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随笔】卢特:​ 复活的石碑,还原了一段历史

 龙溪文学驿站 2022-09-03 发布于广东


第 956   

 复活的石碑,还原了一段历史

 卢特(贵州)

       2022年3月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在清理一段县城城郊河道时,挖掘机意外在河道里清理出两段石柱,清理上岸后发现上面的文字很模糊,无法判定出处,只有"安攘碑"三字可揣测。

       提起安攘碑除遵义府志中有简短的提及外还有就是居住在遵义片区卢氏族谱中有详细记载。该碑在绥阳县志中位列绥阳八景之一的"螺江九曲"螺水寺前,随着螺水寺在文革中消失,关于该碑的容貌煙灭在历史的长河里.除此人们也能在(清)道光《遵义府志》和民国《绥阳县志》中可见,但文字记载均体现为"具体不详"的字迹。之后不久,当地村民又寻获了这块明代古碑,可惜的是都被折断成两截。还原后清晰的可见"安壤碑"字样,"安攘碑"又能重现天日,这对了解土司文化还播州一段清晰的历史更加明了。  

       随着钦差总理监军道四川提刑按察司副使卢公祖安攘碑的岀现,碑文记载与绥阳县志记载有一点不同,绥阳县志上是,内外安攘。而碑上记载是内安外攘。

       安攘碑上没有记载名字,卢公祖安攘碑。

       据2014年版的卢氏家谱载:1965年卢字光即族尊卢光嵩与13代卢正举字建平一起到绥阳螺水寺,在田埂上找到安攘碑,碑上的“安”字字迹清楚,前面字迹模糊,1992年版的卢氏家传中的字丙安是猜测而得的。

       具陈子昂祠堂记,刘仁臣在1619年记下了文载古迹卢公祖安攘碑,并且供奉在陈家祠堂,陈家,刘家与卢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把外姓的安攘碑记录供奉,是否与现在发现安攘碑的卢家亲戚一样?如果不是亲戚,不知还要等什么时候才会发现,也许这也是卢氏老祖的安排。

       蔡家园卢氏始祖的碑是在马桑桥的堤坎上找到的,原碑复制,尽管有少量的缺损,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辨认,据当时板桥的卢小华讲是他发现的,他拉货从遵义到正安,路过蒲场时,车的水箱干了,他去河边的堤坎上提水,无意中看到了这块碑,他回来告诉庆祖房的家人们,庆祖房的又通知忠祖房的家人们,才一起把碑从堤坎抬到蔡家园,卢氏始祖的坟在蒲场当地称作钦差将军坟,在将军坟前挖到了碑座,碑座和碑合得起,至于原碑文有部分十之八九的字不可辨认,有没有会是字辈呢,只有当时复制碑文的才清楚,要是那块原碑还在多好!

      万历47年(1619年),刘仁臣记下了卢公祖安攘碑,文载古迹。那么在1619年前的安攘碑又在哪里?但我相信刘仁臣见过,并知道安攘碑的内容,为什么他要记下这块碑,应该他知道碑被毁了,那又是什么情况下安攘碑被毁呢?

      卢氏入播 始祖在1586年在螺水战死,并且是被秦良玉所杀,秦良玉是明朝的巾帼英雄,卢氏始祖的死与播州杨氏有很密切的关系。作为钦差的始祖,1541年奉钦命领兵入播,明里是皇帝派来协助播州杨氏土司,实则是监督土司。而在之后与杨烈共事的岁月中,他为播州杨氏的内政,经济稳定,和调定水西的战争作岀了贡献。那时候就岀现了播州最后的五司七姓,田   张   袁   卢   谭   罗   吴七姓豪族。 外人不可知道的是: 此事因(卢靖妃事件)增加了很多神秘的元素在里面,正史上没有正面记载。而身为卢靖妃的后家兄弟的卢成钦肯定会遭到了殊连,这也证明了卢家族谱里庆祖不知父何名,母亲不知何氏的缘故吧。

       在安攘碑下面旁边右边小字记载了士孙:志,忠,庆。应该这个碑是爷爷的,查《明世宗实录》:嘉靖一十七年,嘉靖钦命卢惠任四川提刑按察司副使,《明世宗实录》载:在嘉靖37年给锦衣卫指挥佥事卢惠营葬银五百二十两,惠靖妃父也。卢惠死后,嘉靖皇帝给他的岳父褒奖了卢公祖安攘碑,才命地方官员和卢成钦等立了安攘碑,建了卢公祠,也只有在这段时间内,嘉靖才能准给建卢公祠,立安攘碑。在嘉靖四十四年二月九日(1565年2月9日,因景王朱载玔争夺皇位的事件中失败,卢家遭到了殊连,追剿的战斗中,卢公祠,安攘碑及卢氏始祖的碑记被毁。

       在1575年乡人丁文曜  令狐风歧等,在“万古苍流缥缈……萍静渔歌响几湾”的螺江畔,筹资修建起一个寺庙,其庙宇“聚鸡山之灵秀,蔚起丁男。抱螺江之潆纡,宏开甲第”时人称”水明宫”史载“螺水寺”。

       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陈子昂祠堂记:在城西祠堂中,刘仁臣写了这块文载古迹安攘碑:钦差总理监军道四川提刑按察司副使卢公祖安攘碑。水蔺跳梁,血流草莽。天生卢公,内安外攘。文未全俟补。

       平播后,天启六年(1626年)卢安世所作的巜杨生族谱序》,是天启时零落的杨氏后人有再修族谱事。天启初卢安世曾率兵参与平水西土司奢崇明之后岀任遵义监军。螺水寺外的安攘碑是天启六年孟春建,应该是卢安世在任遵义监军时,组织地方丁家在卢公祠的原址上维修了螺水寺 立了卢公祖安攘碑。

      今天随着“安攘碑”重现天日,为当地学者和史学家研究播州土司文化提供了一定帮助作用。这也是乞今为止贵州省或者遵义市真正见到有史实的土司文件的佐征。

 (责任编辑:毛小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