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缘:中秋伴月香,以香之名,寻回熟悉的中秋味!

 看书童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于此。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在周代,周天子即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之礼。《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东门之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的仪式。

祭月行为后来演变成皇家专用的祭祀仪式,并设有专用的祭台,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图片

这个习俗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古时的人们会在秋天祭月,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家和人旺,借由袅袅升起的香烟,向月神传递美好的愿望。

《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武林旧事》中描述南宋临安中秋:“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

周密《癸辛杂识》:“德寿宫有桥,乃中秋赏月之所...御几御榻,至于瓶炉酒器,皆用水精为之。”

图片

宋时宫廷中,赏月亦须以水晶炉具焚香应时。

江南的旧俗,在中秋节,家家于庭院或楼台中设供桌香案,供桌上燃起灯烛,供着各色月饼、瓜果、鲜藕及用盐水煮熟的毛豆芋艿,有的还会在桌上插一瓶松枝谓之松月、插一瓶桂花则谓之蟾宫折桂。香案上置香炉、香盒、香箸瓶以备香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饮酒食月饼瓜果、赏月欢谈,而女眷和孩子们则焚香拜月,祈求平安、健康、圆满、多子。


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图片

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坐在桂花树下,呼吸着氤氲醉人的香气,观赏光辉皎洁的明月,是古人的雅事、乐事。

古时还有明月寄情之说。古往今来,每逢中秋来临,皓月当空,如此皎洁而不染,我们的内心很容易受到月色宁静的感召,自会静心且虔诚。古人通常将此时的心绪寄托于明月之上:有文人的胸怀,有诗人的哀愁,有游子的乡思,有情人的想念。人们渴望明月将此情传达与远方,抒情或自勉,如同苏轼词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图片

传统中秋佳节,除了古已有之的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等习俗外,还有一个美妙的仪式,就是香道。

古时,中秋月圆之夜,文人墨客们酌酒、赏月、拜月,并对月焚香,来与皎洁月色搭配。

在这样的雅致情趣中,三巡香品过之后,大家对月寄情,赋文吟诗,情怀着实令人向往。

现今,可能很多人已经无从体会古人的美好意境,相比古人的浪漫,似乎少了点情调与内涵。

在古时,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用香之道,曾是中秋不可缺少之文化,如今若是被世人所淡忘,岂不可惜?这一传统佳节的文化意味就有所缺失。

这个中秋佳节,不如我们再来追思怀古,体会古人的情怀,在袅袅烟香中,对月寄情,重回那种美好的精神境界。

在中秋之时,焚起一炉香,即是祭月,亦是寄情。

图片

焚香、闻香、品香,代表的是用香的三种不同,与中秋之时,焚香可敬月,闻香时赏月,品香可感月。三者其中的不同,在于用香者的心境。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早已不像古代,我们也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去仿效古人的生活,在赏月之时,点一炷香,更多的是为了心中的一抹平和。与家人一起,明月之下,点上香,吃月饼,共叙闲话,如此的闲情雅致,方不负中秋的佳名。即便是孤身一人,在袅袅香烟与月影之下,也是说不出的诗情画意。

香,是古人中秋的一种习俗,也可以成为今人中秋的一种时尚。

图片

月亮,在古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在五行中秋属金,秋天的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是“金之神”。

赏月焚香有专门特制的香品。宋《清异录》中记载,北宋初名士徐铉喜月夜露坐中庭,焚自己的私家特制佳香一炷,称为伴月香。秋日香事所用香品宜清润恬淡。明《晦斋香谱》“西斋雅意香':“西方素,气主秋,宜书斋、经阁内焚之,有亲灯火、阅简编,潇洒襟怀之趣云。”其香方为:“玄参酒浸洗四钱,檀香五钱,大黄一钱,丁香三钱,甘松二钱,麝香少许。右为末,炼蜜和剂,作饼子,以煅过寒水石为衣,焚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