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间接塑造:人物创作小技巧

 冰城老D 2022-09-04 发布于黑龙江

间接人物塑造是刻画人物尤其是细化人物的重要部分,也是剧本创作中常用的技巧手法。

在讨论间接人物塑造之前,我们先快速解一下“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因为接下来的内容跟它们,尤其是圆形人物紧密相关。

扁平人物通常指那些固化的、单一的人物形象,他/她们很少有变化。《小说面面观》中说扁平人物又称“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它像个标签一样被功能化、符号化,同时也具备高辨识度度。圆形人物通常是复杂的、丰满的,且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人物形象。绝大多数电影中的主要角色都属于圆形人物。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尽量奔着创造圆形人物的目标努力。

间接的人物塑造是创作圆形人物有力的方法之一。

到底什么是间接人物塑造?它和圆形人物有什么关系?别急,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相关的作品,来举例分析、阐释这个文本性的创作概念。

坐好了,上车出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首先来明确间接人物塑造的含义。

间接人物塑造对应的是直接人物塑造。直接人物塑造只提供给观众或读者一些基本的表层信息,比如这个人长什么样?他是干啥的?他的言谈举止是怎样的?等等。作者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告诉观众或读者,这个人物是啥样的!这种形式多见于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在电影也有编剧通过旁白、字幕(多见于默片)或剧中其他人物,直白地向观众介绍人物信息。比如《婚姻故事》的开头男女主人公用旁白相互介绍对方、《疾速追杀》中维格用台词交待主人公约翰维格的人物信息。这种直接的人物塑造方法简单直白,可以迅速建立起人物形象,但相对来说不易于构建复杂的圆形人物。


图片
《婚姻故事》

而间接人物塑造则不同!它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思想、外表、以及对其他人物的影响等一系列技巧来展现给观众而非直接告诉观众,人物的鲜明特征和独特性格。

所以,对于塑造圆形人物来说,间接人物塑造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间接人物塑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技巧:语言(人物说什么)、外部形象(角色长什么样)、行动(人物做什么)、思想(人物的想法)、影响(人物对他人的影响)。

1、语言(人物说什么)

相关例证俯首皆是,在此不列举了。

2、外部形象(角色长什么样)

比如《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一看就是吊儿郎当,不修边幅的海盗;《教父》中的马龙白兰度,一看就像意大利黑手党的老大。这些都是在创作之初需要重点考虑甚至不断设计推敲的重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行动(人物做什么)

敲重点!且不说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在影视剧中,导演和演员都不喜欢场景中的人物只是巴拉巴拉背台词,更多的通过包括台词在内的具体行动来表演和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阿蒂克斯·芬奇为了保护孩子们,在危急时刻接过海克先生手中的枪,打死了疯犬。他的行为表现出他果断勇敢的性格,迅速精确地处理枪支的能力,塑造了阿蒂克斯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图片

《纸牌屋》第一季第一集中也有类似的杀狗情节,主人公弗兰克·安德伍德杀狗的行为,表面上是帮助受伤的狗结束痛苦,实则展现了他的无情与冷酷的价值观,而这都与故事中对权力的追逐紧密相关。

图片

《指环王:护戒使者》中,面对众人都在追求的魔戒,阿拉贡不仅拒绝了来自魔戒的诱惑,还信守自己的誓言,不惜生命地保护主人公佛罗多完成使命。通过阿拉贡的台词和行动,表现了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男人。

图片

4、思想(人物的想法)

人物的思想通常和行动联系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来表现。比如电影《美国丽人》中主人公莱斯特对安吉拉的几处幻想场面,将他的所思所想外化出来,成功地塑造了莱斯特这个猥琐中年男人的人物形象和“闷骚”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为莱斯特后续行动提供了心理动机。

图片

5、影响(对人物的影响)

这点其实是双向的,即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相互影响。除了主人公以外,影响性的人物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对于影响性人物来说,他/她就是被影响对象的人物弧光支点,在关键时刻能使被影响人物的目标/信仰/性格/价值观等发生改变,推动他/们向好的或坏的一面转变。比如电影《绿皮书》玩世不恭的托尼在一路上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影响了刻板严肃的黑人钢琴家雪利博士,使其接受托尼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类似的影片还有《为戴茜小姐开车》、《触不可及》等等。

图片

OK,本期推文就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