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乱买!超市里的6样东西,不仅坑你钱,还可能害你“命”

 DrX说 2022-09-02 发布于安徽

《资本论》中说:

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铤而走险;达到200%时,他们就敢冒上断头台的危险;达到300%,他们就会践踏一切法律。

平时我们在外面买东西,会看商品的生产日期和厂商,觉得只要资质齐全就没问题了,尤其是那些超市里的商品,因为背后是某某大超市,会更让我们觉得安心。

殊不知,就是在超市里,却潜藏了一些黑心的“健康刺客”。他们“背靠”超市,资质齐全,却依然干着花了我们的钱还伤害我们健康的事情。

今天的文章可能会得罪一些超市老板,但我做科普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避坑,如果真的有雷同,那纯属巧合。

01

香味姨妈巾、黑心棉,

让你被妇科病盯上!

市面上的姨妈巾五花八门,其中还包括一些打着“特殊功能”旗号的姨妈巾,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抑菌、清凉感和缓解疼痛等。

殊不知这些姨妈巾大多添加了化学成分,经期本就是特殊时期,你把带着有化学成分的姨妈巾用在身上,你放心吗?

姨妈巾最大的功能就是吸收经血,而这些所谓的特殊功能姨妈巾,就明显和它无菌卫生的初衷相违背。

更何况,盲目去用这种姨妈巾,很可能会破坏私处的酸碱平衡,导致菌群失调,从而降低私处的自我免疫和清洁功能。

久而久之,私处瘙痒、皮肤过敏和妇科病自然就出现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63.7%的女性妇科疾病,是由于使用伪劣或不合格卫生巾所导致。

央视“315晚会”就曾曝光过某知名卫生巾厂商,记者暗访时拍下的画面可谓是触目惊心。

偌大的生产线居然没有任何消毒环节,工人们徒手拆解卫生巾,机器上满是油污。

视频里,我们看到的堆积如山的白色棉花叫散浆,很多已经发霉。

散浆其实就是回收品,很多都来自于二手衣物。

而那些干净的原料被标记为卷浆,工人们真假混搭将其用在卫生巾上,为了利益黑心商家可谓是“用心良苦”。

02

生鲜灯下的“美颜猪肉”,

好看却不一定好吃。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在超市和菜市场里看起来很新鲜的猪肉,买回家颜色就变了,甚至“白花花一片”。

你以为是肉在路上变质了?不一定!很可能是你的眼睛被灯光“欺骗”了。

在超市、商场、菜市场里有一种特殊的灯,名叫“生鲜灯”。比如在肉摊上就给猪肉打上红光,红灯照射下,猪肉会显得无比红润鲜嫩,等拿到自然光下时,猪肉颜色就会变得暗淡很多。

除了红灯照射的肉类柜台,生鲜灯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蔬菜可以打绿光或者白光,熟食就打上暖白光,水果就打上正白光...

因为这些生鲜灯的原因,我们在柜台上直接挑选商品时,很容易被灯光迷惑。就比如挑选一块看起来“红润”的五花肉,因为被生鲜灯照射,必须要将其拿到1米以外的白色光源下,才能看清其原本面目,灯光下很难看到瑕疵。

虽说用生鲜灯并不违法,但很容易让我们买到劣质商品,下次大家去超市里买东西一定要留意。

03

网红大肚杯,

小心致癌!

大肚杯最近很火。

直播间里,主播一元秒杀收获无数人的眼球;办公室里,上班族觉得可爱拿它当水杯;书包里,大肚杯更是成为无数青少年儿童的团宠...

殊不知,大肚杯里装的却可能是“坏水”。

我们看大肚杯的杯底,能看到一些标识,不同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功能。

而只有5号和7号能够满足食品级的安全,5号是我们熟悉的聚丙烯材质,能够耐高温,7号则因为材质较多,所以用处也不同。

比如pc材质,装超80℃的热水后就会释放双酚A;而Tritan则能承受-25-105℃。

就以上面说到的双酚A为例,很多塑料产品在高温下都会释放这种物质,一旦长期摄入,很可能会诱发卵巢癌、性早熟、白血病等,甚至会导致胎儿畸形。

血淋淋的事实是,现在市面上很多大肚杯,尤其是那些打着“低价福利”幌子的大肚杯,很少有符合标准的。

04

小心“假巧克力”!

巧克力里有个关键成分,叫“可可脂”,其作为巧克力的精华,含量越高意味着巧克力越货真价实。

但可可脂产量有限,还不容易保存,价格又贵,所以很多厂商选择用替代品:代可可脂。

代可可脂虽然和可可脂口感差不多,但健康程度却差很多。首先,代可可脂在氢化时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危害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代可可脂里含有大量的热量,长期食用很可能会导致肥胖。

05

小心“假牛奶”,

钱花了还可能丢了健康!

我们在给孩子买牛奶时,最大的初衷是健康,想着孩子喝了牛奶后能够发育得更好。

但你在喝了一些儿童牛奶后你会发现,他们很多都特别甜,难怪孩子爱喝!

毕竟和健康相比,孩子喜欢销售额蹭蹭往上涨才是厂家最关心的。于是,不少儿童牛奶会在牛奶原有成分基础上再加入糖。

因此,如果发现配料表前排有白砂糖、XX糖浆、XX糊精,那说明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糖分一增加,热量自然上升,长期摄入就很容易出现蛀牙和肥胖等问题。

还有一些打着“补钙王”“营养最佳”等旗号的,也需要注意。

因为按照相关规定,那些宣传对人体有特殊保健作用的食品,必须要有相关实验研究,只有证明真的有效后才能申请到批号,再宣传。所以除非是有研究证据、保健食品批号,否则不要轻易相信。

除了牛奶,你可能想不到酸奶也有真假之分。

也许你也看到过一些“XX乳酸菌饮料”“XX乳酸菌饮品”,不要犹豫,但凡看到“饮料”“饮品”等字样,那就是“假酸奶”。

而真酸奶呢,配料表最前面一般是生牛乳、有益菌这些。如果配料表中水和糖等排在奶的前面,那这种就属于“糖水饮料”,不建议购买。

06

“贴膜水果”看着干净,

实际并没那么卫生!

超市里的水果拼盘看起来十分鲜艳精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事实上,这些水果拼盘存在很大健康隐患。

因为有些不良商家会将腐烂的水果挖去腐烂部分,并贴上膜制作成拼盘。毕竟腐烂的水果不好卖出去,扔了又可惜。

这是很大的健康隐患,轻则会出现腹痛腹泻,重则直接出现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损伤。

就在今年5月,我国最大的水果售卖连锁之一的“百果园”,就被曝出销售变质发霉的鲜果切。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家店铺的专业卖水果的,居然都能干出这种事,超市里到底能不能做出这种事,我们谁也不敢保证。

就算不是腐烂水果上切下来的,也不建议买。首先是新鲜程度难以保证,尤其是夏秋季节,切块水果如果储存不当,就很容易变质。

其次是很容易滋生细菌,切块水果大多摆在水果货架上销售,也就是室温下存放,很容易滋生细菌。更何况商家在加工切块水果时,工作环境和刀具等外部卫生条件我们也不知道,而这些恰恰影响着切块水果的卫生程度。

这世上比太阳更不能直视的,是人心。

最后再奉劝所有厂商:

投机倒把,红得了一时,红不了一世;歪门邪道,眼前是捷径,远处是深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