勾当。

叙利亚国家通讯社(SANA)援引亚鲁比亚镇当地消息人士的话说,日前由122辆满载石油的油罐车组成的车队,从叙利亚东北部,通过非法的马哈穆迪边境通道,进入伊拉克。
当地消息人士补充说,油罐车由属于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装甲车进行护送,直到他们抵达过境点。
种种迹象显示,美国在叙利亚偷油并非偶尔打秋风,而是长期持续、大规模、系统性偷油的。
根据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统计,从2011年到现在,美军及其雇佣军进行的盗采、非法贸易行为,已对叙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造成1071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叙利亚2022年上半年的石油产量约为1450万桶,平均每日产量为8.03万桶,但美军及其雇佣军每天从被其占领的东部地区油田窃取多达6.6万桶石油,相当于叙利亚每日石油产量的83%。”
可见,美军偷油的行为,确实十分无耻。
除了偷油之外,美国还动不动就冻结外国资产,甚至还直接挪用了。
比如,今年2月11日,美国拜登签署一项解冻阿富汗在美国资产的行政命令,对阿富汗央行被冻结的70亿美元,进行挪用。
拜登政府允许从被冻结的资产中拨出35亿美元留在美国,用于赔偿给"911"事件受害者的家属,剩下的35亿美元用于对阿富汗人民的人道主义援助,说是人道主义援助,实际最后应该都流到美国某些人的腰包里了。
今年8月11日, 71名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联名致信拜登和财政部长耶伦,敦促美国尽快向阿富汗移交冻结的70亿美元资产。
但有用吗?
美国摆明就是已经不要脸了,彻底撕掉伪善的面具,直接就是要当强盗来掠夺。
跟美国穿同一条裤子,同为盎撒体系的英国,也没少敢这种强盗行径。
委内瑞拉此前为安全起见,在英格兰银行存放了超过10亿美元的黄金,结果被英国给扣押了。
英国高等法院称只有英国承认的“总统”,反对派领袖瓜伊多才能索回这笔黄金。
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美国还反过来倒打一耙指责委内瑞拉,称委内瑞拉掠夺黄金的行为才是该国人民遭受苦难的直接根源。
事实证明,美国的不要脸程度,是没有下限的,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而且这种直接对他国资产的掠夺,在美国所有捞钱手法里,还属于比较没有技术含量。
(2)巧立名目
这两天还有一个新闻,是说美国将豁免韩国企业,允许韩国在华芯片厂进口先进制造设备。
这个主要是7月底,美国半导体企业声称,美国商务部将对中国芯片企业的设备出口禁令从10纳米制程扩大到了14纳米。
而且不仅是针对中国本土企业,那些境外企业在中国的工厂也是如此。这个主要区别是,如果把禁令扩大到14纳米,意味着DUV光刻机也会在禁止名单里,那么就会影响到韩国一些在中国的工厂。
所以,之前一些韩国企业就比较担心他们企业也会受到这个禁令影响。
然后就出来一个新闻是说“韩国政府努力使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中国工厂顺利获得所需半导体设备。”
最后,《东亚日报》援引一位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商务部向韩国政府表示,本次出口限制不会影响到韩企在中国的工厂。
大家猜猜,美国会无缘无故给韩国豁免吗?
肯定不可能的。
这里面,韩国肯定是下了很大力度,砸钱去给美国政府相关人士进行“游说”。
那美国一些相关利益人士,就可以通过这样“巧立名目”的方式,来大肆捞钱。
具体做法就是,不断出台五花八门的制裁,而且,美国这两年出台的这些制裁,往往都会有很大的“人治”空间,会留一些可以豁免的后门。
这样就会让相关企业,不得不花钱去对相关人士进行“游说”。
而相关人士在被“游说”后,就会对美国一些盟友进行豁免。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美国长期存在的这种金钱政治。
美国政治中“游说”指,各个利益集团为各自的利益向议员、官员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希望自己的建议、主张被采纳、实施。
实际上,美国的游说制度已经变成了公开的合法行贿,谁在议员身上花得钱多,谁就对这名议员有更大的影响力。
还有“旋转门”制度,让美国的官商勾结,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不过,美国当前这种游说,也有一些不可触碰的底线。
比如,针对我们的各项制裁里,在针对我们的事情,谁花再多钱去游说都没用。
就以关税为例,其实过去两年,美国很多零售商也饱受关税之苦,他们也没少花钱去游说美国政府,尽快取消特朗普对我们施加的不合理关税。
但从目前结果看,虽然拜登前段时间一度炒作要取消关税的事情,但现在看,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针对我们的事情上,这种游说效果就很差,因为在美国当前政治氛围在针对我们这件事情上,已经极度扭曲化。
不过,美国的盟友花一些钱去寻求针对性的豁免,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韩国如果能被豁免,背后肯定是没少花钱。
而美国相关利益人士,可以从中捞钱的结果,会导致他们更有动力去巧立名目,出台各种针对我们的制裁。
不然,美国那些议员,一天到晚吃饱没事干,整天出台那么多各种法案是为了啥,说白了就是为了捞钱。
(3)狠宰欧洲
其实上面两种捞钱手段,都还不算什么。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狠宰欧洲,而欧洲还得把美国当救世主的案例,才堪称人类历史的经典收割案例。
就在8月31日,俄罗斯北溪1号管道又维护了,预计要维护3天,理由是仅剩的一个涡轮机需要维护。
即使检修完成,也只能恢复到每天供气3300万立方米的水平,而北溪1号之前满负荷供气量是每天供气1.67亿立方米,现在只有满负荷供气的20%水平。
本来,因为北溪1号频繁维护,欧洲整体天然气库存并不高。
不过,最近传来不少新闻是说,欧洲天然气库存已经高于市场预期。
据德国报道,截至8月28日欧盟成员国天然气储存水平为79.94%,已接近到11月1日达到80%的目标。
此外,德国哈贝克宣布,目前德国的储气量已达到总容量的83%,原定10月前储气85%的目标将很快实现。
欧洲当前天然气库存好于预期,是建立在欧洲以高出美国市场10倍的价格,高额进口液化天然气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
目前欧美市场天然气价格相差达到创纪录的10倍,这让美国能源企业正在收获暴利。
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LNG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的利润。
美国公司是装满一艘LNG液化天然气船,要花6000万美元,而欧洲的收购价格则已经飙升至2.75亿美元。
也就是美国公司每批能源货运单可以赚得超过1.5亿美元。
6000万美元的进货成本,赚1.5亿美元,这是非常暴利的。
众所周知,LNG船的制造费用是出了名的贵,但一艘LNG船的制造费用大约为2亿美元。
等于说,美国公司给欧洲运一趟LNG液化天然气,就快要可以把一艘LNG船给赚回来了。
当然,因为这么暴利,现在LNG船的订单已经被抢爆了。
伦敦航运公司Clarkson表示,单单8月份,客户为新的LNG船订单支付了241亿美元,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的订单量。
另外,韩国的船厂在20207年之前,已经没有新的产能了。
在俄乌冲突之下,有了欧洲这个冤大头,LNG船已经起到了堪比印钞机的效果。
所以都蜂拥去抢LNG船的订单,今年上半年的LNG船订单已经108艘,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全年总量。
不过,当前LNG船的火热,也意味着,下一轮航运冬天到来的时候,估计也会更加酷冷。
在LNG行业的火热是建立在欧洲这个冤大头,源源不断献血的基础上。
但欧洲的经济又能支撑欧洲这样持续放血多久呢?
以往冬天,在俄罗斯满负荷供应的情况下,欧洲一个冬天会消耗超过50%的库存。
如果俄罗斯在冬天完全断供,德国的天然气储备即使满库存,也只够供暖和工业设施运行约两个半月。
而如果欧洲一直以高出十倍的价格去进口美国天然气,那么高额费用,也仍然会压垮欧洲经济。
现在美国显然是在不停收割欧洲,通过LNG天然气牟取暴利,还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
汇率市场的金融博弈,才是动辄就涉及到数万亿美元的巨额资产波动。
资本会为了超高额的利润,犯下任何罪行。
从利益驱动的角度来看,美国会这样满世界拱火,就不足为奇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一些资本、企业、个人这种通过拱火搞乱世界,来趁机捞钱的做法,只符合他们自身利益,从长远角度看,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这实际上是美国资本在严重透支美国,有点在掏空美国的感觉。
就像那些企业大股东通过举债、回购、分红等方式来掏空企业。
美国大资本当前越发饥不择食,给人感觉有点像是要最后捞一笔跑路。
虽然美国拱火看似可以增强“安全靠美国”的存在感,但这只能是短期巩固美国霸权的,有点像是吃一种有强烈副作用的兴奋剂,虽然可以让美国霸权看似重振雄风,但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等这个拱火的药效过了,美国霸权将以更加凌厉的速度垮塌。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