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年4月25日下午,毛主席面带忧色,趿着鞋,连帽子都没来得

 猫条山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1937年4月25日下午,毛主席面带忧色,趿着鞋,连帽子都没来得及戴,就急匆匆跑出房间,严肃地对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命令道:“什么都不要顾虑,无论如何要把周副主席救回来!”
要知道,毛主席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管遇到何种情况,他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但这一次,他真的没法淡定了,因为中央刚刚接到了报告:周恩来在劳山遇刺,形势十分危急!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这么大的胆,敢刺杀周总理?
4月25日早晨,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受中央指示,率代表团和警卫人员从延安出发,准备经西安到南京去和国民党谈判。
因为事关周总理的安全,这次行动不仅是绝密,而且中央保密部门也做了严密的安排。所以,对于此次行动,大家都比较放心。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的是,当周总理乘坐的车队行驶了60多里,进入劳山北麓的湫沿山时。四周的山林中突然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居高临下,向车队倾泻而来。
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敌人占据有利地形。所以,虽然警卫班的战士顽强抵抗,但很快,车队里的同志就牺牲了大半。
眼看情势危急,坐在车里的周总理当即跳下汽车,指挥着战士们还击。而周总理的随从副官陈友才,也趁着反击的间隙,观察着敌人的火力布置。
陈友才发现,虽然敌人火力布置得很密集,但右侧的山头却并没有布置火力点。而且右侧山头被茂密的丛林覆盖,只要穿过山下一小块开阔地,就有可能从东南山上突围。
于是,他当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听闻后,果断指挥着战士们边反击边撤退,准备突围。
但狡猾的敌人,也看出了周总理一行人的意图,攻势越发猛烈。
陈友才察觉情况不妙,便连连催促周总理和其他领导赶快突围。而他,则组织战士们顽强反击,牵制着敌人。
而这里此起彼伏的枪声,也惊动了附近山头驻守的红军通讯班。知道这里发生的情况后,他们赶忙和步兵一连联系,想要寻找支援,但没想到的是,电话线竟已被早有预谋的敌人割断。
好在,通讯班还有另外一条线,能够直接和红军总参谋部联系。所以,他们当即将这里的情况汇报了上去。
于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得知周总理遇险,毛主席马上派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带人前去救援。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警卫团的战士们赶至三十里铺的时候,他们刚好撞见了突围出来的周恩来等4人。但遗憾的是,其他同志们,全都牺牲了。
这次事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显然是一次有预谋的,针对周总理的谋杀行动!如果不能查明罪魁祸首,那么将对延安的局势造成剧烈的动荡。
在这样的压力下,屡屡侦破大案、难案的边保侦察部部长谢滋群临危受命,担起了调查事件真相的任务。
在他的抽丝剥茧之下,事件真相终于告破。
原来,这一切,都是流窜在延安、宜川、甘泉交界地带的一股土匪所为。
这股土匪有两个头目,李青伍和姬延寿。他们明面上是土匪,但暗地里却受到国民党顽固派操纵利用,在苏区搞破坏,暗杀我党干部和工作人员。
4月初的时候,李青伍派了一位土匪坐探冯长斗强渡在延安,侦察我军的动向。冯长斗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观察,得到了周总理将于4月25日从延安出发去西安的情报。
当李青伍得知这一情报后,觉得这是扬名的好机会,如果能够趁这次机会刺杀了周总理,那他就能够在国军里面混开。于是,在4月24日,他和其他土匪,密谋了伏击周总理的计划。
而这,正是周总理遇刺的真相。
真相大白,但这件事显然还没有结束。谢滋群查明真相后,直接向上级提出了消灭这股土匪的申请。
刺杀周总理,原本就在苏区搞破坏,这股土匪犯下的罪恶可谓罄竹难书。所以,剿匪工作很快就全面铺开。
面对身经百战的红军,这股土匪虽然有着地利方面的优势,但不出一月,就被红军消灭了个干净。
至此,周总理遇刺事件,才算彻底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