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到了这几张图。有些感动,拍了下来。 我猜是去年的一位考研的学妹写的(字写得很秀气)。我觉得,如果她步入学术的大门,一定能做出好的成果。考研的时候,她便知道了学术为何,和如何。她是有多么通透,且多么笃定地走着这样一条所谓赌博的道路。 考研的那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斗志满满,心想一定能够去往理想的学校。漫长的时光里,那些如蜗牛般奔跑和努力的时光,因着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努力不一定能够抵达真正的终点。那些调剂的日子里,一切都不如自己所控制的暗黑模式的切换,现在再看倒是一份坦然,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每一次全身心投入运动酣畅淋漓的之后,总是会浮想联翩诸多东西。到底是什么在让我们焦虑,做了什么会缓解焦虑,究竟如何学习才能抵达目的地?最终想来,还是那些市面上流传的鸡汤,自制、克制、反思、总结、和努力。而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场自我的异化,恪守努力的本分以追求一份温饱的生活,以离开既有的阶层。但我时常安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可惜,那些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书教会我成长的同时,依然在教会我如何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相处,背叛已有的阶层,以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迈入下一个阶层。 玲玲发给我一张操场的图,她提及上一次遛操场还是在烟大。我说,自从我离开了烟大,跑步水平一直在下降,现在跑个5公里还要连走带跑。烟大承载的不是运动时光,而是那些努力的日子里,洒下的汗水和浇灌的花朵。 确实,会想念那么一段,心无旁骛,逃专业课跨专业学教育学,而又那么义无反顾的时光。没想很多,没想什么跨专业跨学校的艰难之类的,就是觉得人生到了下一站的时候了。 于是,我的人生在读研之后的日子里,一站又一站。着实,读研之后,让我看到了更多的自己,在不饱受社会毒打的情况下。 我们还是会有一站而又一站的,是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