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默笔记:搬一把椅子到窗前

 df7086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梁东方

静默生活让人意识到,在屋子里的有限空间中,自己能长时间待着的位置其实很有限,往往有一两处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再开发出一处来,那就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新鲜感。新鲜感中夹杂着欣喜,夹杂着似乎不应该有的兴奋,好像这个位置能使静默的影响减弱,能改变人,能让人拥有崭新的人生一般。

比如现在,搬了一把椅子坐到楼梯间的窗边,像是郊游一样吹着户外的风。户外的风里有高天上的白云气息,户外的风里有地面上秋树的气息,它们都一如既往地清新,它们都一如既往地等着你的拥抱。

窗口有偶尔经过的车辆的胎噪之声,声音很大,让人意识到车辆的噪音其实主要不是源于发动机。胎噪声之所以听起来很大,也因为车很少,环境极其安静。安静是因为全城静默,安静也是因为对面是个公园,没有建筑物。

这个只需要比照二环内人口密度以及二环内人均绿地面积就可以知道必然一向人满为患的公园,一年一年从未如此静谧。其所有的进出口都已经用铁板铁丝封阻固定,让它得以进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状态。对于植物来说,人类不打扰总是好的,它们得以在罕见的所有人集体静默里自由舒展。

这是植物和动物的区别,与动物被圈禁的感受不一样的是,植物都有从不移动的基因。它们在动物干扰之外的原地一动不动的生命历程,才最完整,最优美。

坐在这个位置上看稿子,效率很高,时间很光滑,人也有了静默以来、足不出户以来少有的惬意。因为这个位置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觉着自己是在一艘巨大的轮船上,这艘巨大的船不是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而是行驶在平稳的森林中。因为窗外是一片绿色,是二环内屈指可数的几个公园中较大的一个,年深月久,从俯瞰的角度看过去,这一片天空之下几乎都已经被茂密的树冠完全覆盖,成了一片绿色的海。绿色的海因为有高有低而很像海浪,绿色的海因为初秋的树叶已经有了颜色上的变化而像是波浪涌起时的波峰波谷。而波浪之声,就是那偶尔经过的车辆的胎噪。

在静默状态里,能有这么一个梦幻般的船首位置,能有这么一个好像随着时间推移就可以自然地驶向远方的位置,实在是让人惊喜。这哪里还是不得不在屋子里憋着的静默,简直就是游轮假期的格式了。没有真地移动,也尽可以在窗口的清风里享受真的移动的某个凝固瞬间般的感受。

在自然的风中,阅读书写都有了一种像是置身户外的自由。在这个季节,那是到大地上看初秋物象的最好时候,天高地远,盛夏的葳蕤婆娑还在,秋天的高爽舒适已至,沿着随便一条小路尽情地走下去,就可以走到远方的山口上。那里没有平原上的雾霾,那里有世界之初般的通透,让你在惊喜之后陷入绵长的沉浸,不自觉地回归质朴。

在自由的大地上,沿着另一条路走下去,就可以走到平原深处的青纱帐中。玉米成熟的丝丝甜意和谷子金黄的累累醇香都会在半路上迎接着你,使你兴奋地落下泪来。

那些曾经可以任意行走的时光,当时也的确是觉着美好,但是远没有如今这样不得不静默的时候的无限珍惜。这是失去了的时候的珍惜,这是追悔意义上的珍惜。

凭窗所望见的、所怀想的,更像是置身在一个冉冉正上升的飞船上俯瞰地球的时候的怅然。即便当下没有远离,也没有下降的可能。时间无限蔓延,失去了节点,没有上班下班,没有见客会友,没有交往,没有晨昏昼夜之别,静默使一切都归于静默本身。只剩下了静默之后,原来喧嚣繁杂的时候对静默的向往突然就失去了对比意义上才存在的基础,一种无法忍受的失重感眩晕感压抑感就会再次袭来……

看来这个位置也是不能长时间待着的,正好这时候远远近近的小区里都有了“下楼做核酸、下楼做核酸”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断。

下楼之前大致上要反复将头伸出窗户外,看是不是已经开始,是不是已经有穿着白衣服的人、穿着红马甲的人、戴着红袖标的人在那里忙碌。更激进的做法是根本不看有没有人,第一时间下楼,去等着,去在等着的时候走一走、跳一跳,然后再相隔两米地排队,扫码,张开嘴……这样可以将下楼的时间最大化,可以最充分地利用允许下楼的这一点宝贵的落地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