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道德经》之2

 慎终如始zxcy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道德经》第二章讲了非常重要的观点:无为。

    无为无不为,什么叫无为呢?人一辈子很多时候做事太刻意,就是有为。

    举个例子,生了个小孩,他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意识,自己的人生梦想,有想法的。结果做父母的往往刻意地把自己的梦想加在小孩身上:我这辈子想当中医没当成,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中医。这叫有为。

    当你刻意这样做时,带孩子参加中医夏令营,参加各种中医学习活动,各种引导。

    他压根不想搞中医,你硬塞给他。他上辈子是个音乐家这辈子想当音乐家的,结果最后中医没搞成音乐家也没搞成。

    小时候为了听从父母不敢反抗就憋着,大了开始反抗,对扛。这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叫有为。

    要用无为的思想,看他适合怎么发展就怎么做,叫顺势而为。

    无为不是啥都不做,是放下我执,无我而为!站在他的角度帮他做。想成为音乐家就帮你成为音乐家,想成为书法家给你请个书法老师,想学中医就创造条件让你学中医,你是棵茄子长在地里我帮你施施肥松松土帮你长出茄子,不是有为地把茄子和辣椒嫁接。

     明白有为和无为后,在处理很多事情时思路就清晰些。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是因为心中有个不美的存在。

    我们看到外面好看,是因为心中没有见过比它更好看的。

    我曾经讲过,山里一个小伙喜欢村姑,认为是仙女下凡,过几年后到大城市上海打工,看到城里女孩子打份更漂亮,两三年回村后发现村姑就那样,因为他在没去上海之前心中没有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到上海后心中的村姑和别的一对比发现不一样。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是心中有一个不善的存在。

    我们做事的方式,评判世界的标准,常常是用心中的一把尺子在量,美也好丑也好,善也好恶也好,是因为心中有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用这把尺子量这个世界,当符合尺子的标准时就给它一个结论。

    我们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其实是改变自己内心的尺子,当内在提升不了时,外面永远提升不了。

    装修设计师要出国旅游,为啥呢?他心中提升不了,没有灵感了,要出去旅游看其他地方是怎么装修的,山川大壑什么景色,回来后再对比,设计出新的东西。这是内和外的对应问题。

    老子的《道德经》通过非常朴素的东西引申出很高深的道理。用中医讲就是阴阳。

    美和丑,善和恶,这是老百姓都能接受的东西,好理解。这样讲出非常朴素的东西后再拔高:故有无相生。有和无是并存的,就像光线一样,有明就有暗,有白天就有黑暗。

    “难易相成”,难和易也是并存的。一个事情在你看来很难,但换另一个人看很容易,当我们看着很难时,一定要想到这事一定有非常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只是你没找到。任何事都是这样的。这给我们一个信心,有阴就有阳,在做事时很不顺时要想到,这背后有什么好事在等着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人生才有希望。

    当然好事发生时要想到,要注意这背后可能有什么坏事发生。这样提醒自己保持中道,不因为好而高兴,也不因为坏而伤心。守中道,你知道阴和阳后,再大的事情你永远守中道,你心就不会随外面的好和坏而波动,当心不随外面波动时你就会清静无为,保持清静心,你才好判断好和坏,有和无,难和易。难中找易,易中知难,再判断。

    常人心往往是随外面景的变化而变化,稍微有点好事高兴得不行,稍微有点坏事伤心得不行,心就像竹子一样,风一吹就哗哗响,没有一点定力。

    我以前看病的时候,在没发明阴阳九针前,对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觉得难得很,当时用按摩机按,一按半个小时,吃个三五付药,稍微好一点,但还是疼得厉害,后来有外地的学生过来交流时,来个肩周炎患者,他随便在膀子戳了几针,立马就好了80%,当时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激发了我对针法的探求。

    我认为很难但他做起来很易,难易相成,我开始在针法上探求。

    在当下你认为很难的事情先摆在这儿,它一定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这是种信心,必定存在的结果。咱们中国的神舟十四,把三个人送到天上了,有啥难的?

    “长短相形”,有长有短,是有比较。“高下相倾”有高有矮;“声音相和”对着山谷喊一嗓子,声和音同时存在,“前后相随”有前就有后,相互伴随,要么你在前面要么他在前面,有后就有前。

    老子从生活中美和丑的现象提出阴阳的概念,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的,给它扩大化!

    “故……”,这是永恒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这是普遍存在的规律。

    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得道之人对事情的态度,保持中道,道家讲清静无为心,不然你可能认为今天丑明天认为美,今天为美而高兴明天为丑而悲伤……,你情绪是波动起伏的,必须守中道,时刻处中道你就是圣人了。

    孔子说中道是最难求的,因此圣人以无为的观点对待事情,“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为什么行不言之教?一个家长教小孩或教学生,在做具体事时,你说一千遍还不如做一遍。因为说的时候语言是无法阐述道的!你心中装有美和丑,说出可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其实你只需要客观中正理性地做事,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四个字“作”“生”“为”“成”是事物发展四个状态,作是事物的开始,不是你创造出来的,现在都想搞创新,但圣人不是,事物刚开始不是人为创造的,这个世界需要你做什么,它发生不是因为你发生的,事情发生时你刚好遇到就接手去做,不是刻意创造出来的,你呢也就是生逢其时而已,永远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培养一个小孩或一盆植物时,根据事物的需求,而不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最后他成功了你也不因此而自居。现在很多人总想把功劳揽自己怀里,这是评判一个人有没有德,有没有开悟的标准。一切都是顺势而为,华为的任正非从来没夸自己,是带领大家致富,带领中国的产业兴起,所以功成而弗居。在整个过程中他做的不是有为之事,有为是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强制做出来,即使做成了也是你内在意识的投射,无为是你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顺势而为地做,有个好处,一是你付出得少,反而成功几率高,二是你不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伤心,你以很平和的心态顺势而为地做。把无为理解透,你可能在很多方面都会运用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你压根没想据为己有,所以无所谓失去。有人想“那这样的话,我做这么多事不是白活了”。其实应该这样理解,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都是精气构成的,所做的事情其实是顺道而为,无增无减,有何可居?

    一辈子其实不曾拥有任何东西,因为在精微的层面来看,这个世界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就像一滴水一样,无论是水还是云,无论是雪还是冰,从微观来看,都是H2O,始终没有变化过!    

    越是想拥有的东西越拥有不了,人一辈子只是用东西。现在很流行轻资产,只是用而已。

    人生有时心态要转变,功成而弗居,压根就没想占有,你的心态摆得很正,以无为的方式做事,就做得很好。

    正真的爱,是无为的基础上付出的爱!

    你的生活与工作,是建立在有为还是无为的基础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