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在藏地

 昵称45109175 2022-09-04 发布于浙江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穿行,除了与风相伴,有一种心在梦端,云在脚下的感觉,身边的经幡在风中低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
【云中客栈之鲁朗

有中国瑞士之称的鲁朗,抵达时已是黄昏时分,漫步在小镇田园风光,追逐阳光下的青稞地、栅栏、溪水、牛羊,尽情留恋和拍照,我们像追梦的孩子,忘情陶醉在迷人的异地他乡。此时,蓝天很近,云朵触手可及,一个身背青稞的藏人,背影在夕阳下定格成大大的惊叹号,浓缩成一句丰硕的诗行。使人想起《邮差》里的聂鲁达诗人,他们都在写诗,一个是用思想,一个用身体,将人生的要义在天地间诠释得活灵活现,精神升华为另一种高不可及的境界。

在小镇的木屋安然入梦乡,一夜酣畅,却被早晨一阵剧烈的抖动惊醒,起初以为是哪个冒失的自驾游为赶路撞了了木屋,不以为然。友人玲却说,是地震了,她的淡定消除了我的后怕。在四川西昌,类似的地震时有发生,已经见怪不怪了。难怪玲总是那么富有朝气和挑战,时常的风吹雨打,声东击西练就她的胆识和勇气。

第二天一大早,初阳照耀着田园风光的小镇晨景,那些无名的艳丽小花散乱地开放在一起,美丽得像是哪个调皮的孩子故意把假花插在田野,但晶亮的露珠却透射出无限生机。恰巧一位身着藏青衣的小伙牵一匹白马从花丛中穿过,成了这个早晨难得的画面,他大步穿行,没有左顾右盼,平静的表情和白马一样神圣、默契。此时,那人、那马、那花、那草组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在清晨的云雾间流淌,也成了我们记忆中永久的珍藏。
【云中天堂之南伽巴瓦

到西藏的人都不会错过到南伽巴瓦雪峰看看,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沿途的风景依旧旖旎,不仅要穿过诸如岗嘎、巴嘎、蹦噶、格嘎等独具地域特色地名的乡村,还能目睹世界第一大峡谷,地球最后的秘境圣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大转弯处。站立在峡谷底部的一棵树旁,突然感觉自己小至雅鲁藏布江中的一滴水珠,稍不小心就会随风而逝。在体验大峡谷的神秘的同时,能够感悟到生命在此刻的壮丽转身,也就更懂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突生的敬畏之情。

在一块标志性的指示牌前驻足,记住了“南伽巴瓦峰.云中天堂”的释义:南伽巴瓦藏语为“直刺南天的战矛”,海拔7782米,世界高峰排列第15位,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首。从大渡卡开始进入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围绕南伽巴瓦峰形成一个巨大的转弯。在这里,近在咫尺5000米落差视觉的冲击,让您为雪山峡谷之壮美而窒息。

而标示牌不远处的一棵千年古榕树上披了一身洁白的哈达,乍一看,还以为是挂满圣诞礼物的圣诞树,就是在这棵神秘的树旁,你来我往的人们无不把内心的虔诚和祈福留在这里,因为遥遥相对的就是南伽巴瓦圣山,冥冥中人们相信山都是有灵性的,能够感知人们的所思所想。人们臆想天堂就是至高和至美,是最后的停歇,是一种自由的行走。面对雪峰,冥然之中的语言冲天而起,这种时候,朝圣者的泪水会忍不住奔涌而出,他们会被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所感动。再前行,就是海枯石烂石,石缝中长出一棵称之为爱情树的桃花,听说游人去触摸一下就会走桃花运,但我只远远观望了一下,毕竟命中有的姻缘已有,命中无的又何必强求。恰在此时,对面的南伽巴瓦雪峰渐渐显现出来,在阳光照耀下露出了真面目,当人们在寻找他的最高峰时,他也在俯瞰芸芸众生。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能真正看到全貌的并不多,这需要机遇和缘分。而我们恰好在阴雨连绵一月之久后,看到了雪峰久违的笑脸。峰尖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剑一般直指苍穹,仿佛在追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雪白的剑银光逼人,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走出很远也能够望见战矛一般的剑尖。正是这神奇的刀光剑影,诱惑着人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但凡美好的东西总是有限的,也不会长久显身,仅一小时之久,当我们还不曾望穿重重叠叠的山峦时,云雾像白纱一样弥漫开来,一点点笼罩南伽巴瓦雪峰,仿佛给他披上一件神秘的袈裟,越发显得神秘莫测、多姿多娇,仰望中也由衷感叹大自然,尤其是藏地的神奇风光。一个人一生中去拉萨的时间不会很多,而能够看到南伽巴瓦雪峰全貌的时光更是难能可贵,遇上了就是有缘人,有缘则应好好珍惜美丽重现的时日。
【云间看花在梅里

人在旅途的感觉真好,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遇到什么风景。正如我们一路自驾从西藏到梅里雪山的途中不能事先预知会发生什么一样,我们边行边看,遇到好风景下车拍照,遇到有河水,水草丰美的地方就下车席地而坐享用午餐。此时的天空蓝的透亮,河水清亮可鉴,牛羊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们正谈笑风生,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恩泽,边吃边聊时,谁也没有料到,从大路上斜奔一群牛,怒目圆睁,直向我们冲来,牛角上下翻动,带着杀气,吓得人魂飞魄散。只有玲冷静应对,口里喊到“快用衣服蒙住头”,手却迅速地把何老师的红衣服就势扒下,用反面罩住她们俩的脑袋。就在我们一起埋头扒在地布上,听天由命地等待群牛的攻击时,半天却没有发生任何不测,偷眼观望,才发现牛群快奔到我们跟前时,却莫名其妙地乖乖绕道而行了。我们长出一口大气,望着牛渐渐离去的背影,心里忍不住祈祷,幸好牛中了咒一样及时绕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在群牛的铁蹄下不成了草饼了?万幸啊,却不知什么原因?过了许久,我们还在讨论,惟一的解释是:“都是红色惹的祸”,感谢玲的见多识广,反应及时,应对迅速。惊魂暂定,虚惊一场后,却也不影响心情,同时也感谢有灵性的藏地动物,能够与远道而来的人们友好共处,共享一片草原。

“飞来寺”,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在受惊吓行走不久后闯入眼帘,让人想到天外来客,云外有景,仿佛从远处飞来的一座寺庙,守护着常年积雪,每日每月、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景色的梅里雪山,这给予我们曾经受惊的心灵一个惊喜,一个慰藉。

我们选择入住的藏家园是个两层的小木楼,住在楼上便可与梅里雪山遥遥相对了。先入为主的是日落金山,雪山仿佛梅花瓣、莲花瓣般的层层叠叠,次第开放,使甚爱莲花的我说不出的惊讶,见过无数种莲花,白的、红的、粉的,唯独没见过金色的莲花,像是谁不经意打翻了金箔,金光四射,美轮美奂。

入夜,闲适地平躺在床上,透过窗就能望见对面的梅里雪山,犹如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慑人心魄。夜是黑的,雪山是白的,永远睁着不知疲倦的眼睛;月是朦胧的,清辉洒在窗台,朗朗乾坤如月清明;风是轻悄的,楼口的彩色经幡好似会唱歌的精灵,随风起舞,意趣翻飞……再也无法继续躺下去,翻身坐起,享受月光下此情、此景、此雪山的美妙意境。

此时,人不寂寞,忘记身处何处,却又流连忘返;遥远的雪山不寂寞,不仅白天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时聚时散,夜晚也有我们一群不眠的心灵与之共振。此刻无梦,但有梅花、莲花恍如在梦中绽放;此刻无眠,灵魂已与雪山共舞,任月下的人影山色定格成夜的幻梦。

清晨,我们早早爬起看日照金山,初升的太阳洒在雪山之巅,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一点红晕,像寿桃的一个心形红点,惹人爱恋,驻足观望,生怕一眨眼,美景就不复存在。果然如此,不甘于晚到的云雾偷偷来袭了,形成一条条云带缭绕在梅里雪山的头顶和腰身,出落成另一种含蓄的风情,娇羞婉约,隐约别致。如果说南伽巴瓦雪峰是一座雄性的山的话,那么梅里雪山就是一座柔美的女性山,不远不近,他们遥相呼应,维系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阴阳调和,成为滇藏线上别样风情的雪山之最。
【在云间与佛邂逅

藏地的天空阴晴不定,神秘而难测,一天之中可以遭遇不同的阳光和几场及时雨。雨后的大地清爽干净,滇藏线上除了很多意外的风景,更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沿途长路跋涉、虔诚跪拜到拉萨的藏民了。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倾家出巢或村人结伴一路祈祷前往心中的圣地。我们所见的最壮观的队伍有几十人,他们中有中年、有孩子,同样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同时趴在地上行五体投地礼,当他们齐刷刷一起倾倒在路面上行礼时,我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触动了。不知是什么信念支撑他们不远千里祈祷到拉萨,他们自发后有组织、有纪律地在路上日复一日地祈行,只为修得来世活得更好,他们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到拉萨的大昭寺拜上一拜,有的甚至不堪重负,累死在朝拜的途中。那块土地上的人没有太多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欲念,他们只知道切实地生活,放牧、结婚、生孩子、拜佛,这是来自生命最原始最本质的愿望,他们可以把一生的积蓄毫不吝啬地奉献给活佛,好像他们生来就是佛的仆人,不图回报,一切做得无怨无悔,他们有信念、有动力,心却简单而干净。

路遇另一群年轻的藏族小伙时,他们的笑容和天上的云一样洁净,他们脸上的高原红和身后大地一样丰富。道路被他们一步一拜的朝圣着、丈量着,喧嚣之后的宁静像持续的炭火,将观望的心烤热了,越来越温暖。我们忍不住下车和他们打招呼,他们热情地与我们合影留念。我虚心请他们教我行五体投地礼,他们认真地一个个动作教,我用心地一遍遍学,在宽敞而干净的马路上,我全身心投入到大地的怀抱,仿佛听到了来自地心深处的声音。“离地三尺有神灵”,何况我紧贴大地。尽管人已小至大地的一粒尘埃,但心却大得能够装下万物,却又如此地敬畏生命,让生命的每个瞬间都充满虔诚,涌动着感恩......

当他们留下地址,才知道他们来自四川甘孜州理塘。理塘是个令人怀想的地方,那个自称“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的传奇人物仓央嘉措情人玛吉阿米的故乡,在人间留下无尽的佳话和神奇传说、浪漫情歌。“曾虚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道出他思念情人的心绪。传说中,仓央嘉措自沉于青海湖,临死前,他留下一首永远不能兑现的诗:“那云间洁白的仙鹤\请你把双翅借我\我不会飞很远\只到理塘便回。”而如今,理塘更多的藏民踏着他的足音,祈求最大的赐福。他们的幸福就是倾尽一生辛苦挣来的财富换取拉萨的一次朝拜,不畏风雨、不畏艰辛、不畏生命,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幸福着呢?

给他们寄照片时,适逢九九重阳节,不知他们是否已到了拉萨?也不知他们何时才能返回收到照片?或许今生再也无法与他们联系,更无法再次见到了,但那些仿佛在云间与他们相遇,与佛邂逅的情形却永生难忘了。
【云中小城香格里拉

仿佛遥远的幻城,海市蜃楼般的香格里拉遇上就放不下,走过便不想离开。

因着一种特殊的行走,我曾一周内三次路过香格里拉小城,用玲的话说是:这仿佛是你命定的小城,或许你冥冥中就像是她多年前出走的女儿,穿越时光的隧道,再度相遇。某种机缘使我深信不疑,每个人的肩头都有两盏灯,一盏是命运,一盏是神灵,而我就在这二者之间穿行,在注定的命运里遇见神灵,在神灵的感召下走完命运的秘密路经。

前往香格里拉的路本身就是一条鲜花铺就的道路,在初秋时分呈现出灿烂姿色。黄灿灿的油菜花一路相伴,风景无限。抽穗的玉米地里,一朵朵向日葵高过玉米,兀自向着太阳灿烂,让我们惊讶这个石头都会开花的地方,这样的植物种类、高低组合竟成了异地独有的风景,渐行渐远,记忆却越来越清晰。或许在这样充满灵性的地方才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把个人对物质以及虚名的欲望压制到最低标准,精神之花才得以完美地开放。

因为同伴都曾到过香格里拉,我只好独自一人拜遏有着小布达拉宫之称松赞林寺。这个多年前曾无意间刺伤我眼睛的寺庙名字,总算在现实里相遇,让我明白,所有的恩怨在时间的河流里都会消散而去,仅有的一些前尘往事的回忆,也如寺庙缭绕的香雾,除了祝福,仅剩淡如烟尘的一缕记忆了。依山而建的松赞林寺有着布达拉宫相同的结构,善男信女们在佛前点燃蜡烛和酥油灯,表示虔诚和祈福,对于笃信佛教的人来说,点灯添油就是敬佛。而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所以在佛前除了心诚则灵的想法,就是欣赏寺庙内念诵祈福的经文了。

此时,一种称作红嘴儿的大鸟,在寺庙上空或寺庙对面的白塔上方盘旋,御风而起,飘然而逝,如同天际的精灵,在这片神灵的栖地,应该也是一种吉祥鸟的象征吧。突然看到一幅巨大的清爽画面上的动人诗句:或许该放声吟唱\却难以找到更合适的曲目\只伴着悠悠传来的诵经\听一听信仰在血管里流淌的声音\佛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此\那一刻\神灵很远\天很近。恰如此刻心绪,亦真亦幻,千丝万缕。

纳帕海,名字里有海,更像是一个容纳花草树木牛羊万物的大草原。无论你什么时候来都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冬天的水鸟成片栖落,煞是壮观,而这个时节则是一个个青稞架拔地而起,成垛的青稞仿佛地面涌出的一朵朵蘑菇云,丰满而富有质感。那在水草深处嬉戏的牛群,白水绿草黑白相间的水牛,组成一幅恬静的水草水牛相欢图,让人忍不住哼起牧童短歌,重现童贞时光;那在木瓦房前放牧着牦牛、羊群的阿妈,成了这个画面里流动的色彩,古朴、亮眼;那一片片紫色的小花紧贴地面盛开,小喇叭一样吹奏着美妙的乐章。我低头凝望,俯身倾听,便与花草万物融为一体了;成片成片的狼毒花尽管还不曾红到极致,但那青紫的颜色中已能嗅到神秘的气息。草原万物息息生衍,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将香格里拉这个美丽的小城渲染得如梦似幻,恍如仙境,那些不停流转的风景里,流淌着明艳色彩,流淌着诗情画意。令后来的记忆依旧清晰如昨:青稞架、木瓦房、牦牛、藏獒、白塔、牧场,每个元素的缺失都会使记忆不再完整。

走过香格里拉,仿佛跌落在云间的一个梦回归了,心归何方,独自徘徊,香格里拉,走过依旧神往。


走不完的藏地,道不尽的滇藏风光,而生命只是一段美好的旅程。我们不停地往前走,换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就仿佛生命中不断交错的人和事,虽然不知道最后会往什么地方去,但还是要充满信念地向前。总有一天会看见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