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斯科”号沉没折射的深层问题

 小飞侠cawdbof0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莫斯科”号沉没折射的深层问题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李勋杰

2022上半年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激战中的俄乌战争,而4月15日的一则消息尤其令人震惊: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万吨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居然“被”沉没了。是被炸沉了还是被烧沉了,原因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俄国防部称是火灾引发弹药爆炸沉没于暴风巨浪之中;美国防部说是“莫斯科”号至少发生了一次爆炸……而乌克兰则坚称是其“海王星”反舰导弹的重大战果。“莫斯科”号谜一样的结局短期内难以解密,令人无限遐想。



惊鸿一瞥:“莫斯科”号最后遗照的解读


“莫斯科”号曾是苏联时期“光荣”级巡洋舰首舰,服役已整40年,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几款巡洋舰之一,排水量达1.1万吨,以其强大的火力(16枚可装常规弹头或350万吨当量核弹头的P-1000“玄武岩”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多种武器)被誉为“航母杀手”,成为苏联红海军水面舰艇的巅峰之作。各种火炮、导弹和雷达装备布满舰面,堪称“暴力美学”之经典,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在防空反导方面,8座8联装垂直发射的“堡垒”区域防空导弹系统(S-300F“利夫”远程防空导弹的舰载版SA-N-6导弹64枚,有效射程90千米)、两座双联装“黄蜂”近程点防御导弹系统(SA-N-4导弹40枚,有效射程15千米),和6座AK-630近程防空速射炮(各备弹2000发,有效射程8千米),加上相应的主被动电子对抗系统,构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远中近三层立体防空反导体系。即便是在今天,这一体系也仍然是世界顶尖一流的。

然而,如此强大的“莫斯科”号又为何会在俄乌战争期间葬身于黑海之底呢?一张火灾中的“莫斯科”号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不妨先从这张照片来探个究竟。

图片

国际社交媒体中起火爆炸后的“莫斯科”号照片

图片

“莫斯科”号生前近似角度的对照图

这张照片出自谁人之手已经无关紧要,也无法证实如乌克兰军方大肆宣扬的那样,乌军于当地时间4月13日19时向敖德萨以南约96公里的“莫斯科”号发射了2枚R-360“海王星”反舰导弹。重要的是这张照片确实成了“莫斯科”号最后的遗照。4月14日早晨7时许,浓烟滚滚中“莫斯科”号已经严重侧倾并失去动力,舰员正在努力灭火。但这最后的努力并没能挽救“莫斯科”号的命运。俄国防部证实,14日“莫斯科”号“起火并发生弹药爆炸,舰体严重受损”,随后“在拖带时沉没于暴风巨浪之中”。

细看这张照片,几个细节耐人寻味:

一是画面中天空满云,海面波澜不兴,看似风力不大,海况不高。有媒体报道说当天“天气温和,海上波高0.8米”。这与照片中的海况大致相符,同俄新闻稿中的“暴风巨浪”相差甚远。

二是画面中“莫斯科”号浓烟滚滚,舱内隐约可见明火,可见过火面积之大,消防灭火之难;万吨巨舰虽漂浮于水面,但已严重左倾,可见创面之大,进水量之多已经不足以排水抗沉。

三是浓烟主要产生于后桅杆与烟囱之间的舰体舯部,左舷至机库附近均有过火痕迹。画面中除了烟囱左侧的两座AK-630防空速射炮似乎不见外,并没有其他大面积塌陷。说明此处没有发生巨大爆炸,反舰导弹和“堡垒”防空导弹等主要武器系统仍处于完好状态。

图片

“莫斯科”号爆炸起火的局部放大图

四是画面中的滚滚浓烟大概率出自甲板下方的机舱。机舱是燃气轮机和发电机等动力、电力舱室。此处一旦失火会发生油气爆燃且难以控制,往往首先是动力和电力丧失导致灭火损管难以展开;又因机舱空间相对宽大,舱室内布满油气管道,爆燃发生后极易使舰体产生破裂而进水,创面裂口面积越大则进水量越大,失去电力更使堵漏排水等损管控制无法开展。

五是画面中位于直升机库顶的3R41“顶盖”相控阵雷达(S-300F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处在向正后方的位置。这个位置通常是装备停止工作状态下的“归零”位置。这意味着当时该制导雷达并没有左右旋转朝着目标来袭方向,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启动。

六是画面中机库门左右两侧的“黄蜂”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上的半开合式盖板处于封闭状态(下图右下方圆桶状装置)。“黄蜂”防空导弹系统的使用比较特殊,平时发射架收纳于圆桶内的甲板下面(盖板封闭),战斗状态时半开合式盖板向两边打开,发射架带弹升出圆桶外,倾斜旋转对准目标方向。这意味着该防空导弹系统并没有启动,也是处于“归零”状态。

图片

平时“顶盖”相控阵雷达和“黄蜂”防空导弹的“归零”状态图

图片

战斗状态下的“黄蜂”防空导弹发射前的状态图



抽丝剥茧:旁观者眼中的“真相”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有时候当局者不一定迷,旁观者也不一定清。这在“莫斯科”号之谜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当时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透露给外界的信息非常少,估计只有俄乌两个当局者心知肚明。无论是俄罗斯的“殉爆沉没”说,还是乌克兰的“导弹攻击”说,其实都有可能性。作为对真相知之甚少的旁观者来说,只能试图通过推理尽可能还原所谓的“真相”。

首先是俄罗斯的“殉爆沉没”说。还有一张疑似略早于前一张已侧倾了的“莫斯科”号照片,足以证明起火的起始位置就在舰体舯部烟囱附近。而烟囱下方正是机舱,烟囱左右侧前方各有一个平台甲板,各设有两座AK-630防空速射炮。照片中烟囱和630炮平台已被浓烟吞没,甲板下舱内火势正猛,极似油料喷射燃烧,范围之大一度十分接近机库。从白色的水线看,舰舷并无创伤,舰体没有侧倾。这应该是起火之后、爆炸之前的状态。

图片

“莫斯科”号较早时的起火燃烧照片

图片

“莫斯科”号侧视结构图,黄框为机舱,蓝框为630炮平台

据此不妨作一推测:是机舱油料爆燃,通过烟囱蔓延至上甲板。这与上张照片相吻合。机舱失火断电,消防灭火失效。火势扩大导致630炮甲板被烧毁,引爆此处的4000发30毫米炮弹仓库。爆炸撕裂机舱舷壁,引起紧邻的两个机舱大面积破损。相邻舱室舷壁连续破裂或水密舱室无法密闭,造成大量进水、舰体侧倾。这一推测同该舰万吨级的体量与当时的侧倾状态相吻合。如果是此处的其他弹药(如反舰导弹或防空导弹)发生殉爆,则破坏力要大得多,不是舰桥坍塌,就是舰体腰折。因此,机舱失火引发630炮弹药库的殉爆,似能佐证俄罗斯的“殉爆沉没”说。

其次是乌克兰的“导弹攻击”说。对于一次成功的攻击行动而言至少需要三个要素:强烈的攻击欲望、有效的攻击手段和具体的目标信息。前两个要素是乌克兰所不缺的。作为俄乌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乌克兰迫切需要用一次成功的攻击行动鼓舞士气。同时,乌克兰在敖德萨地区有一个反舰导弹营,其“海王星”反舰导弹射程达200千米。从距离上看,“莫斯科”号正处在“海王星”的射程之内;从“莫斯科”舰着火位置看,与“海王星”导弹雷达制导头最后攻击时瞄准的舰体“中心点”位置相重叠,符合反舰导弹掠海飞行的攻击模式。

图片

乌克兰仅有的一支反舰导弹营发射的“海王星”反舰导弹

而乌克兰所欠缺的攻击目标位置信息,也因为美军的参与及无人机的运用得到完美解决。俄《观点报》4月14日报道称,当地时间4月13日19时曾有美军P-8A反潜巡逻机在黑海上空飞行,距离爆炸前的“莫斯科”号仅70千米。美国防部发言人柯比也声称,爆炸前的“莫斯科”号一直在敖德萨以南约60英里处……美乌之间情报共享是有限的。事后一名匿名美政府官员对美联社称,美方的确向乌方提供了包括军舰坐标在内的“一系列情报”,但事先并不知道乌方准备攻击“莫斯科”号。

据此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攻击链:乌克兰根据TB-2无人机的侦察,发现“莫斯科”号一直在乌海岸活动并定期往返敖德萨与母港塞瓦斯托波尔之间,在向美军确认“莫斯科”号具体坐标后,选择4月13日晚19时许向返航中的“莫斯科”发射了2枚“海王星”岸舰导弹。当晚乌方敖德萨地区国家管理局长在自媒体上称“守卫黑海的海王星导弹对俄舰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俄军4月15日对基辅附近的军工厂发起报复性空袭,打击目标就是“海王星”导弹工厂。16日泽连斯基总统签署命令,晋升乌海军司令内兹帕帕为海军中将。这些信息似可佐证乌克兰的“导弹攻击”说。

还有俄罗斯主动弃舰的“隐瞒”说。基于前两者的综合以及当前俄乌战争格局等总体考量,还有一种可能。考虑到“莫斯科”号沉没对俄军是巨大的精神打击。如果被导弹击沉的事实公诸于世,则这一耻辱足以动摇军心而影响俄乌战争战略全局。这是俄最高层所不能容忍的,是俄民众无法接受的。因此,必须以火灾事故为借口刻意掩盖真相,不得已作出主动弃舰的决定。另一方面,俄国防部自始至终没有公布一张“莫斯科”的事故照片,只发文字不发图像、只说“事故”否认“战损”,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隐情下似乎“隐瞒说”不能排除。

这里也不妨做一猜测:“莫斯科”号4月13日按计划由敖德萨南部海域返回母港塞瓦斯托波尔。近两个月的俄乌战争使连日海上部署的舰员身心疲惫,返港休整的心情迫切。当时海空情况并不复杂,乌海军舰艇已经被消灭,乌空军沿海机场也已经被摧毁,海空控制权基本在握;空中只有一大一小两个目标在远方徘徊,情报显示70千米处的高空大目标为美军P-8A巡逻机,40千米外的中空低速小目标疑是1架无人机,均判为低威胁,由对空警戒雷达跟踪监控;对海警戒雷达正常开机并兼顾低空目标警戒。因为海空情威胁较小,全舰处于二级战斗部署,一半的舰员处在休息状态,“堡垒”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和“黄蜂”近程点防御导弹系统均没有开机。类似的部署近期一直如此,舰员已经习以为常。至当晚约20时,随着侦察雷达的告警声,对空、对海警戒雷达经过不断搜索,才发现左舷10海里(约18千米,对雷达反射面积0.1平方米的小目标最大发现距离)处有超低空快速小目标正在迫近中。此时留给本舰反导抗击的时间只有72秒。随即一级战斗警报拉响,正在休息中的舰员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此时来袭导弹已经接近到10千米处,启动“堡垒”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已经无效(SA-N-6导弹主要对付飞机等大目标,对付0.8马赫掠海面5米飞行的反舰导弹命中概率较低);启动“黄蜂”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也来不及了(通常是在距离目标20千米以外展开,等到跟踪雷达开机预热、稳定跟踪、SA-N-4导弹通电、发射架提升等一系列动作完成,目标已经进入了5千米的盲区),唯一的办法就是启动左舷的2门AK-630防空炮。由于AK-630炮只有一个火力通道,炮瞄雷达与火炮处在不同位置,有可能630炮刚刚对准目标,导弹就已经扑面而来。好在来袭导弹没有俯冲攻击水线面舰舷,只击中后桅杆与烟囱之间的机舱进气口,爆炸引起机舱起火、油气爆燃,一时间浓烟滚滚,瞬间失去动力和电力,致使损管部署无法落实。机舱剧烈爆燃引发Ak-630火炮储弹库内4000发30毫米炮弹发生爆炸,冲击波撕裂了前后两个机舱的舰舷肋板,大量海水涌入使舰体产生左侧倾斜,各种损管措施均不奏效……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个小时,期间20多名舰员失踪。为防止其他导弹库发生连锁爆炸,根据上级指示,舰长发出弃舰命令,幸存舰员开始向现场的其他俄舰撤离。随着侧倾不断加剧,浮力和稳性逐渐丧失,“莫斯科”号于14日夜间在蛇岛以东距离敖德萨80海里处沉没。14日俄国防部称,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因火灾引发弹药殉爆,遭重创;15日俄国防部公布,“'莫斯科’号在拖带回港过程中,因舰体受损丧失稳定性,在狂风巨浪中沉没。”



管中窥豹:红海军深层次的问题


一代名舰“莫斯科”号不幸“光荣”了,但留给人们的思考仍在继续。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莫斯科”号几张照片,大致能看出曾经的红海军若干深层次的问题。

战备意识薄弱是沉没的根本原因。曾经连美国人都不敢小觑的红海军并不缺乏条令条列、规章制度和铁的纪律,以及在条令条列下严格训练所形成的令人生畏的战斗意识。但这点在“莫斯科”号的遗照中丝毫没有体现。俄乌战争是俄罗斯以国运为赌注的重大战略行动。在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俄军陆上攻势受挫的情况下,作为黑海舰队旗舰及舰队力量的象征,照片中的“莫斯科”号在严峻的敌情威胁下,官兵所表现出的轻敌和盲目自信,未能有效组织对空防御,使强大的防空体系形同虚设,远程防空导弹制导雷达没有开机迹象,特别是“黄蜂”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竟然没有升出舱面,根本就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在战争环境下战备制度居然如此严重松懈,可见其战斗意识之薄弱,与其战斗民族的称号极不相符。

损管能力缺失是沉没的主要原因。火灾是军舰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为了防止可能的火灾,军舰上通常消防设施齐全,损管部署完善,常态化的损管操演使舰员保持较高的灭火训练水平。即使是遭到攻击,一枚装药145千克的反舰导弹也很难置一艘万吨巨舰于死地。只要舰员损管训练有素、损管措施得力,断不至于沉没。就算如俄所说的“火灾殉爆沉没”那样,“莫斯科”号从舱室失火、弹药库爆炸直至舰体沉没,一共持续了20多小时。从甲板舯部起火、舰体保持平衡到左倾失衡,在这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有效处置,灾情反而由轻到重直至最后沉没,这不能不令人质疑该舰指挥员对损害管制的组织指挥能力,不得不怀疑舰员消防灭火的处置行动能力、损管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得不怀疑该舰平常的损管训练水平。训练不实、流于表面,紧急处置方案预案不足,损管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莫斯科”号生命力丧失而沉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故连连反映出部队管理混乱。有玩笑说黑海舰队命中犯“火”:“莫斯科”号是二战后第三艘丧身于火海的舰队旗舰。此前有1974年“勇敢”号驱逐舰因弹药殉爆而沉没、2014年“刻赤”号反潜舰因误操作而失火报废。且不说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水下爆炸、2003年K-159号核潜艇拖带中沉没、2018年“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港内起火、2019年情报舰在巴伦支海失火、2021年新型护卫舰“敏捷”号坞中火灾,就连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居然也不能很好吸取已经失火3次的教训,在2019年12月12日第4次火灾中沉默至今。一系列火灾爆炸事故反映出部队管理混乱,深层次上则是受经济发展制约,一支军队从制度落实、人员素质、军事训练、装备维护到作战能力等全方位严重透支的具体体现。

人员素质制约部队作战能力。“莫斯科”号远中近三层立体防空的体系能力是建立在舰员具有极高战备水平和训练素质基础之上的。尽管这种50年前的多层立体防空作战思路和样式是超前先进的,但其装备信息化程度、指挥控制水平与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尤其是各导弹武器和雷达探测设备均为分列式布置并各自形成独立的系统回路,各系统之间缺少集中统一的指挥控制环节,系统之间的目标指示、火力分配等需要人工转接,都需要舰员快速反应、精准操作、训练有素。如远程防空导弹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防御时需要其他雷达操作员的提前预警;“黄蜂”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必须提前展开并在20千米以外才能对目标稳定跟踪、有效拦截。一旦舰员训练水平下降,各系统之间出现的失误很难得到弥补,整个体系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战效能,甚至可能导致防空体系的崩溃。这种可能性在“莫斯科”号上已经无法还原,但在2012年中俄联演中已经有所体现:“莫斯科”号姐妹舰“瓦良格”号面对B-9低速靶机时,4门AK-630同时开火居然一再脱靶。有准备时尚且如此,这说明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纸面上再强大的装备性能都不能等同于实战时的战斗力。


结语


“莫斯科”舰是一艘有着40年海上经验的老兵,经历过美苏对抗等冷战洗礼,知根知底的乌克兰海军兄弟就更入不了法眼。没承想40年的风雨都走过来了,还没同老对手真的过招,却栽倒在曾经的兄弟手里。这既是“莫斯科”舰的悲哀、更是曾经的红海军的悲哀。沉舟侧畔千帆过。面对一代名舰,有些教训必须认真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