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若歌sweet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01

【李润洲老师语录】上李老师的课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学习方法的过程。

李老师说,读书如果去读文章写了什么还是停留在表面,那样你不行,需要去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逻辑是什么。这才是阅读学术论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后不要问老师,我做这个方面的选题可不可以。我只能说你做啥选题都可以,如果你能澄清你要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做好文献综述的话,讲清楚别人研究了什么。我才能帮助你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

读书不是熟记别人的东西,而在于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可能存在的缺陷,寻找自己自己研究的起点。你读书越多,越容易陷入别人的圈套中,越难以自拔。你读书不是围绕自己问题出来读书的,如果你不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书的,否则你读得越多,你也是不敢写。

【我读书就是这样,停留在感性层面。只是去记忆一些东西或者解释一些现象或者理解一些生活。远远没有办法,进行问题的界定和学理的研究。但是如何不被人牵着走呢?不知道,我们什么才能走出来】

02

某高校学生离世前,写了很长的一段话。

我今年也25岁,同他一样。他在最美好的年华,在看起来是知识的殿堂——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的是让人觉得心痛,但同时对于他的遭遇又深有同感。

他没有说导师不好,也没说人际关系有多复杂。只是平静地记录了下来,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痛苦、烦忧。

这都是读研读博的常态,我们说破“五唯”,可是举步维艰。20几岁的年华,还在读书,承受着多方的压力。在我看来,其实每一点的压力都足以压倒最后一根稻草。昨晚,整理一个东西到凌晨3点,其实那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深夜伴随着愤怒睡去,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读书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读书、写作、同他人交流论文,可是这一切却变成一些痛苦的事宜。

和导师的关系紧张。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各有所求,一个祈祷毕业,一个需要你为他创造收益。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所以如果能遇到那些不以“你是否有利用价值”衡量你的导师,我都觉得那个老师是个真正的学者。都值得尊重,且令人敬仰。我对中国高校的师生关系一直不报太大的希望,至少就我的观察来看,高校远不如我们想的学习的殿堂纯粹和干净。所以,我时常感到压抑而又痛苦。而这其中,遇到那种人渣“教授”,各种荒唐行为丛生的,真是倒了大霉了;完全放羊的导师,读书和没读书一个样;完全专制的老师,活的和行尸走肉一番,没有自己思想。

人际关系的痛苦。人文社科类的还好,自己搞自己的研究。我很多理工科的学姐都经历过各种干架的过程,和那些所谓的同门以及实验室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为了那么点钱挣得你死我活的,背后搞一些小动作。读书越多,反而把人读得越来越狭隘。

金钱的烦忧。二十多岁的人还在张手和父母要钱,与日俱增的年纪的烦忧和金钱收入的不对等,让人觉得自尊心受到了重创。有的时候,既感慨于读书的艰辛,也迷茫于未来的投资收益。

研究的进展不顺利。如何能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与学理相链接,当链接之后,又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更加努力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不断地推翻和重来。但是比起以上几项,这样的痛苦我更愿意承受。我亦觉得这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而那些,总是一些节外生枝。

无论如何,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算了,还是乐观一点面对吧。也许,此刻,我们所有的遭遇,都会让我们内心更加坚定: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未来你的内心坚定一些什么,和不要做什么。

希望无论我们所经历的是什么样子,我们都能坚强一些,笑对这一塌糊涂的生活。操蛋的生活,糟糕的人太多了。做好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