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不是一天天过日子的

 若歌sweet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这可能是一篇关于农村养老的话题。但写得不太好,慎读。

01
靠着赶集过日子


有些人的日子不是一天天板着指头数着日子算的,比如我的奶奶,1927年生人,今年已经94岁了。

对于她而言,眼睛已接近失明,她无法通过白天和黑夜来计算这一天的时刻,因为她已无法感知光明和黑暗。

每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时给她饭吃。

往往晚上送水的时候,她会问:我以为现在还是下午。每天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她会以为还是上午。打开灯和不开灯,对她而言都是一样的,而开灯还费电。

那么无法感知黑暗和光明的老人,又是如何感知到日子的流逝的呢?我奶奶通过农村照常使用的农历来计算赶集的间隙来感知日子流逝。

大抵2003年左右,我奶奶因为在那个破旧的小屋里摔断了腿,从此就过上了轮流在儿子家居住的日子。

以前在我家和我大爷家,是一个月一轮,那时她自己还能自己做饭、烧水、做活计,现在她已不能做这些家务,更不能经常走动。如今我们是10天一轮,而10天就是两个集市,比如每个月农历初三和初八是NS集,而初一和初六是ys集。

每逢ys集来我家,经历两个NS集,下一个ys集去我大爷家。

02
“养儿防老”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人生第一次》?

在《人生第一次》这个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老爷爷老奶奶携手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站,他们或许患癌症互相守护和陪伴,他们或者因阿茨海默症而被迫将老伴送到护理院,他们或者为不给儿女增添负担,自己住进养老院。

多少人为之默默流泪,为着这样的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这个纪录片向我们展示的是,上海老太太老爷爷的生活。尽管疾病、变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同等的,但是他们却可以有再次选择自己人生生活的权利。

而反观之,如我奶奶这样的老人,似乎唯一的选择便是儿子养老。老一辈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仍遍布丛生,在儿子家住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

这不是她们的错,这是她们所经历的种种的时代烙印。可是生活啊,就是这样。我们别无选择。

我大爷已年逾70,本该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还要时时照料90多岁的老母亲。我爸虽正当壮年,也转眼过了50岁,尚有一儿买房之压力。至于其他两位姑姑,都有孙子孙女要照看,更是时常不能探望。

要说起压力,似乎每一个人身上都在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有个叔叔说起他的老母亲每天在四个孩子家轮流照看,一家一天,因为那位老母亲已完全不能自理。

我向来是个理想主义者,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时我也在不断地安慰自己。希望你未来的人生中,能够不断努力,有能够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即便老去,容颜已逝,也能自己选择和安排,而不依靠儿女生活。

当然,我在这里并无意提倡我们不赡养老人,我只是想要阐述一个关于农村养老的艰难。

03
我们老了,会如何?


我很怕变老,你说,我们以后老了,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比如,沐浴在阳光下,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古论今。

比如,笔耕不辍、坚持阅读和思考。

也许上面的一切都不会实现。

也许,我们也会人老珠黄,耳朵失聪、眼睛失明,步履蹒跚,拄着拐杖,在内心徜徉着过去生活的片段。

也许,我们会不小心得阿茨海默症,不认得谁,不能自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