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都桂湖

 新用户2939kDsc 2022-09-03 发布于四川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菡萏葳蕤、杨柳依依的时节,新都桂湖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新都桂湖公园位于新都城区西郊,距成都18公里,是明代著名学者、状元杨升庵的旧居,因沿堤遍种桂树”而得名。粉荷凌波,桂蕊飘香,“红莲一朵千秋艳,金桂满城万里香”是桂湖独具的特色。

       随着地铁的开通,去新都桂湖变得非常简单,地铁3号线,马超西路C出口,扫一自行车或几站公交车直接到达。



      

    二十多年前来过桂湖,但已完全不记得它的样子,只知道桂湖和杨升庵有关。今日走进桂湖,欣喜其花木扶苏、楼阁掩映的园林之美;慨升庵之博学弘毅、刚直不阿、谪戍而不自弃、造福边陲之品行。


   

   桂湖大门(此图来自网络),古色古香。
   
桂湖公园以四川古典园林传统风格为主,但又不拘一格,博采各地园林之所长,楼、阁、亭、榭,平桥、拱桥、曲桥,形成自己特有的园林风格。现有楼台亭阁等古迹20余处,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建筑和布局。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0多亩的荷塘及荷塘上垂柳掩映、错落有致的交加亭。介绍这样说:(注:黄峨是杨升庵的妻子,也是明代的女文学家

    亭上观荷,绝佳胜地。



        回顾一下那些背过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缺一只蜻蜓。

       

    沿湖而行,湖岸迂回,道路弯曲。湖边立一石碑,曰“天府第一湖”。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手书于升庵桂湖的一副对联:风月无边,北望秦川八百里;江山如画,古称天府第一湖。


       

         前行,道左是“杨柳楼台”,初建于清咸丰10年(1860),重建于1981年,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后人建楼以寄升庵、黄峨几经离别之意,故为杨柳楼。楼高二层,飞檐翘角,雕刻精美,凭栏远眺,但见“画舫远汀迷柳树,一池明月浸荷花”。


     旁边的围墙也是古色古香,精雕细琢,妙笔生花。

      相对的是临湖水阁“小锦江”。

      介绍说重建于1981年,因仿成都锦江濯锦楼而建,故名“小锦江”。四周有回廊相通,并设有飞来椅供游人休憩和凭栏眺桂湖佳色。



 
       隔荷塘相望,对面略微相错的是临水亭阁“香世界”。



   与小锦江镂空八边方形门洞不同,香世界是月形镂空门洞。一方一圆,避免雷同。
   小锦江和香世界的楼内,正在进行“升庵文化主题特展——滇程记”。由此了解了杨升庵曲折而又让人敬佩的一生,正如他的《临江仙》所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觉得杨升庵的71年人生可分为前36年和后36年。前36年,读书,中状元,做官;后36年,贬官云南,并不因此而消沉,足迹遍布云南边陲,居昆明,去大理,至宝山,赴建水.......讲学,著述,撰写整理点较书目达400多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医药、动植物、金石书画、花鸟虫鱼、路途交通、民俗传说方方方面面,此刻我想到的宋朝苏东坡,一个同样打不倒、击不垮的才华横溢的四川人!!
   也因为自己今年6月刚去过大理沙溪古镇,对他的《兴教寺海棠》诗印象很深: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也想起了云南建水临安古城的小桂湖,他在这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
   出小锦江,复前行,是一湖中小径,连接南北两岸,
径中立沉霞榭,曲拱桥。沉霞榭,建于道光19年(1839年)。

   过饮翠拱桥(仿西湖断桥),至北岸,有四方形楼亭,翼然临于湖边,如巨人倚枕于翠荷碧波之上,是枕碧亭。

   枕碧亭初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檐复宇,玲珑剔透,隐现于四时花木之间,故古人又以“花界玲珑”来赞美它。
   

   湖东头是湖心楼。湖心楼两层,三开间,二楼飞檐翘角,上方“湖心楼”三字是画家吴作人所题,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

    
湖心楼南岸,是一片桂园。自杨升庵沿湖栽种以来,桂花林、桂花树就成了桂湖的特色景观。到了金秋八月,一定是桂子飘香。
    回到桂湖东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坐东向西,是升庵祠,是桂湖的主体建筑。


   升庵祠前立于堤岸的民国时期的“重修桂湖”碑。

   祠内升庵像(
图来自网络


   升庵给皇帝上课
   升庵祠也是升庵纪念馆,介绍了升庵的一生。
   掉一点书袋:
   巴蜀古代,人才辈出,世人常以“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并称。杨门五世为官,出六名进士,一名状元,一名宰相,真正的儒宦之家。
   
杨升庵名慎,字用修,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出生在北京孝顺胡同,父亲杨廷和当时任翰林院检讨,后来历官少师兼太子太师,首相两朝,声威显赫。身为相门公子的杨升庵,自幼聪明好学,五、六岁时,母亲教他读唐诗,练楷书。十岁时,祖母病故,他随父亲回蜀奔丧。在新都老家,祖父杨春教读艰深的《易经》,他仅半个多月就能背诵。升庵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岁应殿试,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
    后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明嘉靖三年(1524年),在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中,因触怒嘉靖皇帝被终身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云南戍所。 

   升庵祠前的荷塘月色

   升庵祠旁边曾经拍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廊桥“杭秋”,将南北岸相连。

    连接升庵祠、黄峨馆、升庵书屋的走廊,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左领假山花木,右连湖边水阔,其建筑风格受江南园林影响,形成了桂湖东部与西部疏朗大气迥然不同的景观。这里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趣味无穷,为桂湖八景之一。


   
升庵书屋左后方,是新都博物馆(这次未去参观),再东面,是桂湖碑林。

    桂湖碑林在升庵桂湖东侧,竣工于一九九一年六月,是一座正中为厅,三方为廊的仿清四合院建筑,厅、廊内,共有明、清和近现代碑刻一百余通。
    不大的桂湖走了3个小时。


        最后再次欣赏桂湖的田田荷叶、别样荷花!





















 

    推出这篇文章时,正值成都遭遇新冠疫情防控最复杂严峻的时刻。

    自8月25日以来,成都每天均以一百多数量的确诊病例在持续增长,截止9月2日时确诊人数已经逼近一千。

    9月1日上午,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通告要求从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严控人员非必要出入流动。9月1日到9月4日成都市全域将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全市人员按照“应检必检”要求,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系列保障民生的有效举措,让市民们安全、安然居家。

    几乎一夜之间,成都市区,街面上来往车辆、人员骤减,空阔安静临时取代了往日的繁华热闹。但是,我们笃信——这一切,都只会是短暂的!

    今天,借着这篇文章的美好景象,借着文章里婷婷婉婉的田田荷叶,娇媚荷花,以及文中提到的那些才华横溢、面对逆境磨难依然坚韧不拔的古巴蜀大家杨升庵、苏东坡、李白等,祈愿巴蜀天府的这场瘟疫快快消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