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日里的一些碎碎念

 若歌sweet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学校的油菜花、樱花、紫荆花、郁兰香都盛开了,疫情倒春寒之下的金华,倒是一切都如常。

也许是春天春暖花开的日子,情绪达到了空前的长时段的稳定。

学校再次封校,去健身房的计划再次戛然而止。去年买的健身小器械又再次派上了用场。每次回去健身前问问小沈回不回寝室,这样寝室的空间足够大,然后就能够我发挥的。操场上跑步或者阴雨下寝室爬楼,又开始渐渐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这是此篇碎碎念的背景,整体的生活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学习平衡、生活平衡、心态平稳、人际和谐。

和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聊天,得到的反馈都有些不同。

有些人劝我早点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早日进入现实的婚姻;有人劝我好好享受当下,享受读书和成长的愉悦;有人说,宁缺毋滥。当然,最讨厌的还是那些张口闭口就是你怎么还不找对象,怎么一点都不着急的无关紧要的人的胡说八道。

虽然我成长在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着明事理的母亲、大男子主义的父亲以及活泼乱蹦的弟弟,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安全感和家庭亲密关系中别样的生活体验。

可我在人生的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从感觉到恋爱和婚姻这是一件费时间和耽误我向上走的事情,再到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件降低生活质量的事情。我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在面对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我还需要保持认可。这样的情况,我实在是难以苟同。

据说,在这个世界上,遇到一个你愿意结婚且生活地幸福的人,不足2%。大多数人都是那些爱情变成了婚姻,情侣变成了亲人,养育变成了过日子。

在我母亲的这一生里,我看到了她一个女人为这个家庭的付出和隐忍,在任何大是大非面前的妥协和努力,凡是涉及到家庭和谐的事情一定宁愿自己吃亏而不会让家庭陷入不和谐的境地。我和母亲聊天,常常感慨她大智若愚的智慧。她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悲悯,也有那种心底挂念着自己的所有亲人而不擅表达的隐忍。她还有那种大部分人难有的大度和宽容之心,包容所有人,但有立场。

我想过,如果有一天我步入婚姻,我应该成为像她那样的人。正如,她也努力成为了我姥姥那样的人。可是,我却对这样的生活,这样一个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和努力地维系,而感到我不能胜任。面对未来可能充满了暴怒、愤怒和鸡零狗碎的生活,我觉得我的性格、我的应激反应,不足以承载这样的生活。

在《浮生取义》这本书中,吴飞提出了”过日子“的概念,一个人从出生、成长、结婚、生子、老去直到死亡的全过程。人这一生,前半段是在父母家里度过,中场是在自己家里度过,后半生是在儿女家度过。在乡土社会,只有结了婚有了孩子的人,才具备完整的人格,才能够“过日子”。吴飞将“过日子”和“自杀”联系在了一起,那些自杀的人大多是因为家庭内部受到了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往往是因为在过日子的过程中”话赶话“,最后因为一时赌气、任性或者想不开而自杀的。而那些真正过好日子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政治这场权利游戏中,能够适当地妥协,并且这是一门艺术。而且,“过日子”远非是夫妻子女一起过日子,而是牵扯到了背后的双方父母甚至更多的亲戚,所以,这里就衍生出了更多复杂、混杂了情感的且难以理解的家庭政治。

每一个人站在结婚的礼堂里,大都有那么一句话“我很幸运我嫁给了爱情”。可是,在我深入了解的那些婚姻家庭中,那些花季的少女在最青春的那一刻确实嫁给了爱情,而未来漫长的生活中,却并非持续地、热烈地嫁给了爱情,而是嫁给了“过日子”。“过日子”,漫长人生中要处理的所有的人际关系、大小事宜,都是婚姻“过日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

我所深入了解的大部分的婚姻里,那些混杂了责任、义务、踏实、生孩子、仪式感、努力赚钱的理念(用滋贺秀三教授的话来说,人、财、礼),深入到了努力地挣扎着的“过日子” 的家庭中,他们可能是幸福甜蜜的,也可能是用力生活的。

而太多的婚姻,最终都是个体主义的崛起和没有办法忍受家庭之中的不公和委屈(这些不公和委屈可能来自各个方面),都走向了失败,和正在走向失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会为了孩子委屈自己,也不会因为那些浪漫的爱情而妥协,那么这一场提前散场的爱情和婚姻又有何意义呢?如此热烈地刻意地努力地去投入这一场情感政治中,是多么地充满了遗憾。

对此,基于我的观察、社会学的透彻和个体的经验,我对于未来步入婚姻,而持悲观的态度。而用闺蜜的那句话说,可能是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对这句话,我也保持认可。因为,只有这样也算是还有所期待。

但,并非乐观地期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择偶大多遵循向下性,当一个“女博士”的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时,又残存诸多劣势。一个小妹妹常和我约吃拉面,她坦言,我一直以为很多女博士都是像xx一样,不苟言笑。或者,小妹妹说,姐姐,你玩抖音吗?你竟然还玩抖音?大众的误解,不仅仅是我的小妹妹存在,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都是一个看似不可接受的存在和无法驾驭的存在。这种社会群体一致的“污名化”,甚至时常让人觉得可笑而又不想自辨。

而女性却不愿意向下兼容,更多地是慕强心理。这势必会造成“大龄剩女”(优质女性)的现象。当然,我实在是极其讨厌前者这个带有“男权”的污名化的词语。

我也会劝家里读大学的弟弟妹妹,在大学阶段有喜欢的人,要在一起。

否则,年龄不是优势,而常常成为劣势。

在我本该是最青春的年纪里,我一直在因为“不甘心”而努力地为未来的生活寻求一个安定,这大抵也是农家子弟成长流动的代价。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我很喜欢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真的不要太美好。有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时常和不同的人讨论着我研究的课题,甚至把自己读过的书和他们分享,试图为他人答疑解惑的那份幸福感,以及运动、追剧和平衡着的生活,面对不如意的生活,而开始慢慢掌握着心态和生活的平衡。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做主的这样的时段,是多么美好。

那个我进图书馆从来可以大张旗鼓地穿着拖鞋,带着水果进来,但不允许其他人破坏规则在别人看来是严厉不苟言笑的叔叔,上来催着关灯了。对于那些无论是来自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的善意,我感到无比的感激和幸运。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