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一水域出现“鱼翻塘”,让大量的鱼翻肚皮,是温度差异,还是其它原因?

 六维自然 2022-09-02 发布于广东

 在炎热的夏季,会出现一些“鱼翻池”“鱼翻塘”“鱼翻河”等现象,这个时候的鱼群会浮在水面上,不断靠近浅水区域,不停地翻腾跳跃,试图跃出鱼塘,像受到惊吓要慌乱逃跑,这很大概率是水中缺氧才导致鱼群翻腾。

01

“鱼翻塘”让市民聚集捡大鱼

       近日在重庆长寿湖附近水域就出现“鱼翻塘”的现象,大量的鱼翻着肚皮,甚至有些几十斤重,半米长的大鱼也靠近水边。听到“长寿湖的鱼翻塘了”,随手都可以捡到大鱼,吸引很多市民前来捞鱼,确实是轻易就捕捞到大鱼,看到市民将捞起来的鱼密密麻麻排放着,体型也足够大,一条大鱼可以吃好几顿了。

         对于这大量的鱼群翻塘,吸引很多网友的关注,市民捡鱼高兴,网友有些担心是什么原因导致鱼群异常的。有专业的观点认为:这是由于川渝地区近期摆脱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可天气温度又遭遇突然断崖式降温,前几日还是40 ℃的高温,这几日变为20 ℃温度,瞬间相差20 ℃左右,处于夏季高温,又是一冷一热这样气温突变,让长寿湖支流水域含氧量降低,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的鱼翻塘。

        当水体中氧气不足的时候,水中的鱼类就会浮到水面上大口吸空气,以求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有些善于跳跃的大鱼就会试图跳出水面,甚至跳到岸上,这样的场景看起来很壮观,对鱼群来说是很危险的,容易导致鱼群一次性大量地死亡。

       当地也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巡查,确认长寿湖的主体水域受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部分支流出现鱼类翻塘的现象,另一方面提醒市民捕鱼时也要注意安全。

02


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鱼翻塘

      若是养殖的鱼塘,出现鱼翻塘会容易导致养殖户老板财产的损失,所以也需重视鱼翻塘的现象,除了天气突变会影响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低,还有几种原因也需要了解的:

      一、鱼群密度过大,当一个鱼塘养殖了大量的鱼群,超过其容量,也会导致水体氧气不足,导致鱼群死亡等现象。

        二、水质恶化,水中藻类物质过多,还有腐殖质植物残渣过多等,这些藻类生长繁殖也需水中的氧气,这样就会和鱼群抢氧气,藻类消耗了水体中的氧气,让水体溶氧下降,导致鱼群缺氧。

        三、地壳的异常运动,例如轻微的地震也可以使池塘底部的水变浑浊,甲烷和氡气等很可能从池塘底部释放出来,让鱼群不安,出现鱼翻塘的现象。

      鱼是离不开水的,当鱼离开水后,鱼的鳃片、鳃丝和鳃小片等这些呼吸器官就会贴合在一起,不利于鱼获取氧气,容易导致鱼的死亡,所以关注重视鱼翻塘的原因,及时解决水体供氧不足等问题,避免大量鱼群的死亡,有利于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