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聞鍾記郵 | 一纸明信片 邮情四十年

 新用户1656D5Tm 2022-09-03 发布于河北






聞鍾記郵(4331)一纸明信片 邮情四十年






2022年对于中国的集邮事业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因为今年是中国统一的集邮组织——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40周年。自1982年1月30日成立之后,经过紧张的筹备,当年8月25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此中国的集邮活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8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款纪念邮资明信片,纪念全国集邮联成立四十周年。
回望这40年,让当年中国集邮的骨干成为当下集邮事业的中流砥柱,让当年满怀激情的集邮青年成为今天中国集邮的主流。集邮的过程也是一种沙里淘金,也是一种恒心的坚持,但凡能够坚持下来的,当下已经是集邮成就满满。尽管那时候的年轻人如今最年轻的也到了天命之年,但这批人对集邮的执着已经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让这些集邮者成为集邮宝塔尖上的那批佼佼者。
当然也有很多人在集邮的道路上,与集邮这个爱好渐行渐远,消失在这40年的集邮之路上。这就看出了集邮虽然是一种爱好,但这个爱好也是分层次的,只有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积极自我积累集邮经验的人,才会最终笑到最后。而那些只停留在购买邮票,不去了解集邮意义的这批人,也就注定被后浪超过,最终消失在集邮的长河中,让集邮成为了一种回忆。
回忆这件事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人,聊起了集邮的那些事,也仅限于邮票上,邮戳、邮路、邮史基本不对等,明信片、实寄封、原地、生肖也不在一条线上,只能回忆当年是如何购买邮票的。还有不少的人会说“当年我也集邮,就是没有坚持下来”。是呀,要是都坚持下来了,那当下的集邮形势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集邮这40年,造就了一批高端的集邮者,经常代表国家到国际上参加各种集邮展览,为国家争光。就最近这几年,又涌现出了很多的新面孔,编邮集、出邮书,并且是邮集一出手至少在国际邮展上也是镀金奖、大镀金奖,邮书一出手就是古典集邮,至少也是中、早期的研究专著,显示了深厚的集邮功底。很多南方的集邮者已经开始研究更早的领域,诸如驿站、侨批,甚至是国外早期的集邮范围。
就个人而言,也是伴随着集邮的复苏喜欢上集邮,一开始也是跟着买邮票,那些年的零花钱都交给邮票公司了。再后来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来源,第一件事就是订阅《集邮》杂志,并通过各种渠道补齐了复刊后的《集邮》杂志。再后来就是从事集邮工作,接触了很多不同层次的集邮者,也有机会接触本市以外的集邮者。当我从事集邮协会管理工作的时候,全国集邮联已经走过9年,此后在集邮协会的岗位上坚持了26年。本来还想再干几年,也许会从这个岗位上退休,谁知不小心踩到了狗尾巴上,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岗位。
由于要同不同层次的集邮者打交道,还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这对当年集邮知识匮乏的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中国有句古话,打铁还要自身硬。尤其是放到了集邮工作上,就要直面挑战,好在那时先父给了我几本书,其中一本是《集邮入门》,也就是读者这本书,再加上《集邮》杂志和《中国集邮报》《集邮报》,可以说让自己的邮识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后但凡能见到的邮书都会购买。在读书的同时也与国内外的邮友交流,做到了工作、爱好两不误。
也正是集邮工作让我更加喜欢集邮,也得到了国内很多集邮家有了交流,结识了很多的集邮者。通过当下便捷的网络交流,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的集邮事。不知不觉踏入邮坛也40多年了,自我感觉也算是一个合格的集邮者了。编组邮寄参加国展并获奖,撰写集邮论文参加全国集邮联的论文研讨并获奖,撰写集邮稿件发表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以及国内很多的集邮报刊上,也不枉自己集邮40余年这一场。
见到了朋友们寄给我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4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有感而发,用文字记录下随想。但40年的时光不是用一篇短文能够记录完的。40年弹指一挥间,见证了自己的集邮人生,见证了自己工作历程,见证社会的发展。邮票还是邮票,集邮还是集邮,自己还是自己。但时光流转间,人生已经走过一半,当年的毛头小子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无论时光多远,集邮的爱好不会放弃。
一张明信片,记录下全国集邮联的40年,也给集邮者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感谢朋友们的惦记寄给我明信片,共同分享集邮的快乐与开心,共同为全国集邮联庆生。不过在很多文献中都记载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是1982年1月30日成立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82年8月25日召开。全国集邮联40周年庆生的明信片选择在了8月25日发行,总觉着这是在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40周年而发行。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7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