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车还敢犯困打盹?小心被罚200记9分!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22-09-02 发布于江苏

行车路上突然犯困?

小小打个盹不会有事?

疲劳驾驶真的只是打个盹而已吗?

NO!NO!NO!

且听小保分析~

01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图片

02

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

氧气因素

氧气因素对小汽车影响尤为明显。小汽车空间小、密封性好,行驶一段时间后,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人体就会感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

路况因素

高速公路开车犯困的概率远高于普通公路。封闭的高速公路干扰少、车速快、操作行为单一,同时视觉单调,胎噪、风噪比普通公路更大,大脑由于长时间缺少刺激反应,从而对人体形成催眠效果。

图片

能量因素

开车在劳动强度上被划分为中等体力劳动。一方面,维持开车姿势需要局部肌肉持续收缩而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大脑长时间专注更需要消耗能量。

时段因素

人的睡眠受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凌晨和下午是一天中觉醒水平最低的时段,人体的昼夜生理节律使得我们无论是否缺乏睡眠都会受到瞌睡的侵袭。

图片

03

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

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会出现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图片

04

疲劳驾驶如何处罚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图片

图片 连续驾驶载货汽车、中型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罚款200元

图片 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罚款200元,记3分

图片 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罚款200元,记9分

图片

05

如何避免疲劳驾驶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

①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夜间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②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

③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合理安排休息方式

①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②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提神饮料。

小保提示

最稳妥的方法是在休息区或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切勿勉强自己哦~

图片
图片

小保在这里提醒广大车友们

为了您的安全

一定要避免独自长时间疲劳驾驶哦!

图片

*图源pixabay,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