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常用的伤科方药

 归真医学 2022-09-02 发布于新疆

修道之人,每兼习武,而习武之人,伤痛难免,若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练功,重则损筋伤骨,身体痿废,还会留下各种后遗症,引发机能障碍。现将各伤分类及主要治疗方剂介绍如下。

一、各伤分类

伤,包括骨折、关节脱臼、软组织损伤及其它。

药,则分为内服药与外用药。内服药可调节机体内部生化,补养气血,使气血旺盛,经络通畅,去瘀生新,加强身体自我修复功能。外用药则可针对损伤部位直接发挥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散瘀消肿,缓解疼痛。

(一)骨折

骨折初期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

汤剂:祛瘀止痛汤、桃红四物汤等。
丸药:活血丸、跌打丸等。
外敷:消肿化瘀散、栀子散等。

骨折中后期,以补肝肾,续筋骨为主。


内服:接骨丸、强筋壮骨汤等。
外敷:接骨散,亦可用洗药熏洗。

(二)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的治疗除药物外,还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对于陈旧性关节脱位,原则上不能进行贸然复位,而应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进行手法治疔。如在复位前先进行一周的牵引,或用舒筋活血之剂进行熏洗,配合推拿按摩,使关节周围的肌肉放松,达到舒筋松骨的效果之后,方可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整复。其药物治疗如下。


关节脱位早期应给予镇痛、活血、消肿之剂。

内服:祛瘀止痛汤、桃红四物汤、活血丸。
外敷:消肿化瘀散、栀子散、骨科擦药等。


后期应给予舒筋通络之品。

内服:舒筋丸等。

外洗:洗药、骨科擦药等。

 
(三)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除药物治疗外,还常用理筋手法,推拿按摩、针灸等。其药物治疗如下。


急性软组织损伤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内服:祛瘀止痛汤、桃红四物汤、活血丸、跌打丸等。

外敷:消肿化瘀散、栀子散等。


慢性损伤及急性损伤后期,以舒筋活络、散风祛寒、止痛为主。

内服:舒筋丸、骨刺丸等。

外敷:膏药可用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活血风寒膏等。洗药可用祛寒止痛砂等。擦药可用骨科擦药、松节油擦剂等。

二、伤科方剂

祛瘀止痛汤


功效:祛瘀止痛,适于损伤初期,瘀血凝聚,肿胀疼痛。


处方:酒当归12克,酒赤芍、红花、桃仁、泽兰、木通、甘草各9克,川芎、三棱、降香各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桃红四物汤

功效:适于损伤初期,瘀血疼痛。

处方:桃仁、生地、川芎各9克,红花、当归、赤芍各12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活血丸


功效:活血消肿,镇静止痛。适于初期损伤,肿胀疼痛。


处方:乳香、没药、儿茶、红花、桃仁、醋柴胡、旋覆花、益母草、连翘、皂刺各30克,酒大黄、琥珀各15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服法:内服,每次口服一丸,日服二次。

跌打丸


功效:适于跌打损伤、骨折及瘀血作痛。


处方:当归、土鳖虫、川芎、没药各30克,麻黄、乳香、自然铜各6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服法:内服,每次口服一丸,日服二次。

消肿化瘀散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镇痛。适于损伤初期,肿胀显著,瘀血作痛。


处方:当归、赤芍、生地、元胡、血竭、乳香、红花、大黄、姜黄、鳖甲、茄根、红曲、赤小豆各等份。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川醋凋成膏状,瓶贮备用。

用法:遇较重损伤,肿胀显著者,外敷患处,并用纱布轻轻包扎。

栀子散

功效:消肿化瘀,适于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处方:栀子、当归各等份。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用酒或醋调成膏状即成。

用法:遇伤则外敷患处,用纱布轻轻包扎。

接骨丸


功效:活血祛瘀,接骨止痛,适于骨折。


处方:土鳖虫、甜瓜子各60克,自然铜120克,骨碎补、煅牡蛎、制南星各3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术,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

服法:每次一丸,日服二次。

强筋壮骨汤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养血温经,适于损伤后期。


处方:当归、熟地、怀牛膝、杜仲、五加皮各12妃,茯苓15克,白芍、山茱萸、补骨脂、威灵仙各9克,续断18克,细辛3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亦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二丸,日服二次。

接骨散


功效:活血祛瘀,续骨止痛,适用于骨折。


处方:当归、续断、骨碎补、泽兰、生大黄、桑皮、白芨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用酒调成膏状外敷患处。

舒筋丸


功效:舒筋活血,散风活络、通络散寒,适用于新旧伤筋,或兼痹痛者。


处方:麻黄、川芎、羌活、独活、当归、附子、土鳖虫、千年健各30克,山药90克,桑寄生60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

服法:内服,每次口服一丸,日服二次。

骨刺丸


功效:祛瘀风散寒,除湿活血止痛,适于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


处方: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当归、白芷、甘草、秦艽、制南星各30克,萆薢、红花、苡仁、穿地龙各6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

服法:内服,每次服一丸,日服两次。

伤科洗药


功效:舒筋活血,散风活络。适于损伤后期余肿未消,关节屈仲不利,疼痛。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秦艽、羌活、路路通、麻黄、红花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用较厚的小布袋封装好,每30克一袋,缝口。把药袋放入钢锅或搪瓷锅内加水煎开后,移至患处,先用蒸气熏患处,等药汁稍温时,再浸洗患处,并可用药袋热敷。每日1~2次,每袋药可用3~5日。亦可把两个药袋同时放入锅内蒸热,交替敷患处。

祛寒止痛砂(又名坎离砂)


功效:祛风散寒,适用于腰腿疼痛,损伤后期。


处方:麻黄、当归、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羌活、独活、艾绒各等份。


制法:用醋、水各半,将上药熬成浓汁,再将铁砂炒红后搅拌均匀而成。

用法:用时加醋约半两,装入布袋后揉搓至发热,敷患处。再次用时,仍加醋揉搓,照上法即可。一般可用3~5次。

骨科擦药


功效:舒筋活血,缓肌止痉。


处方:生川乌、生草乌、闹羊花、生南星、樟脑各16克,辣椒酊10毫升。


制法:将上药加酒精300毫升,浸泡两周即成。

用法:擦洗患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