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传奇 | 荣家小女儿,从荣宅嫁到哈同花园(作者:宋路霞)

 黄之中 2022-09-04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1921年,荣宗敬一家刚搬进陕西北路186号——那栋挂着“荣宗敬故居”铜牌的顶级豪宅,不久,夫人刘氏就生下一个胖嘟嘟的小毛头,给全家人带来了欣喜。

荣宗敬看小毛头整天笑眯眯的,要是有人逗她就笑得更起劲,很有福相,就说“这小囡像个小弥陀嘛,就叫她弥陀好了”,于是,小毛头荣卓如就有了这个小名,荣家上下都唤她“弥陀”、“弥陀小姐”。直到她年过9旬,子侄们仍是叫她“弥陀娘娘”、“弥陀姑姑”……

图片

荣宅

图片

“我不带钱,我只带手巾”

图片

荣卓如的弟弟荣鸿庆小她两岁,姐弟俩是荣家大房最小的两个孩子,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每到过年过节,母亲会给姐弟俩买很多新衣服,每天换一套。那时,荣卓如总是像小公主一样,花枝招展地迎接客人。但是过完了年,新衣服就要换下,要穿平常的衣服

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顾忌安全,不放心他们外出,就请来家庭教师在家里为他们授课,直到上中学了才“放”他们出去。

父母对他们疼爱归疼爱,但是规矩历来很大的。父母亲以身作则,始终勤俭持家。荣家偌大的家业,剩饭剩菜算得了什么,但家里的规矩是不许倒饭菜的,哪怕剩一小碟,也要第二天热热再吃

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含糊,要他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许斜靠在沙发上懒懒散散;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吃饭时大人不动筷子,小孩就不许先动,饭碗里不许留下一粒米饭,喝汤不许“呼噜呼噜”地出声;客人来了要主动问好;平时不给零花钱······甚至在星期天,父亲还要给他们“加课”——带他们到工厂去巡视

荣宗敬常对孩子们说:“这些厂子将来都是你们的,你们要好好看看,好好学习。”可是,大些的孩子已经抓不住了,他只好抓住这两个小的。所以,荣卓如小时候公园是不大有机会去的,倒是常常跟父亲去“看厂”。她至今还记得工厂里小火车来回奔跑的繁忙情景,以及父亲跟人家谈话时的神情。

暑假里,荣宗敬还要带他们去武汉的工厂里巡视。有一次又要去武汉了,荣卓如对父亲说:“要去这么远的地方,我钱也没有,您给我点钱吧。”荣宗敬奇怪地说:“你要钱干什么?你看,我都不带钱,我只带手巾。”

图片

荣卓如

荣卓如是按照父亲的“模式”长大的,规规矩矩,理智大于感情,重实质而轻表象,目光的穿透力极强,遇事不肯人云亦云。她属虎。一个会看相的人曾对之断言:“依叫作是位女性哦,假设依是个男人的话,就是一只长了两只翅膀的老虎,勿得了啊!”

图片

在香港陪父亲最后一程

图片

荣卓如读中学时就读中西女中(现在的市三女中),毕业后考入震旦大学商科,她读书很用功,准备毕业后帮父亲做些事情。

1937年,她大学尚未毕业,“八一三”沪战就爆发了。

荣家的很多工厂被炸,损失巨大,十三万纱锭毁于一旦。此时,日本人还通过汉奸,企图胁迫荣宗敬出任伪职,处境非常危险。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荣宗敬于1938年1月4日深夜从荣宅后门出走,乘上一位英国朋友的轿车,疾驰黄浦江边,登上停靠在那里的一艘加拿大轮船,悄悄驶往香港。

在港不久,荣宗敬不幸患上肺炎,住进养和医院。身患重病又加上国事、家事纷纷扰扰,让他心情焦虑,寝食不安,病情一天天加重。一个月后,医生宣告医治无效。荣宗敬于2月9日在养和医院逝世,走完了他艰苦创业的辉煌一生

在荣宗敬住院期间,荣卓如在父亲的病房隔壁包下一间病房,日夜守护着父亲。那些日子,荣宗敬讲话发音已经很不清楚了,别人听不清他讲什么,只有荣卓如把耳朵贴近父亲才能听清,然后转告大家。

图片

从荣府嫁到哈同花园

图片

与荣宅隔了不到一条马路的,就是著名的哈同花园。荣卓如的哥哥与老哈同的长子乔奇哈同是朋友,两人年龄相仿,都喜欢打网球

老哈同夫妇没有亲生孩子,乔奇哈同是老哈同最大的养子,两岁时就抱过来了,最受疼爱。为了给乔奇哈同找玩伴和伴读,后来又收养了其他养子。老哈同一共收养了11个外籍养子女,都姓哈同;罗迦陵则收养了11个中国籍养子女,一律姓罗。

图片

荣卓如和乔奇哈同在香港

乔奇哈同很喜欢这个荣家小妹妹,觉得她的气质与众不同,高雅而不骄傲,随和而不散漫,一有机会就约她到哈同花园来玩,凡是举行派对,总要约她跳舞。但是,与乔奇哈同交朋友,荣家老人觉得女儿嫁个外国人不像回事,表示不同意

荣卓如倒觉得乔奇哈同与众不同,有学识,有教养,谈吐不俗,而且骑马、飚车样样“武艺”高强。但她不愿惹母亲伤心,此事就一直拖着“久议不决”。

1947年,荣卓如已经二十八岁了,母亲眼看女儿的婚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也就同意了,还为女儿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这年4月间,他们在香港港督署登记结婚(因为乔奇哈同是英国籍),一周后回到上海,在南京路新雅饭店举行了婚宴

婚后的荣卓如就成了哈同花园的大少奶奶了。虽然,老哈同夫妇均已谢世,但哈同花园内仍然用着一百多个佣人,仅花匠就有四五十人。可是荣卓如受不了这样的排场,也不习惯园内那些半封建的繁缛礼节和规矩,宁愿过小家庭的小日子,所以她在哈同花园仅住了一个月就搬出来了,买下了武康路99号那栋英国式的著名花园洋房。

图片

“大概我们不需要太多财产”

图片

1949年,荣卓如和丈夫去了香港,把所有的经营账册都留在慈淑大楼哈同洋行的写字间里,托人管理;把自己的首饰、细软则留在武康路99号豪宅里。他们想等形势明了之后再做决定。但是万万没想到,情况很快发生了巨大变化,此一走竟是长达三十多年的“观望”。

图片

武康路99号

由于不承认外国人在沪经营房地产,哈同家族的一系列财产被征用。没有了土地和房产,吴卓如和乔奇哈同自觉没有回沪的必要了。从此,他们在香港面临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自己的公司没有了,要去别人的公司里做事;自己的汽车没有了,要去借用朋友的汽车;过去自己常常捐助别人,现在却没人来捐助自己

享惯荣华富贵的荣卓如陷入了深思,她的聪明在于她遇事会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为什么丈夫花费十六年时间同弟妹们打官司赢得的巨额财产,只有短短五年就又没有了呢?在上海的英国侨民何止我们一家?既然别人可以面对,那我们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想到这些,她首先释怀。接着,她安慰满脸愁云的丈夫说:“大概上帝认为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财产吧,所以来去匆匆,现在又回到别人那里去了。在别人手里,或许说明别人比我们更需要呢!”丈夫听了觉得有道理,接着她又开导说:“您的父亲大人欧司爱哈同先生,当年不是赤手空拳来上海闯荡的吗?那你不是也可以学父亲的样子,赤手空拳地在香港闯荡一番吗?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与继承财产,是同样重要的呀!”

乔奇哈同深为妻子的豁达而感动,精神上顿觉轻松了许多。从此,他们在香港开始重新创业,重新走自己的路。

文字 | 宋路霞

整理 | 沈冠君

编辑 | 沈冠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