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

 独孤岛书屋 2022-09-04 发布于广东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然而这些头衔并不能概括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大致了解一下,马克思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的夫人叫燕妮·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一个名门望族,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华伦。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贵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

然而当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时,从小蔑视权贵和旧风俗的燕妮就瞒着父母,毫不犹豫地和18岁的市井平民马克思约定了终身。

但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遥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互相忠诚等待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 “倾心思慕”的爱情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马克思全心全意投入学习。

1841年4月15日,当马克思提前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手送到燕妮的父亲的手里。

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结婚的念头,继续等待。从 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谋求生计,此后直到1843年6月19日,在燕妮的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才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燕妮结婚。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就只能从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了。她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

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即动身作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1843年秋,年轻的马克思夫妇一同踏上流亡的征途,来到巴黎。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保守势力排挤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爱着马克思。她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许多其他工作。

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给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巨大打击。两年后,马克思安详地与世长辞,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里燕妮的坟墓的旁边。

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要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像是即将永别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