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幸之[中国电影导演、作家]

 Loading69 2022-09-04 发布于四川
许幸之
中国电影导演、作家
代表作《逃荒者》
1904年-1991年
白羊座
许幸之(1904年4月5日--1991年),中国电影导演,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作家。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苏扬州。擅油画,粉画、美术史。中央美术学院。1916年随吕凤子学画。1919年进上海美专,1923年在上海艺术研究所进修,后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画。曾任中华艺大西洋画科主任。
基本信息
别名
霓璐,天马,丹沙
出生日期
1904年4月5日
去世日期
1991年
相关合集
中国1949年前知名的油画家
共21个词条1176阅读
赵无极
华裔法国画家
林达川
林达川(1912.8.4-1985.11.21),广东新会人,著名油画家。1930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35年考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现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居日本长达二十一年,一步步进入日本主流的文化领域,1948年加入日本著名美术团体“一水会”,同年加入东京新构造社。油画《ハマ山手风景》参加第十一回“一水会”展览,雕塑《半身像》参加第二回新构造社“连立会”展览。1949年秋,油画《窗前景致》参加全日本第五回美术展览会,并荣获该展览“特选奖”。作品多次参加日本美术展览会并获奖,且获得“无监查”和“依嘱”的荣誉资格(“无监查”为画家送展作品无需通过审查,“依嘱”为每回开展览时作为特邀画家参展) ,成为战后日本美术界获得最高荣誉的华人。
庞薰琹
中国知名画家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人物
共69个词条4644阅读
鲁迅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茅盾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郭沫若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查看更多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代表人物
共11个词条186阅读
刘保罗
已故中国话剧演员
赵铭彝
赵铭彝,四川江津人。教授,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话剧和电影评论家。
洪深
社会活动家
查看更多
人物概述
30年代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为“左联”发起人之一,组织“时代美术社”,被推选为左联“美联”主席。举办过个人画展,发表《逃荒者》、《失业者》、《铺路者》等作品。后来从事电影导演、戏剧编导工作。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科教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巨手》、《海港之晨》、《红灯柿》、《伟人在沉思中》等。出版有《许幸之画集》。论文有《时代美术社宣言》、《新兴美术运动的任务》、《法兰西近代画史》、《罗丹的雕刻》等。
人物小传
学习之路
许幸之先生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1904年4月5日,家在城东板井巷,现在还有他青年时期所寓居过的三进四厢、青砖素瓦的寓所以及他的读书处。幸之先生还曾经作过“大板井”叙事长诗。许幸之学名许达,笔名霓、天马、屈文、丹沙,自幼爱好绘画。1917年年方十三,便拜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为师,后有进入上海美专和东方艺术研究所就读深研。1924年20岁时,便赴日勤工俭学,先进入日本有名的川端画会专学素描,后又考入东京美术学校,终日学而不辍,孜孜不倦。他在东京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等人等人交往甚密,情感深厚。郭沫若为了支持他的学习,解决他的困难,每月给他一定的资助。1923年4月许幸之曾在上海美专和东方研究所作过《母与子》、《落霞》、《天光》等作品,即获得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的好评。成仿吾高声赞扬说:“幸之君的《天光》是最浪漫的作品,然而那一束微弱的天光刚把一只无处投奔的小鸟,只是停留在空际,下界还是沉沦在黑暗里……幸之君的《母与子》、《落霞》及其他都好。”1926年在日本东京创作的油画《晚步》笔力柔和,光彩炫目,深受观众的赞美。
参加斗争
1927年大革命时代,许幸之应郭沫若电召回国,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许幸之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许幸之被怀疑为共产党员,囹圄三月后经东京美术学校校长致函保释出狱,重返该校,受业于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在东京美校他参加中共支部领导的艺术活动,并在进步戏剧摇篮的筑地,参加苏联名作家特里亚珂夫编写的《怒吼吧!中国》的演出。
中华艺术大学
1929年,正当我国左翼文艺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许幸之又应夏衍电召回国,在地下党主办的中华艺术大学,任西洋画科主任、副教授。鲁迅先生曾到中华艺大作美术讲座。1930年2月,许幸之与沈叶沉、王一榴刘露汤晓丹等创办了左翼美术团体,建立了“时代美术社”,还先后参加了左联、剧联、美联、文总等。他直言不讳地的挥笔抨击了“为文艺而文艺”的观点及拜金主义创作态度,他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美术运动,绝不是流派的斗争,而是对压迫阶级的一种阶级意识的反攻,所以我们的艺术便不得不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武器。”他还大声疾呼:“新兴的美术运动要和新兴的阶级革命运动合流,才是唯一的出路。”他的一生阶级观念很明确。1934年2月他在湘桂列车中所作的《不平等的列车》中说:“不平等的列车,吐着乌黑的煤烟,吼着嘶哑的汽笛,在原野里匆匆奔跑,在那华贵的头等车厢里,有弹力的天鹅绒沙发上坐着高贵的绅士和淑女,穿着长毛虎腿的皮袍,拄着粗大手杖的官僚,戴着高高的皮帽子……在精致的二等车厢里,蒙着羊皮垫的沙发上坐着一批发国难财的奸商和一些走私越货的走私贩,他们穿着不合身的西服,有的则披着宽大的长袍……在灰暗的三等车厢里,旅客们挤得水泄不通,有穿着油腻工服的工人,有裹着破棉袄的农民,有披着制服的公务员,有套着拉练皮袄的大学生,还有一些扶老携幼的妇女们,他们在车厢里到处议论纷纷,心怀不满。”他充分地反映了旧社会的不平等。
进行前哨战
许幸之
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阶段,许幸之在“孤岛”上海话剧战线上对敌进行前哨战,嗣后又转移苏北解放区参加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工作,并在该院美术系和戏剧系任教,曾绘大大幅副壁画《高尔基》像,设计了新四军臂章。还将盐城大戏院设计改建为“鲁迅艺术学院”,成为当时新四军军部的活动中心,受到陈毅同志的高度赞扬。他还设计修建了盐城城外的新四军后方医院(后遭日寇扫荡炸毁)。他在鲁艺分院任教时,为鲁艺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还筹备成立了苏北文联诗协等组织。皖南事变后,为了反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许幸之作《打起你的鼓吧,同志!》此诗在盐城新四军誓师大会上进行了朗诵。他为反对法西斯战争所作的长诗《春雷》,于苏北文联成立大会上进行了朗诵,受到与会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到会者深受鼓舞。由于抗日形式紧张,连续五次反扫荡斗争,文工团改编,鲁艺分院解散,经刘少奇同志指示,许幸之返沪赴港工作。后又历任中山大学、上海剧专、南京剧专、苏州社教学院教授。全国解放后,曾任苏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苏州市文联主席。1950年许幸之导演的《海上风暴》受到毛主席的赞扬。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致力于美术教育和创作。
作品创作
许幸之一生还创作了很多富有艺术价值的名作,有画、诗、剧,而且能编能导,可谓是现代艺术史上的名家全才。1930―1934年,他不遗余力,神思妙想创作出《工人之家》、《逃荒者》、《铺路者》,这些反映现实的油画,展出于上海八仙桥,在绘画界引起强烈的反响。1959年,他于中央美术学院精心创作了《巨臂》、《无高不可攀》、《静静的河湾》、《海港之晨》、《银色协奏曲》、《水晶世界进行曲》、《红灯柿》等。特别有深远意义的是他在1978年创作的油画《伟人在沉思中》,这是许幸之先生为追念周总理所作的。上绘总理肖像,肃然庄重,静目沉思,栩栩如生。他还写了抒情长诗。诗中说:“您那潇洒自若的翩翩风度,您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接近过您的同志和朋友感到亲切温暖,而使那些野心勃勃的阴谋家感到胆怯心惊。”诗中还说:“您是一个高尚的人,您是一个纯粹的人,您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您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您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此外,许幸之还出版了《达·芬奇》、《柯罗的风景画》等佳作。他在画作上不仅注意画理,而且很重视实践,经常深入实际,体验生活。解放后曾到富春江大连和家乡扬州等地,观光采访,不断扩大视野,以丰富绘画题材。
不忘故里
许幸之从不忘乡情,新中国成立后曾三返故里扬州。1958年夏还曾到扬州城西江县的蒋王镇(当年的红旗公社)参观访问,体察民情,以开拓创作的源泉。随后,创作了《扬州的古运河风光》、《开辟大运河》、《春临白塔》、《红旗小学》等作品。1974年秋还回乡探亲和写生,他的杰作《新四军军部》和扬州名胜《史公祠》、《平山堂》、《观音山》等,画意浓郁,气韵生动。既有西画的特色,又富有传统国画的笔意,深受观众的赞美。1985年,许先生虽已耄之年,仍老当益壮,还回乡展出近百幅作品于扬州群艺馆,深受观众的青睐。中有静物油画一幅,上绘古铜壶两件,四周饰以苹果、葡萄、香蕉、果实累累,色彩艳丽,丰姿多彩,显示出祖国建设的丰硕成果,充满新意。还有《天高云淡》、《海恋》等佳作,给人以深思遐想,联想翩翩,乐以忘返。静物油画一幅,已载入《广陵区志》。
画美诗又美
许幸之
许幸之先生画美诗又美,他所写的叙事和抒情的长诗很多。1927―1928年他在日本东京写了抒情长诗《牧歌》。30―40年代还著有叙事长诗《卖血的人》和《大板井》。抒情长诗有《扬子江》、《万里长城》、《打起你的战鼓吧,同志!》、《春雷》、《飓风》、《不平等的列车》等,还出版了《永生永世之歌》。穆木天读许幸之诗作时说:“《卖血的人》和《大板井》确是1934年的两篇极成功的典型诗作……是农村破产的真实的反映,是殖民地的中国里所发生的沉痛的悲剧。”还说:“能够把现实的认识和浪漫主义情绪真正融合一起的《大板井》的作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许幸之在观看影剧《杜十娘》有感诗中还深切动人地说:“燕京名妓世无双,声震青楼杜十娘。迷恋佳人落金榜,倾心公子卸红妆。怨郎轻薄贪财富,弃妇情痴欲断肠。百宝箱沉无限恨,魂消玉碎怒投江”。他在观看《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影片后作诗说:“联军侵略太猖狂,血溅燕京古战场。圆明园中遭浩劫,紫禁城上见火光。垂帘本为篡王位,听政终成卖国皇。巨片重温悲痛史,军民抗敌志如刚”。
导演
导演也是许幸之的特长。1935年,他在上海曾导演过轰动一时的《风云儿女》,《铁蹄下的歌女》由许幸之作词,聂耳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吴印咸摄制了大型抗战记录片《中国万岁》,广泛地宣传了爱国主义,影响很大。随后又改编了《阿Q正传》、《天长地久》等多幕剧。1940年他还出版了《不要把活的交给他》、《小英雄》等剧作。抗日战争时期,他还导演了《雷雨》、《日出》、《原野》、《爱与死的搏斗》、《一年间》等话剧。全国解放后,他导演了电影《海上风暴》。歌颂民族气节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赞扬
幸之先生在87年的生涯中,为新生的革命文化引吭高歌,破浪前进,取得了丰功伟绩。诚如赵朴初先生怀念许幸之时说:“幸之同志是值得大众永远怀念的艺术家,他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功绩和他遗留下来的诗情画意将永远鼓励后代人前进。”又如蔡若虹先生怀念许幸之同志的《西江月》诗中所说:“六十年前左翼,五星旗下专家;一身三朵向阳花,能演能诗能画。妙手玲珑多面,丹心灼烁无暇;雄歌一曲献中华,留得千秋佳话!”1991年去世。
主要成就
许幸之作品
重要参展:
1934年 许幸之、吴印咸绘画摄影作品联展
1959年 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85年 许幸之画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86年 许幸之画展 香港 美术社展厅
1990年 中国油画风景画大展 北京 中国革命博物馆
1991年 中国美术馆建馆三十周年藏品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2年 二十世纪中国美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8年 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作品收藏:
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东方艺术基金会、台湾卡门国际艺术中心。
出版画册:
《许幸之画集》
发表论文:
《时代美术社宣言》、《新兴美术运动的任务》、《中国美术运动的展望》、《法兰西近代画史》(译作)、《达.芬奇》、《印象主义就是印象主义》、《罗丹的雕刻》、《柯罗的风景画》、《后印象主义大师们的创新》等。
编导电影、话剧:
《风云儿女》,《海上风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