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特有蛇类西藏温泉蛇,竟靠“泡”温泉活着,其进化史扑朔迷离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09-04 发布于福建

虽然南方并不下雪,但南方的冷可以说是魔法攻击,这是因为通常我们南方的空气都很湿润,因此其热导率大,到了冬天,空气相对湿度比北方高,因此人体易散失热量,所有有时候走在北方的雪地里甚至没有南方干巴巴的街道冷。

但我还是喜欢冬天,特别是裹紧棉被或者进入暖和的房间,那种莫名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令我感觉到安全感;相反夏天,热到恨不得把皮都脱了还是热,一直开空调又心疼电费。

每年冬天,我都会到另一个城市泡温泉。进入温泉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蛇一样成为了变温动物,体温瞬间回升,真的爽得不行。但你可能不知道,居然真的有蛇是靠温泉来提升体温,以此保证行动能力的。

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中国的特有的蛇类——西藏温泉蛇。

西藏温泉蛇

西藏温泉蛇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蛇类,它们的分布范围极度狭窄,少得简直有点离谱了,只在在我国中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青藏高原不到10个地点被发现,海拔都在4267.2米以上,而这些地点都是在天然温泉附近。很神奇的是,昆仑山以北的青海境内,海拔差不多的温泉区域就没有分布,西藏温泉蛇真的就只青睐于青藏高原的温泉。

这是一种中小型蛇类,体型在78-100厘米左右。它们的头颈划分很明确,头背是灰绿色,而头腹面浅黄色,蛇皮是橄榄绿色,背部和身体两侧都有三行暗褐色斑点,这些斑点是菱形的,连接起来像三道链条,其他背上那道颜色最深;腹部没有斑点,颜色较浅。

住在这么偏僻的区域,吃食自然没法多挑剔,它们只能以附近捕获到的鱼,鼠兔以及高原蛙为食,其实吃得不错了。

因为它们是唯一一个依靠温泉活着的蛇类,而温泉又是一年四季都有,因此它们也是一年四季都能活动,那么为何它们懂得依靠地热资源生存呢?

靠“泡”温泉活着

我国目前为止发现了三种温泉蛇,另外两种叫四川温泉蛇和香格里拉温泉蛇,它们的特有分布地从名字就可以得知。

温泉蛇的物种可能起源于2800万年前,当时青藏高温处于隆升相对较早时期,温泉蛇的祖先没及时感受的变化,继续在此安居乐业,后来想要撤离来不及了,只能尽量选择热源,不然作为变温动物的它们马上就会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到无法行动而饿死。

为了存活,它们寻找热源的能力被大大的锻炼,而高原上唯一稳定的热源只有温泉了。青藏高原是被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挤出来的,激烈的地表运动给青藏高原带来了无数的地热资源,这里的温泉资源可太丰富了,要不是高温门槛高,估计旅游资源早就火爆了。

西藏温泉蛇不会长时间泡在温泉里,毕竟温泉周边的地表温度就够高了,足够让它们抵御严寒,提高自身温度,然后趁着自己行动自如,马上去附近的溪流找食物吃,等到身体快不能行动了,再回到温泉。

虽然有点麻烦,但对蛇类来说,在高原地区能活着就谢天谢地了。

进化史扑朔迷离

西藏温泉蛇看起来跟别的蛇差异不大,但它们的进化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谜。作为游蛇科的物种,它们跟中国其他的游蛇科却感觉关系不大,它们不但两型核型不显著,连大小染色体组间界限相对不明显。

好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让科学家有机会了解西藏温泉蛇的身世。

这里插播一下,很多朋友可能经常听到分子生物学,但不太了解是啥技术,我稍微介绍一下;分子生物学的现代进步使分类学家能够比较相关生物的基因序列并发现生命进化树的复杂分支模式,本质上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家谱。尽管分子系统发育学技术并非完美无缺,但它可以为没有近亲的物种提供依据,不是单从形态学上比较,而是直接从基因序列比较,这样才能洞悉物种真正的进化史。

运用这项技术后,科学家们发现:西藏温泉蛇居然跟南美洲的游蛇科关系更密切!谁能想到,住在青藏高原的蛇的亲戚居然是远在16093.44千米以外的南美洲?

当白令陆桥连接北美和亚洲时,西藏温泉蛇的祖先悠哉悠哉地前往了亚洲深处,却不曾想直接将子孙后代束缚在了这些区域。不过也好,在这些区域它们相对安全,而且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西藏温泉蛇对人类的意义

科学家们发现西藏温泉蛇对热源的洞察能力其实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它在抵御缺氧和强紫外线辐射方面的特殊能力。

这跟其氨基酸的变化有关,通过对温泉蛇的全基因组测序,科学家发现它们的27个共有氨基酸被替换了,这些被替换的基因跟DNA修复相关,是被称为FEN1基因的突变型。简单点说就是,温泉蛇的基因变化使得它们在紫外线下有更强的稳定性,能抵御高原区域的强紫外线。

据说高原地区生活的人类和哺乳动物也有类似的基因突变,只是没那么“专业”。

因此研究这种极度稀有的蛇类,对人类高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了解高温动物的遗传机制都有巨大的帮助。

如果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初步对这种神奇的物种有点点了解和兴趣,那么我就很满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