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选登】扛条板凳去上学||郭土岳

 一犁_书馆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作者:郭土岳





 
九月一日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一大早学校门前的道路就拥挤不堪了,汽车电动车比平常多了许多,有些是全家出动送孩子上学,看着孩子们穿着整洁的衣服欢快地奔向校园,真是羡慕。
几十年前我们也是九月一日开学,不过那时的开学与现在开学相比,真正是天壤之别。
那时候,九月一日是开学报到的日子,开学第一天的事情可多了。由于学校没有课桌,学生得自带课桌,所谓的课桌就一条长板凳外加两个小板凳,同桌的同学是自由组合,我家长板凳紧张,相对小板凳较多,所以我得找一位愿意带长板凳的同学合作。这一天吃过早饭,扛着大板凳端着小板凳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往学校方向涌来,场面很是壮观。

九月一日下午的任务是打扫卫生,学生有的带小桶和抹布,有的带大扫把,有的带小扫帚,还有的带镰刀,那时学校没有围墙,也没有水泥地坪的操场,经过一个暑假,学校的操场及旮旮旯旯都长满了杂草,还有附近村民放牧的牛羊排出的粪便,好在农村的孩子都会做家务,老师把各班级的任务划分以后,大家就争先恐后的干起来了,割草的,拔草的,扫地的,擦窗户的,一两小时,整个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那时的孩子暑假没有辅导班,家里没电视也没电脑,但在暑假依然玩的很疯狂:下河捞鱼摸虾,上树偷鸟蛋,钻玉米地捉迷藏,用芦柴粘知了……所以开学时一个个都被晒的黑不溜秋的,但一个个都十分精神。
打扫完卫生,每班各自回班级,老师环顾一下全体同学,然后任命班长。班长一般都是由高个子男同学担任,不求学习怎么好,能维持纪律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就行了,学习委员和副班长则是真正学习好的同学。老师让新上任的干部去办公室搬新书,那时小学生的课本只有语文和数学。每次班里都有几个学生欠学费,老师最后才给他们发书,老师不说,学生心里有数,上世纪70年代学生的学杂费也就一两元钱,过段时间家长聚点鸡蛋卖了,攒够了学费也就把欠费交了。
晚上回到家,找一张旧报纸或者撕一张旧挂历,在煤油灯下包书,小心翼翼地折纸、对齐、剪裁,这是学生自己的手工活,包好书,再找支粗笔工整地写上班级、姓名。

那时学校对入学年龄没有太高要求,一年级小的只有五、六岁,大一点的八、九岁,还有极个别十七、八岁的,大龄学生在学习上接受能力不如小不点,站起来有的比老师还高,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很难堪,再说家里还有田里的活要人手,所以那几个大个子往往学会写自已的姓名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就回家了,也难怪,那时候种地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
我上的小学是开庄小学,那时老师不叫老师,一律称为先生。先生都是本村的有文化的农民,早晚在家干农活,上班时间到村小学教书,家长见到先生也会客套几句:某先生,小孩交给你了,当自家小孩管啊,他若不晓好坏你尽管打啊。我的老师很严厉,有一根鸡毛掸长的教棒,经常拿着教棒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我们学生都怕他。
几十年过去了,人生风风雨雨、跌宕起伏,酸甜苦辣尝尽许多,每每回想起曾经的学生时代,都让人感慨万千,人生最单纯、最幸福的时光其实都在学生时代。
值此开学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永不复返的学生时代。同时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前夕,祝我的老师健康长寿,颐养天年,祝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桃李满天下,快乐每一天。

2022年9月1日于清江浦区富春花园·竹苑


作者介绍郭士岳,男,生于1967年,中共党员,退役老兵,二级建造师,供职于淮安市淮阴区水利工程养护中心,近年有部分文章在报纸副刊及文学公众号发表,喜欢摄影、旅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