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分9.1!这部小众纪录片太催泪,刚播一集就飙上热搜,网友:值得N刷!

 普象工业设计 2022-09-04 发布于上海

聊医院就得谈生死?

大no特no!

扶额的医生,气笑了的家属

这哪里是医院?

这分明是妙趣横生的人生剧场!

网友惊呼:

“妙哉!医院的故事,原来还可以笑着谈?”

6个摄制组,2年时间,

驻扎郑州,深入河南省儿童医院,

用600小时素材,记录儿童医院的点滴故事。

8名导演,用耐心和真诚,与患儿家庭相知相识,

以细腻坚韧的笔调,抒写生命绽放的奇迹。

《大象出没的地方》,6集故事,150分钟

还喝什么鸡汤?治愈丧气,看这一部就够了!

孩子们,比你想象的勇敢

推开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两只憨态可掬的小象,

这里,就是河南省儿童医院。

河南的区域地图如同“象”的形状,

而象,有着“温和而有力量”的特征,

因此,打造一间“大象出没的儿童医院”,

成为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

同时,也成为了本纪录片的名字由来。

导演曾坦言:我们拍到的,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除了泪水和叹息,在儿童医院里,

拍到的更多的是“爱”和“力量”。

有时候,孩子的坚韧和勇敢,

远远超乎成年人的想象。

家住河南周口的优然,今年7岁,

几个月前被确诊为白血病,

需要入住血液肿瘤科半年。

像所有7岁的小女孩一样,

优然扎着一个高高的冲天辫,认真地唱着歌。

世界纷繁复杂,但在优然的世界里,

“她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和其他小女孩不太一样,7岁的优然,需要开始面对一些同龄人还无法想象的困难。

比如,打鞘。通过腰椎穿刺,注入化疗药水,是治疗过程中疼痛排名最高的一环。

小小的优然在穿刺室门口攥紧了双手,

眼巴巴地望向父亲,这对于优然来说,

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降低感染概率,

打鞘时,父母不能陪护进入,

“女儿这么小,怎么承受得住呢?”

优然的爸爸在穿刺室门口坐立难安。

然而,优然比爸爸妈妈想象的勇敢得多,

二十分钟的打鞘,优然独自闯关

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地方,

她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次蜕变和成长。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升级打怪,

而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勇敢而坚强。

正如纪录片所说,“人生的路上,总有一段旅程难走,但生活依然有色彩,有阳光,回头远望,那里的光亮,依然在伴随成长”

买醉爹的一次成长

在儿童医院里,不仅有孩子的成长,还有父母的成长。

精肉理货员买乐乐,就是家长成长训练营的优秀学员之一。

买乐乐在唐河县一家超市负责处理牛肉,

平常陪牛肉的时间,比陪儿子都多;

对他来说,家庭关系比牛肉复杂多了:

买乐乐与妻子分居后,儿子买炜翰跟着奶奶生活,

家中老母亲唠唠叨叨,儿子调皮捣蛋,

买乐乐觉得,自己很失败。

愁到“今朝有酒今朝醉”,常常在深夜才回到家中。

这次儿子脐尿管囊肿,在医院做手术,

意外地,给了买乐乐一个重新审视家庭的机会。

在住院的日子里,

买乐乐第一次陪儿子做检查,

陪儿子玩闹,看电视,聊天,

经过一周的陪伴,

买乐乐成为了买炜翰心里,

陪他笑、陪他闹的好爸爸。

对于买炜翰来说,住院治愈了他的病痛,

但对买乐乐来说,

这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家长培训班。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也是第一次上手,

从零开始,父母的成长,也需要时间来实现。

隔辈带娃,好心办了坏事

爸爸妈妈是从零开始,但爷爷奶奶……

好像也是从零开始。

尚尚是奶奶何春玲一手带大的乖孙

生活有两大爱好,

一是刷剧,二是吃。

尚尚爱吃,疼尚尚的奶奶更是发奋图强,

煎炸烹煮样样精通,

想吃什么菜?

只有尚尚想不到,没有奶奶做不到的。

然而,爱的分量过重,倒是让小孙子受了苦:

奶奶做的炸鸡太好吃,

尚尚一下吃太多,阑尾发炎,

肚子疼到上医院!

医生说,尚尚这病就是因为吃太多导致的,

何春玲一听,犯了难。

“能吃是福”是她一贯的养娃理念,但现在,

自己即将成为“禁食令”的首席执行官。

“造孽啊”,奶奶的痛苦不比吃不上鸡腿的尚尚轻。

像大多数奶奶一样,

尚尚奶奶满门心思只希望孙子“吃好喝好”

但这一次孙子生病,倒是让奶奶幡然醒悟:

“好”心也可能办坏事。

曾经养育儿女积累下来的育儿观,

可能在养育孙子时不再适用;

司空见惯的宠爱,可能需要重新考量。

“爱”的门道,奶奶也在重新摸索。

哄孩子,有时其实很简单

美食是尚尚奶奶的杀手锏,

而奥特曼则是博涵爸爸的必杀技。

冯博涵,8岁,接受治疗7月有余,

长期的化疗,使身体格外虚弱,

做完化疗,孩子连食欲都没有。

博涵的父母对此很是担心,

但问题不大,此题有解!

“好好吃饭,给你买奥特曼!”

在博涵的心里,

奥特曼世界,是一个强大的世界。

谈到奥特曼和怪兽,

博涵可以和邻床的小男孩讲上一宿。

看着孩子脸上重新浮现的笑容,

奥特曼可能也成为了博涵爸爸“心中的神”。

很多时候,

孩子们面对苦难时的坦荡和释怀,

常叫成年人欣慰又心疼。

想要守护孩子的纯真善良,免受疾病和痛苦,

这是每一个父母,最真挚的愿望。

除了奥特曼,阳光小课堂

是博涵的另一个心之归宿。

从病房到阳光小课堂,只需要走五十步,

这里每周开课三次,

博涵有课必上,堪称学习标兵。

博涵爱阳光小课堂,但博涵爸爸可苦恼了,

孩子的世界里,治疗还比不上阳光小课堂重要!

看着因为错过阳光小课堂伤心落泪的孩子,

博涵的父亲满是无奈和苦涩。

然而,没关系,爸爸是超人!

孩子状态不佳,陷入emo,怎么办呢?

博涵爸爸灵机一动,

给孩子“变”出了一套柯南衣服。

穿上柯南套装,

博涵的活力又回来了!

这里的快乐环环相扣:

对孩子们来说,

快乐是今天和奥特曼一起打了怪兽;

对父母们来说,

快乐是孩子们笑弯的双眼和上扬的嘴角;

对医生们来说,

快乐是看到一个家庭释怀的笑容;

而对屏幕前的我们来说,

快乐,或许就是今天平安健康,阳光正好。

“陪伴”与“赚钱”的两难选择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但有时候,好像也很难。

郭佰彦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扰,

他的女儿郭紫云,好像不快乐了。

39岁的郭佰彦,是一名装修工人,

在工友眼里,

他是一位细致认真,尽职尽责的“神仙队友”。

但在12岁的女儿郭紫云的眼里,

“父亲”却只是一个她追不上,望不见的背影。

最近,平日里乖巧懂事的郭紫云突然病了,

胃疼,吃不下一点东西;

头疼,疼起来,能把头往地上磕;

着急的父亲带着紫云四处检查,

但各项指标纷纷指向一个结果:

紫云没有器质性疾病,

直到紫云完成了一次心理测评……

“中度焦虑,重度抑郁”,

薄薄的几张诊断书,

却让郭佰彦五味杂陈。

医生说,这病有治,处方名为“陪伴”,

家长能不能给?

陪伴,能给吗?

这是很多家庭面临着的“两难”问题。

正如网友所说:“抱起孩子没钱,放下孩子没陪伴”

陪伴很重要,但放下工作,

拿什么给孩子一份物质保障……

郭佰彦也身处这样的困境。

紫云的生母去世后,郭佰彦重新组建了家庭,

一个人承担着七口人的生计,

生活的重担压着他艰难前行。

在郭佰彦眼里,

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没有用。

但是现在,紫云的答卷却像在告诉他,

物质基础,不是爱孩子的全部。

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

郭佰彦停下工作的脚步,

陪着紫云做检查,

陪着紫云谈天说地,吃饭休息。

营养餐厅里,

紫云坐在位置上,紧紧望向父亲的方向,

幸运的是,这一次,

她看到的是父亲带着笑容,向她一步一步走来。

紫云的病治好了,

而紫云的爸爸,

也在陪紫云住院之后,

重新寻找到了“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或许正如总导演海金星所说,

生病的孩子背后,可能是一个生病的家庭。

而一个孩子的治愈,也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治愈。

在这些故事里,

我们感受着患儿家长的无奈与苦涩,

也会在孩子们的童言无忌中破涕为笑。

孩子用他们的纯真和勇敢,冲散了苦痛的悲伤。

在每一集的纪录片末尾,

导演组都附上了孩子们的近况,

他们大多数已经痊愈,离开医院,开启新生活。

我们衷心地祝愿,

孩子们终将变好,一切也终将变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