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9-4病例

 仙舞晨曦 2022-09-04 发布于山东

1543-皮肤病变

Deep penetrating melanocytomas (beta-catenin activated melanocytomas)

深部穿通黑色素细胞瘤中PRAME的异常表达

这里有很多东西要解开。当你浏览图像时,你会看到一个双相皮内黑色素细胞肿瘤的放大倍数。在过去,人们称之为倒A型痣,在中老年时期称之为克隆性痣,最近称之为联合深部穿通性痣。我们现在知道它是一种双事件肿瘤(一般来说),以传统黑色素细胞痣的一部分为起点,第二步为“深部穿通性”黑色素细胞的第二群体。这两种肿瘤都在这里说明。典型情况下,常规成分由点突变(如BRAF V600E)诱导,而深部穿通成分由随后的CTNNB1激活突变诱导。即使是2事件肿瘤,你可以看到它没有离开深端,因为结构整齐。您还可以看到,在图7中,它没有离开深端,这显示了保留的(斑驳的)p16表达。有趣的是,PRAME的表达异常(图8)。PRAME在黑色素瘤中并不罕见,但也可在某些黑色素细胞痣中表达。皮肤病理学医生在黑色素细胞瘤的情况下可能会遇到异想天开的PRAME表达,这在这张幻灯片中很明显。皮肤病理学家不想做的是,它对PRAME阳性反应过度,并利用它将像这样的病例放大到黑色素瘤的诊断中,因为这不是这里的内容。

深部穿通痣(Deeppenetrating naevus, DPN)是一个获得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由色素性梭形和/或上皮样黑色素细胞组成,伴有明显的深部结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们和黑色素瘤很像,通常为恶性潜能未定,较少的转移进展。

组织病理学

几乎所有的DPNs都边界清楚,对称,位于真皮内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大量的拉长的色素性梭形和上皮样细胞,通常表现为深部的楔形外观(或称为V字形)。弥漫的富于细胞的浅表真皮成份通常被位于病变表面的明显的束状排列的拉长的黑色素性细胞挤至边缘,大多数病例进入中-深部真皮网状层,有些病例进入皮下脂肪组织。这些束状结构通常和神经血管和附属器结构有关,呈球状外观。通常混有表皮细胞、长形细胞,噬黑色素细胞。细胞学上,黑色素细胞有轻微的黑色素沉着,轻-中度核拉长、多形性,有些染色质浓染。假核内包涵体常见。核分裂缺乏或少见(2个/mm2),其它的特征包括常见的交界处细胞巢和传统的细胞巢成份。

不典型DPNs(也称黑色素细胞瘤)有不典型特征:较大、不对称、异常结构(如黑色素细胞条索状排列)、核分裂增多和严重的细胞异型性。

DPNs表达S100蛋白和SOX10,同时表达黑色素细胞分化标记物:HMB45、melan-A(MART1)、酪氨酸酶和MITF。

鉴别诊断

尽管DPN和其不典型类型容易和黑色素瘤混淆,组织学标准通常能区分。免疫组化和基因分析也可很好解释。“恶性潜能未定的不典型DPNs”这个名称意味着这个少见肿瘤不能明确诊断为良性或恶性。鉴别诊断也包括丛状梭形细胞痣、Spitz痣、富于细胞蓝痣和色素性上皮样黑色素细胞瘤(也称为上皮样蓝痣)。DPN和丛状梭形细胞癌(Reed 痣)有重叠,有组织学的延续,分别类似于色素性梭形细胞痣和Spitz痣形成的痣。本质的差别在于结构(丛状vs楔形)和深度(DPNs比丛状梭形细胞痣深)。β-catenin染色识别DPNs有用,可以用来区别普通型获得性痣、蓝痣和Spitz痣。

预后和预测因素

DPN和不典型DPN/黑色素细胞瘤是黑色素瘤的一个重要相似疾病。有证据表明年龄的增加和不典型的组织形态与转移/肿瘤进展有关,也可增加肿瘤的侵袭性风险,但这需要更多的详细研究。有DPN组织学形态的黑色素瘤也具有DPN的遗传特征(如WNT通路的激活),表明DPN能进展为黑色素瘤。达不到黑色素瘤的具有中间型特征的病变(如富于细胞、不典型性、少量核分裂) 可命名为“黑色素细胞瘤”(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性),从而鉴别完全良性的痣和完全恶性的黑色素瘤。但是,DPN表现为非常稳定的病变,进展为黑色素瘤非常少见。

图4深部穿透(β-catinin激活)痣/黑色素细胞瘤。

a.低倍镜显示黑色素细胞瘤延伸至网状真皮,黑色素细胞围绕附件结构延伸。

b.特征性细胞学在高倍镜下很明显。黑素细胞具有中等数量的空泡化和轻度着色的细胞质以及轻微的核多形性。它们排列在椭圆形到纺锤形的巢中,有点丛状的图案。有分散的黑素噬菌体。c.β连环蛋白免疫组化显示黑素细胞的强细胞质(和核)染色。整个黑色素细胞瘤染色均匀。d.低倍视野下,先天性常见获得性痣中出现的β-连环蛋白激活黑色素细胞瘤的浅表病灶。e.β连环蛋白免疫组化显示黑素细胞梭形巢的胞质(和核)染色强烈。相反,在常见的获得性痣中,浅表黑素细胞呈斑片状阳性,网状真皮中较深的黑素细胞很少阳性。

f.高倍视野显示两个混合的黑素细胞群,β-连环蛋白激活黑素细胞瘤显示出与b相似的特征,相邻的小圆黑素细胞胞质稀疏、苍白。g.两个黑素细胞群体显示出不同的β连环蛋白表达模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