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帝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竟想纳她为妃!从此成为后世笑柄

 数字人生6688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尽管清朝末年,因为国家政治管理的腐朽和落后,导致清朝整体实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但清朝的皇帝们,却并不是真的想让国家走到这一步。

尤其是乾隆以后的嘉庆、道光、光绪等皇帝,都想过要尽力改善清朝的困窘状态。只可惜这些帝王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拥有明君应有的勤勉态度,却没有帝王应有的魄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清朝道光皇帝曾经在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以后,第一想法并非是通过了解这个掌权者来了解如何对抗英国,而是想着纳其为妃!一代帝王,如果只想着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去经营国家,我们又怎能期盼这个国家能够繁荣强大起来?

也难怪道光皇帝会因此成为后世的笑柄了。

道光皇帝成长史

很多人认为清朝皇帝们昏庸无能,这显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认知。康熙之后,除去乾隆皇帝坐享其成之外,雍正、嘉庆、道光这几个皇帝,哪一个不是以勤政出名的皇帝。

即便是清朝后期的咸丰皇帝和光绪皇帝等,也都想过改变国家。只是前者努力一段时间以后选择放弃,后者则被慈禧太后死死压制

那么道光难道不够聪明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清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嘉庆皇帝外出祭天以后,年幼的旻宁(道光皇帝)和一众皇宫护卫留守紫禁城。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完全是没有任何危险,纯粹放松的一个任务,却没想到天理教教徒竟然直接打进了皇宫,连守城将领都丢盔卸甲地逃走。

危难时刻,旻宁冷静指挥为数不多的宫廷护卫,在尚未被波及的宫殿路口建立防线。凭借火铳的优势,旻宁不仅打退对方的进攻,并且还联合城外御林军将叛军一网打尽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来,旻宁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远比大人还要妥善。只是如此优秀的皇帝,为何后来会显得十分“愚蠢”呢?

其一是身为清朝的统治者,他没有搞清楚皇室利益和国家利益孰轻孰重。其二是常年身居紫禁城内,对国家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十分有限。

其三则是对英国的实际情况,或者说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情况,没有正确的认知。

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他奋斗一生也无法改变任何现实,看上去愚昧不堪。

悲哀的清朝

那么在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的时候,道光皇帝为什么会想着纳对方为妃呢?

原因不就是在他骨子里还坚持着清朝天朝上国的幻想。尤其是得知英国国土面积甚至还没有清朝十分之一的时候,道光皇帝放心了、高兴了,这样一个番邦国家,我纳你们的女王作为自己的妃子,显然已经给足了你们恩宠,小小英国可不要不知好歹。

更夸张的是,即便鸦片战争战败,道光皇帝的关注点也没有放在割让国土这件事情上,而是“自己作为清朝至高无上的代表,竟然和英国女王的名字并列。这要是让清朝列祖列宗知道了,自己面子还往哪里放?”

于是道光皇帝再一次提出纳为妃子的想法,但他没有想过,彼时的英国是胜利方,凭什么理睬你的看法。

当然,如果以上两方面的想法都是道光皇帝在外交上的无知,那么他对清朝的治理方式,也促成了这样的无知。

正如前文所言,道光皇帝并没有身为皇帝的魄力。缺少这种魄力以后,他没有直面整个世界的勇气,而这也让他在只能选择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即用以往的方法处理新时代面临的问题。

《清实录》记载,道光皇帝一生都在紫禁城中生活,很少会像他爷爷乾隆一样巡游国家。尽管这样的执政方式的确节约清朝不少财政,但皇帝不出门,外面的世界究竟什么样子,岂不是全由大臣说了算?

看起来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道光皇帝,就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彻底变成一个傀儡。

难怪他会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傀儡的思考方式,简单且朴实,谁能奢求他能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呢?

而后来的清朝皇帝也同样如此。倘若他们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而不是抱着清朝的皇家利益一毛不拔,整个国家的发展又何至于越来越差,再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慈禧可恨,但毫无作为的清朝皇帝们,又岂能置身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