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一个人的人品,从朋友圈就能看出来

 寂寞的雄鹰 2022-09-03 发布于辽宁

文/花舍


有人说,朋友圈,就像一张名片。

只不过,一个人的名片上所印刷的,往往是自己想被人看到的信息,而朋友圈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品行。

因为大多是细微末节处,最能暴露一个人的真实人品。

想起人际关系学熊太行说过的一段话:

“基于朋友圈,我们可以对一个人进行性格归因,每个人的朋友圈中,都隐藏着他的生活状态。”

随手发布的动态,能看清一个人最在意什么;随手打出的一条评论,能看清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随手转发的内容,能看出一个人的关注点。

我们在朋友圈的一言一行,都基于自己本身的性格、教养、素质。

所以,一个人的人品,从朋友圈也能看出来,因为真正人品好的人,从不会在朋友圈发这些内容。

不发人隐私,是尊重

读者@苏小小说过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一天下午,她无意间在舍友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自己,一时之间,她怒从中来,直接拉黑了舍友。

原来,对方所发的朋友圈里,苏小小敷着面膜,穿着睡衣,窝在凳子上剪脚趾甲。

这张照片,不知道舍友什么时候偷拍的,而且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就发到了朋友圈,并且附文:“我舍友就是抠脚大汉”。

两个人因此大吵一架,直到对方删了照片苏小小才作罢。

吵架时,对方还无所谓地说:“我又没发过分的照片,你怎么这么开不起玩笑,至于这么生气吗?”

但她不知道,这已经能算作侵犯了他人隐私。

记得歌德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某种不便公开的成分,假如公之于众,必将冒犯别人。”

随便讨论别人的隐私,随意公开别人的秘密,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人品越好的人,越懂得尊重他人。

无论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还是随意拍摄的照片,都不会张贴到自己的朋友圈里,不随意发表、议论他人隐私,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不随意评论,是教养

很同意王小波说过的一句话:

“口沫飞溅,对别人大作价值判断的人,层次很低。”

这样的人,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

你发一条出去旅游的朋友圈,他们随意评论:“又开始秀”;

你做了一个新发型发在朋友圈,他们故意评论:“又老又丑”;

你在朋友圈发孩子的照片,他们恶意评论:“小心被绑架”。

这样的人一定有坏心思吗?

其实不一定,有些人随意评论别人的朋友圈,故意和别人唱反调,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

但这样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本身就是人品不好的表现。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口无遮掩,时常伤害到别人的人很常见,看似只是无心之失,但其实是缺乏教养的证明,这才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朋友圈,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可以随意评论的地方,你的每条评论里,都藏着自己的真实修养,这与人品息息相关。

不宣泄情绪,是克制

《莲花》里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切最终带来的只是离弃和伤害,就该拒绝开始。人的欲望和缺陷,该有自控。不是饿了就吃,累了就躺,这一切需要意志来克服。”

成年人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所以时常有人借助朋友圈抒发自己的郁闷,吐露自己的心声。

这种行为不是一件错事,自己的朋友圈可以选择发哪些内容。

但是,当一个人把朋友圈当成情绪垃圾桶,总是在传递负能量时,就算自己的朋友圈是自己的,也会对别人造成影响。

不顾他人情绪感受,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不懂为他人负责的行为,也是人品不好的表现。

这不是说人品好的人就没有负面情绪,就不能发朋友圈,只是在说,人品好的人做事有尺度,他们不会让别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

都是成年人,都该学会克制,是克制自己的行为,更是克制自己的情绪。

有人言:“微品即人品”。

所谓“微品”,是指一个人细微末节处的品行,也是指一个人在微信中的表现,因为微信是生活的一个小分支,从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

人品好的人,不会把朋友圈当成自己的领地,随意发想发的内容,也不会随意评论别人的生活,更不会随意发布别人的隐私。

在这个世界上,想活得肆意洒脱的人常有,但守住人和人之间的社交底线更重要。

所以,别把朋友圈当成自己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漫漫人生路,不必成为“圣人”,但起码要学会当一个善良的人。

每个人的未来,都在为自己的人品买单。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