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沧海一粟1951 2022-09-05 发布于江苏

正能量纪实

英国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时代。

很多人都觉得这句话是耸人听闻,如果没有了太阳,宇宙中将会有不知多少恒星都不复存在,然而事实上,有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

中国在距离我们300多年前的明朝,就曾经步入过“小冰河时期”,甚至后世学者曾经认为,明朝的灭亡就是小冰河时期导致的。

那么传说中的“小冰河时期”真的存在吗?那时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场景呢?

在明朝历史上,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整个明朝总共发生了1101次自然灾害,其中包括了旱灾、雹灾、瘟疫等等。

这个数字看着很吓人,但是事实上,相比起其他朝代来说,这个数字并不高,元朝时期短短100年,却足足发生了450次自然灾害。

按照这个比例来看,似乎明朝时期还算正常。

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是:明朝虽说自然灾害不算最多的朝代,但是这一时期的雹灾却格外多,明朝时期的自然灾害,有一半都是雹灾。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明朝一直处于非常寒冷的状态,所以才会一直产生雹灾。

其实客观来说,“小冰河时期”是从元末一直持续到清朝,只不过明朝正好处于最冷的时期,以至于它足以加快一个朝代灭亡的脚步。

明朝初期,朱元璋还居住在南京,我们都知道,江苏、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相对来说比北方更加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正常南京的冬天应该是没有多少冰雪的,但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时期却是“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

意思是说河水已经全被冻住,并且数天不解,要知道,正常的北方如果不是遇到近零下20度的冬天,都不会发生整个河水被冻住的情况。

也就是说,明朝的南京冬季应该至少达到了零下20度,那么寒冷的北方,甚至东北地区的温度已经不敢想象。

此外,史料也记载了安徽地区的冬季,据说“大雪数天,平地积三尺”,根据计量单位换算,一尺约33厘米,那么三尺就是1米。

一米的积雪量已经十分吓人了,足足没过了一个成年人的腰部,人们根本无法出门。

由于安徽地区比较特殊,地理区域跟北方比较近,所以相对来说比南方更寒冷一些,那么真正的四季如春的广东地区又是什么场景呢?

在《广东通志》中记载,公元1506年,也就是明朝正德年间,广州琼州大雪纷飞,最冷的时候,冰雪直接覆盖了海南岛北部。

境内的积雪有数尺之深,整个琼州都被深深埋在积雪之下,用千里冰封来形容半点也不为过。

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其实“小冰河时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小冰河时期是商朝,其次是东汉末年,然后是唐朝末年,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明朝时期。

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规律,好像每次出现冰河时期,都要伴随着一个朝代的灭亡,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冰河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球进入冰河时期,人类首当其冲的就是不适应环境,根据资料显示,人们经过前三次小冰河时期之后,人口直直锐减了五分之四。

这是什么概念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东汉末年时期的那次小冰河时代,汉族人口还有6千万,但是在东西晋之后,汉族人口只剩了800万不到。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后,汉族人口只有400万了。

唐朝时期,李治统治下的巅峰时期,汉族人口数量又增加到6千万,唐朝覆灭之后,汉族人口只剩了2千万。

即使是人口过亿的明朝,在引进了很多食物、棉花的情况下,人口依旧足足锐减了一半。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说,每次到了一个朝代的末年,都免不了发生起义,人口锐减最大的原因是战争的爆发。

的确,不论是隋朝、唐朝还是明朝,一个朝代的覆灭自然是少不了战争的推动,但是战争的爆发真的跟小冰河时期没有关系吗?

当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以后,天会变得更加寒冷,虽然还不至于冷到能一瞬间就把人冻死,但是农作物肯定是活不了几天了。

整个地球都被数尺深的冰雪覆盖,河面数日不化,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耐寒的动植物也存活不了多少了。

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足够很多动植物灭绝,那么靠耕种或者打猎为生的百姓首先就活不下去了。

一般来说,寒灾之后往往会再伴随一次大旱灾,这种毁灭性的打击会直接断了百姓的生路,粮食大量减产,牲畜接二连三的被冻死,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其实尽管不是冰河时期的时代,也没少发生过饥荒事件,但是如果朝廷处理得当,拨点赈灾粮给百姓,倒也不至于出现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情况。

不过很多朝代的末期,朝廷都做不好这一点,就拿元朝来说吧。

元朝末期,朱元璋的家人就是因为灾害去世的,那么当百姓纷纷饿死的时候,朝廷在干什么呢?

这时候的元朝已经非常腐败了,朝中贪官污吏横行,很多地区明明已经横尸遍野,但是地方官员为了不被追责,都死死瞒着朝廷不上报。

也有地区告知朝廷外面发生灾害,朝廷拨了一点赈灾粮下来,经过贪官污吏层层剥削,最后一粒都没落到灾民手中。

这时候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阅世编》中记载,有段时间的雨雪出现严重南移,即使是号称“天下粮仓”的荆楚地区,粮食都极度锐减,连自给自足都无法满足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朝廷自顾不暇,百姓的日子更加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人们出行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根据史料记载,成化十三年冬,运河结冰,冰面积雪厚达数尺,江南的交通足足被阻断了几个月都没有恢复。

长江三角洲的确很多水面也都被冻住,寒风将湖面的冰碴子席卷到空中,能足足飞上数十米的高空。

试想,即使人们清理出积雪出门了,漫天飞舞的冰碴与刺骨的寒风,能把一个体弱之人卷倒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人们出不了门,货物无法正常流通,即使没有贪官从中阻挠,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食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到达灾民的手中。

天灾人祸之下,百姓的生存难上加难,他们全家老小都已经活不下去,还不如一举推翻朝廷,所以各地起义不断爆发。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很多百姓不是因为天灾间接死亡,而是直接被活活冻死。

古代时候可没有羽绒服跟暖气,就连棉花都是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原,在这之前,寒冷的冬季人们只能靠着麻衣和草席度过冬季。

有钱人家或许还能穿上狐裘、貂裘,屋中烧上一盆碳扛过严冬,但是穷苦的百姓呢?

有些百姓实在太冷,或许还有条件砍点柴烧了取暖,但是倘若一场冰冻能达数月之久,连很多植物都不再生长,或者常年被冰雪覆盖,那么取暖的木头都找不到。

所以很多人只能被活活冻死,面对这样的天灾,穷苦的百姓几乎没有一点抵抗之力。

明朝之后,朱元璋引进了棉花,还有土豆等成本低、产量大的植物与食物,虽说能够给百姓带来一些便利,但是别忘了一件事:

在小冰河时期,这些农作物的产量也大受影响,寒冷会让棉花的需求量大增,但是产量跟不上,棉花供不应求,就导致棉花曾在明朝被炒到过天价。

严寒的天气除了影响产量,由于湖面长期结冰,水资源也会告急,不光人们的水资源要缩减,农作物也同样面临缺水的威胁。

长此以往,社会上产生恶性循环的影响,百姓肯定会引起恐慌。

尽管在最富足的明朝时期,朝廷也曾尽全力对百姓展开救济,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更重要的一点是,朝廷自己也已经自顾不暇了。

社会越是混乱,朝中贪官污吏越是从中搅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皇帝都大力整治贪官,但是仍旧有人前赴后继当奸臣的原因。

照这个势头看来的话,虽说小冰河时期不是引起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却是毫无疑问加快了朝代灭亡的脚程。

时至今日,我们有了羽绒服,有暖气有空调,即使再遇到寒冬,人们也有大棚技术能够种植农作物。

至少如果我们处于小冰河时期,有能力去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不至于会像古人那样被活活冻死。

清朝灭亡以后,人类的第四个小冰河时期也彻底过去了,时至今日,也许还有很多朋友能记得七八十年代时,温暖的广东也曾出现过零下的情况。

甚至在90年代,北方的河面能够溜冰,但是如今除了严寒的东北地区,北方很少见过能够冻住整条河的天气了。

那么你认为,如果人类进入下一个冰河时期,还会出现哪些场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