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论坛| 著名编剧、报告文学作家杨年华新作《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亮相

 大家文学网 2022-09-03 发布于河北

著名编剧、报告文学作家杨年华新作《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亮相


最近,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杨年华与葸青华合著报告文学《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卓嘎央宗姊妹一家守边,由人民出版社发行了。     
该书是著名报告文学家杨年华与葸青华深入山南市玉麦采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策划,反复酝酿创作而成,是西藏乃至中国报告文学界里的一部极其少见,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该书反映的是一家人守边的精彩感人故事。弘扬了桑杰曲巴、卓嘎、央宗两姐妹一家三口人的“三人乡”,从始至终留守玉麦,永不懈怠地爱边、守边、护边的高尚爱国主义操守与情节。
作者杨年华与卓嘎央宗合影


卓嘎她们一家守住了麦克马洪线上近2000平方公里(中印两国都有控制区域)的土地。她们把自家养的几百头牛,连家里最贫困的时候,宁愿饿着肚子也舍不得杀吃的牛群,就像战士一样发挥着巨大的特殊作用。她们没看到印度人的地方,就把群牛赶过去一放,或是把国旗一挂,等印度巡逻军看到牛群与树干上挂的国旗,就不敢擅自前来。
该地没有界碑,只有传统流传下的不成文的动作,以刻字在一颗大树上的举动,不断地重复着两国界碑的概念与意义。当印度巡逻兵到大树跟前,就会把她们在树上刻的中国两字砍去,刻上“印度”两个字,而当她们巡逻到这里,又会将“印度”两字砍去,刻上中国两字。双方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重复着这一举动。如今,这颗两个人都合围不过来的大树就要被砍倒了,只好又在旁边找了一颗大柏树延续。这其中印度是职业军人,砍树人换了一批又一茬,领的是津贴,可两姐妹一家人呢?是天职一般,没有人给她们什么命令,或是工作指令。
作者杨年华(左一)作者葸青华(右一)采访卓嘎


冬季雪封山的特定生活环境也为其增长了坚守的难度,她们在夏天,才能出山到县城里购买一年过冬生活用品。又因一年四季阴雨天太多,日照时间太短,即便这里有四季常青的树木,可生长不了青稞、蔬菜等农作物,这又给她们家无形中带来了生存条件的不便。为此,隆子县政府把玉麦的村民都搬迁了出去,安排在了县城好的地方,但她们一家人没忘记守土的职责,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自愿地又搬回了玉麦。随着卓嘎、央宗已长成大姑娘,想嫁到外面去,他老爸为了这片疆土,不愿让她们出谷,招来了女婿,延续香火与守边巡山的职责。可如今,正因为由于卓嘎、央宗一家人的坚守,这里已经有了50多户人家,建立了乡级机构的小城镇,解放军、武警名正言顺地入驻了进来,成了真正的我国实际控制区域。卓嘎被也授予“七一勋章”等荣誉。
采访组采访卓嘎央宗 右二作者杨年华、左二作者葸青华


玉麦很小,小到全乡只有一家三个人放牧守边,堪称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而玉麦却又很大,大到拥有3644平方公里的面积,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境域面积最大的乡。多少年来,偌大个乡,尺幅千里无人烟,岑寂于岁月深处,只有一处地势平缓地带,便是玉麦乡政府所在地。它由五座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山峰构成,还有一条玉麦河从山脚下穿过,在丛林间流过,奔向东边的山沟望不到尾。曾经的一家人已经变成一片别墅式的错落有致小楼房,魏然屹立在河的对岸,彰显了边境小城镇示范小康村的建成和其发挥的多重效益。村落不大,却是桑杰曲巴、卓嘎、央宗一家人出生的家,是玉麦人生活的家,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玉麦将高高标榜定格在了历史的书页里,撰写了不朽的篇章。
玉麦处在与印度接壤的麦克马洪线上,属于争议地区。争议归争议,那是自然规则,有国便有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玉麦真真切切地创造了奇迹,既永远留在祖国版图的怀抱。这一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桑杰曲巴老人,离不开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和央宗的守护,也正因为她们至美的善良、至深的信仰、至真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家国,什么是坚贞,让世人仰慕,让高山仰止。她们是人类史上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百科全书,她们热爱家国的至高情怀更是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神,深远而重大。
一个人的概念也许微不足道,但他所做的事提升成一种时代的精神时,便成为一种荣光、担当、使命,甚至是威慑。升国旗与巡边,抛开两者的责任涵义,仅从威慑的角度,是对印度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无声的威慑,警告他们,在捍卫中国的领土中,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守卫边疆,这些壮举,从目前所有的记载来看,绝无仅有,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会有。她们把对共产党的信仰,与“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上升成一种国际爱国主义,上升到了一座碑。
作者杨年华给卓嘎央宗两姐妹发慰问金


随着卓嘎、央宗两姐妹正热,特别是书记给两姐妹回信与卓嘎获得“七一勋章”后,各种文艺与线上线下作品层出不穷,央视都报道了好几次。该作品改编成同名《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纪录片;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改编六集广播剧《在海边3560米边疆的守边人》,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与西藏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杨年华还以“学党史感党恩 卓嘎央宗一家巡边显本色”为题,在拉萨、山南地、县、单位巡回演讲;该故事改编成了一台话剧《坚守》、一台歌舞剧《天边格桑花》、一台藏剧《格桑花开》等,正在热演当中,并准备于近期召开该书研讨会。
著名报告文学家杨年华还出版过系列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关于孔繁森的《雪域之魂》、《踏着孔繁森的足迹》,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国旗阿妈啦》、《系在金沙江畔的魂》、《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卓嘎央宗两姊妹巡边),即将正式出版发行的《洱海晴天》;中篇报告文学《情系雪域》、《情系阿里》、《曲珍的“带兵模范”丈夫朱宏兵》等,以及电影作品《雪域丹青》、国画作品《沐浴节》等获伊朗国际电影节特殊银幕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金奖等,在荣获国内外大奖百余次。




著名作家杨年华长篇报告文学《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赏析
-------用忠诚与信念耸起中国脊梁

著名编剧、报告文学作家杨年华


著名报告文学家杨年华先生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许多的作品都是弘扬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为内容的,诸如《国旗阿妈啦》《系在金沙江畔的魂》《雪域之魂》《洱海情天》等作品,都能通过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西藏这个特殊地域具有特定意义的人与事,每一次读他的作品,都鞥唤起我对杨年华先生的另类一份尊重与仰慕。
近日,接到杨年华先生的电话,告诉我新作《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被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旬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心里格外高兴,一听这个题目,就不由得不让我萌生一种先睹为快的冲动。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铺陈着的是美丽雄伟的山河,连绵曲折的国境线,日复一日单调的巡山,而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的形象,就在这重复着的单调乏味枯燥的生活中,用信念支撑,以岁月为纽带践行着每一分对疆域的厚爱与守望。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共分上中下三部,贯穿着西藏从公元前三世纪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的漫长的变迁历程,历数了聂赤赞普、松赞干布、康熙、乾隆、民国、新中国时期加强对西藏管辖与治理的历史事实,从十二列国到四十小邦、设立俄力思军民大元帅府、清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摄政、和平解放后从农奴制跨入新中国获得和平解放,从这漫长的历史延续中,勾勒出西藏历朝历代隶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无可辩驳的历史,夯实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法理基础。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杨年华先生在这宏阔的背景下,把视觉切入到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与央宗一家三代守护祖国边境线的艰辛与平凡,执着与无悔,从他们远离人烟放牧巡边的琐碎与单调生活中,折射出桑杰曲巴、卓嘎、央宗人性的伟大与品德的高尚,透过他们的平凡与简单,让我们感受到西藏高原边境线上玉麦大半年冰雪封山、与世隔绝的几乎完全封闭的艰苦环境下,是对信仰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让他们无怨无悔地担负起这份家国情怀。
这部作品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可谓历史事件交错纵横、人物可谓众多复杂,杨年华先生拨云见日般把落墨的着重点烙在了桑杰曲巴一家人的身上。在作家的笔下,西藏独有的一年一度的转山风俗,连接并延续了桑杰曲巴一家的巡边使命。正是有了桑杰曲巴老人一家的无味无私与无怨无悔,才感召了巴桑、仁增晋美加入到这护国守边的行列,从长达十七年之久的三人乡到五十六户居民的现代小镇,这一步恢弘的长篇巨制,浓缩了西藏从奴隶社会到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壮美画卷,从忠诚无二的坚守、简单枯燥的巡山彰显出的无与伦比的高尚情怀凝结成史诗般的篇章,这就是作家的使命担当,所付诸实践与社会的一份责任感。
伟大来自平凡,这简单的伟大又凝结了主人公桑杰曲巴一家的悲欢离合与迷茫困惑,面对不明真相的乡亲被威胁利诱成为异国的游民,面对早年夭折的女儿,面对印度大兵的威胁、面对妻子的病亡、面对卓嘎与央宗两个年轻的女儿将美丽的花季播撒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作家用细致入微的笔触与心理刻画,把共和国版图上长达十七年的三人乡变迁,给我们如数家珍一般娓娓来,在平淡之中让我们领略桑杰曲巴一家的人性与人格的伟大。
当他们的事迹走向感动中国栏目的时候,自治区党委王君正书记,自治区严金海主席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来了,这里的“三人乡”的历史得到了改善,曾经偏僻的小村在大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五十六户的新农村小镇,宽敞明亮的楼房与道路,与内陆安光为连接的交通与网络,让高原上的玉麦有了另外的一种恒明的绽放。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西藏与玉麦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它彰显出来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普通人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焕发出来的家国情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在这部作品中,透过桑杰曲巴的视角,给我们描绘了做果酱和是哪的庄玫,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道山梁、都足以让我们生发出许多的热爱,因为这是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对藏族民俗的刻画,也把藏族人民安居乐业,在宗教自由与政治自由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渲染。特别是对金珠玛米---解放军尊重藏族民俗与宗教,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藏民生活的描写,更加彰显出了我们这个国家军民鱼水关系的融洽。这些,都与著名作家杨年华先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与积累,对西藏生活的热爱与藏民政策的了解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著名作家杨年华先生善于透过西藏的历史挖掘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从《雪域之魂》《系在金沙江畔的魂》到《国旗阿玛啦》,再到这部《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洱海情天》,无一不是透过平凡的人物与世界来彰显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力作。进入新时期以来,有许多作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浮躁的经济现状,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创作状态,以至于出现了一些无关痛痒吟唱风花雪月的文章,而杨年华先生以独具慧眼,捡拾起西藏普通人物·桑杰曲巴的平凡的人生经历,提炼出了一部沉甸甸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足以证明了作家的使命与担当情怀必须要融入社会,贴近生活。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杨年华先生通过桑杰曲巴一家三代人守护祖国边境线的博大情怀,演绎了一部用忠诚与信念耸起中国脊梁的壮美篇章,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份优秀的答卷。
是为一家之言。

(作者系《沃土》杂志主编:黄秀峰)

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