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几个容易被忽视的成本

 小利不争 2022-09-04 发布于辽宁
    在股市里,除了买入成本、佣金印花税之类的属于成本,其实还有几个成本不可忽视。
    1、机会成本。比如抄底买入,是抄到了,但涨得速度不一定快,后来发现强势股之后难以下决心放弃抄底抄到的股票。这样就失去了买强势票的机会。
    再比如波段高抛低吸。最惨的情况是,做丢一只大牛票。做丢的原因包括:想等更低的价格接回来,人家飞了;等待低点的过程中发现新欢,换了;低点有了,没敢抄等等。
    以2010年10月8日的突破为例,9月30日即已出现端倪,不知道有多少人买到有色和煤炭呢?盘中急匆匆一看,好像大盘要涨了,“块买”,找个还没涨的弄进去了,想的是反正大盘涨它就涨。节后君不见多少小盘股当时跌得挺惨?10月8日煤炭涨停一片,找个没涨停的赶紧弄进去,但从长远来看,当时没涨停的也涨,但比起早涨停的,涨幅差远了。
    药方:谋定而后动,找最确定的、最好的机会。
    2、精力成本。我发现高抛低吸似乎是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且不说机会成本,单说精力,累不累啊?经常做短线,每天进进出出,极容易造成精神疲劳,没有旺盛的精力,就没有清醒的头脑,没有清醒的头脑,就没有正确的决策。
    药方:像猎豹一样耐心等待最佳机会出现,轻易不要做出交易动作——无论是买还是卖。
    3、心理成本。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必须正确。每次买入的结果,若不盈利,会影响心态。以三峡水利为例,我有个朋友,做三峡的时候进出好几次,有时进了就赚有时进了就赔。最终他卖出三峡时是总体盈利的,但最后一笔买入是亏损的,当时他心理上是一种失败者的心理。我就只做了两次动作:买入、卖出,尽管卖出时离最高价差了11%,但是以胜利者的心态卖出的。心理的挫折感多了,交易时容易畏手畏脚,真到应该下决心重仓出击的时候,手会发抖。我在《也谈知行合一》里谈到过,好的心态怎么来的?经常盈利!很多人说心态是交易的关键,他只说对了一部分,经常盈利的人,想心态不好都难。当然,心态过于好,过于飘飘然,盲目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会吃大亏。
    药方:减少交易次数,要打就打大战役!打大战役的时候要有大耐心、大勇气!
    4、时间成本。比如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句话挺坑人。有的人就“潜伏”在里面,等它竖起来。可惜啊,它有时确实竖起来了,但却往下竖了;有时往上竖了,半年过去了。09年的中铁二局、广济药业、中国中期、吉林制药,这些票我都见到周围的朋友做过,都是持有半年以上。有的好点,熬到最后了;有的半路上看别的票在涨自己的票在横,跑了。每次的行情,时间再长,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找有速度的票来做,才能实现资产的快速增长。
    药方:要想有速度,就别潜伏,有效突破了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