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前慢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9-02 发布于湖南

一天晚上,我带孩子出去玩。下楼了才发现,我没带手机,孩子也没戴电话手表。想上去拿,又心生懒意。我跟孩子说,咱俩不进商场,不用扫码,就不拿手机了。

那晚,我和孩子在外面玩了足足两小时。说实话,我挺享受这种父子独处的时光,没有电话和信息打扰,我也不用像患了强迫症一样时不时看看手机,感觉很清净。至于时间,也容易把握,外面人少了,就是时间晚了,随大流就行。

回到家,妻子一开门,露出一脸焦虑,随即嗔怪道,以后你们出去,必须得带上手机或电话手表,不然联系不上,好着急。我心想,这才两小时啊。但看她着急的样子,我不好反驳,随口答应好的。

我非常理解妻子的牵挂,也理解她的焦虑。现在通讯技术发达了,信息实现了实时传递,随时能联系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旦无法“随时”联系,便容易焦虑。曾经一天两天联系不上都是正常的事情,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失联”引发焦虑的“时长”缩短了不少。

我记得,以前舅舅在外读书,那时没有手机,电话也极稀有,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或者他有什么需要,都是靠书信联络。那时寄信很慢,寄到目的地要花十天半个月。家人常掐着手指头算,寄去的信何时该到了,寄回的信又何时该回了。寄来寄去的次数多了,就估算得很准。当然,这个“准”只是一种大概率的预测,不像现在的快递,说哪天到就是哪天到,所差无几。因为有了预测的经验,信没到,家人就只能等。在预测的时间范围之内,等待是有耐心的,若跟预测的时间有太大偏差,人就会担惊受怕。

我又想起一位部队首长给我讲的一件事。他参加越战从战场上凯旋后,工作任务很重,一时来不及给家里写信,等到战事结束三四个月才寄信回去。家人一开始是等待,但随着等待的时间越拖越久,便越等越急。到了家人估摸的信件最晚何时到的日子后,就产生了万分惊恐,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一天,邮局通知来信了,但家人却迟迟不敢去拿,担心有坏消息。家人鼓起勇气去取信,手里拿着信就像捧着炸弹一样,不敢拆。拆信这个简单的动作,变得异常沉重,撕信封的手就像引爆炸弹一样,瑟缩颤抖。好在他安然无恙,家人松了口气,那感觉如同排爆成功,激动万分。

上面说的两件事,都是讲过去信件邮寄很慢,但又没什么别的办法,人们只好默默等待,默默的接受并习惯这种“慢”。久而久之,这种慢就成了一种幸福。我刚上大学时,对外联络还是以书信为主。每次收到来信,感觉那信件以及信上的一个个蝇头小字都是跨越千山万水姗姗而来,见信如晤,心中不免有所感动,信中所说的事虽是一些旧闻或闲谈,但读起来也颇有味道。等自己写好回信,再投向邮筒,想着我的信即将启程不辞辛劳、不远万里的奔向对方时,也是很美好的。

我觉得,如果把时间比作一个大容器,那里面装的东西,一部分是忙,一部分是闲,还有一部分就是等待。等待虽然不如忙或闲那么有分量,但必不可少。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无数次等待。从积极方面讲,人生因等待而充实,等待意味着希望。但是,若往悲观了讲,人生的很多等待就像等待戈多一样,无尽又无望。如果把今与昔的“等待”拿来相比,现在交通发达了,通信发达了,很多等待的时长变得愈来愈短。但这同时意味着,当等待无果时,那种焦虑感也会产生得越来越快,变得越来越多。现如今,做事就像在时间线上画刻度,几时几分几秒该如何如何,已经异常精准、高度固化,一旦事情越过了这个刻度线还没做完,人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譬如,点外卖。口腹之欲让食客盼着早点拿到美食,如果外卖超出了约定的时间还没送到,哪怕是晚了三五分钟,食客也会心生不满,若配送拖得越久,各种抱怨纷至沓来。

常有人说,以前的日子清苦,各种条件不如今日,但今日的幸福感却不比从前。我觉得,这与生活的节奏有关。曾经的生活是慢的,是充实的,是有那种等待的耐心的。可到了现在,花一天时间足可以在大部分城市跑个来回,两三天时间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一个角落了,信息实现了实时传送,不论是远在边疆海岛还是大洋彼岸,拿起手机便可直接语音通话、视频聊天,毫无阻隔之感,这种交通及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期盼也越来越多,而且都盼着所盼的东西越来越快的实现,按照有限的时间来计划,慢了晚了或者联系不上,那就不舒心不幸福了。

木心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所描述的景象如同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脑海中久久翻腾,想想那些慢场面——清早的火车站、黑乎乎的长街、冒着热气的卖豆浆的小店,还有正走在路上的慢慢的车、慢慢的马、慢慢的邮件,每一件都无比寻常但无比幸福。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我坐火车的经历。我到了十几岁才坐上火车。那列火车用的还是蒸汽动力,车站在县城一角,站台上的人屈指可数。诺大的场地,显得空荡荡的。我和一位同学早早到了车站检票上车,但火车迟迟不开,列车员无精打采的端着两条胳膊,倚着柱子歇息,正在打哈欠的嘴巴似乎要把站台吃了一样。过了好久,火车才开动。先是车头冒出一团超大的白烟,像妖怪吐着雾气,接着是轮子发出“呼哧呼哧”的响声,车子慢慢向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看窗外的草原,看草原上正在慢吞吞吃草的牛马羊,还有慢慢走着的牧人。多年以后,我坐高铁,每站停靠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旅客要抓紧进站。到了开车的时间点,车子就像闪电一样,“嗖”的一下就开走了。坐在车窗边,窗外的景物始终在拼命的追着我的车,追着我的眼,奈何车子太快,一路匆忙,把窗外的东西统统丢下。

怀念从前的慢。慢时光中,总藏有一份淡然和安宁;慢时光中,我们得以清晰地看见生活的模样。现在生活节奏快了,我觉得要适当放缓,适度慢下来,一时见不上面,一时收不到信息,一时联系不上,或是一时拿不到快递或外卖,我们再耐心等等。在等待中加入了耐心,似乎就像注入了幸福的元素,等待也会更有所值。所以,生活要慢下来,努力把那些平凡又细琐的时光一点点拉长,让岁月走得更踏实更从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