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最容易的皇帝,背叛恩主,为什么还获得好名声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要说中国历史上开国最容易的皇帝,首先想到两个人,一个隋朝的杨坚,一个宋朝的赵匡胤。二人都是夺取了孤儿寡母的江山,但是二人相比较,又是赵匡胤得国容易点。


文  猴格

赵匡胤的确是历史上开国最容易的皇帝,杨坚还要面对宇文家族各种手段,赵匡胤从没有接受过来自后周皇室郭氏家族一丝一毫的不公正待遇和伤害。赵匡胤能够轻易的篡位,除开世宗郭荣早死,也有后周郭氏立国太短、宗族不丰的原因。为什么赵匡胤还能落个好名声,其实很简单,三百年足以洗出一大朵白莲花了。

其实细究史书,赵匡胤拿出手的战绩真的不多,很多禁不起扒皮,他的战绩多数都是夺他人之功张冠李戴而来。

比如,高平之战,他就是听命协同作战,但是宋史本纪吹成是他力挽狂澜挽救了大周的命运,其实不然,高平之战后大封功臣,赵匡胤根本没有封赏记录,却有他爹赵弘殷的记录,因为战功晋升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史本纪说赵匡胤因为此战封殿前都虞候,就更扯了,因为高平之战后封赏战功,晋升殿前都虞候是李继勋,战功第一的是李重进,根本没赵匡胤什么事。

高平之战危急之时,是世宗郭荣亲自上战场督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保卫皇帝的殿前军张永德参战了,不是皇帝下令,殿前军不可能丢下皇帝去参战的。而最先登陷阵的也不是赵匡胤,是李重进和向训等人,因此,高平战功榜单上,李重进和向训排名第一和第二。

再比如说后周整顿军务,旧五代史把功劳按在赵匡胤头上,说是世宗命他整军,选武艺超绝者,亲自选拔精英,好像军务整顿是赵匡胤的手笔。五代会要则记载,整顿军务的是世宗郭荣,“在于阙下,躬亲试阅”,就是说是世宗本人亲自主持选拔的,包括侍卫司的马军和步军。

两个史书该信谁呢?旧五代史是宋人编的,五代会要的是后周宰相王溥编的,自己判断,该信谁的,是谁亲眼看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呢?再说,就凭赵匡胤的身份能主持动殿前军和侍卫军两大独立系统么?没有世宗郭荣的亲自主持,谁也没有资格去管理两支军。

殿前司是周太祖郭威所设置,郭威当初是依靠侍卫亲军司得到的皇位,为防再出现类似的事件,他就设置了殿前司侍卫左右,来分侍卫司的权利,但实际上殿前司战力很渣,而世宗郭荣在高平之战时发现殿前司的战力太差,因此整顿改革,选择壮士有武艺高精者入殿前司,将全国精锐集中在中央,加强禁军战斗力。才使殿前司成为掌控皇帝安全、政权稳固的关键性官职。【突然发现郭荣所作的一切努力所带来的利益都被赵二得到。】

张永德是殿前司老大,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结果后人五代史世宗本纪找不到张永德带军打仗的记录,殿前司出战的记录全是赵匡胤指挥的,特别是对南唐战争,有李重进的记录,韩令坤的记录,赵匡胤的记录,唯独没有殿前司一把手张永德的记录,可能吗?唯一的可能就是史官拍皇帝马屁,把张永德的功劳都算给赵二了。

有人会疑惑,赵匡胤没功劳为何世宗信任他?问题就在这里,做为皇帝,当然希望提拔那些没有功劳的自己觉得忠诚的人为亲信,赵匡胤没有威望没有大功劳,才有提拔的空间啊,就像汉武帝托孤怎么会找一个出身低贱毫无功劳的霍光做首辅呢?原因是相通的啊!赵匡胤也是因为自己表面的平庸忠厚而得到世宗的信任被提拔,只是可惜,霍赵二人都背叛了恩主的信任。

张永德就是败在功劳太大,虽然对世宗是忠诚的,但最可怕的是人心,面对幼主临朝,变化太大了,世宗不敢赌,因此才把张永德挪开,把自己一路亲自提拔上来的赵匡胤放在殿前司一把手的位置上。

郭荣只当了五年半的皇帝,要做的事有太多,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早死,更想不到去安排怎么防止手下对小儿子的篡位,所以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五代时期将领位高权重的局面。

张永德被罢点检,赵匡胤接任掌控禁军,而副点检一职是赵匡胤的铁杆慕容延钊出任,殿前都虞候是王审琦,殿前都指挥使是石守信,都是赵二的兄弟们。

殿前司的死对头侍卫司在郭荣的整顿下,已经不如殿前司,而侍卫司的老一袁彦,赵二的对头,却被搞走去做陕州节度使,不在京城,接替他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的是赵二后来的亲家张令铎。

侍卫司马步都指挥使李重进本来在郓州,可惜郭荣死后,又被蠢蛋的宰辅赶到更远的扬州,副都指挥使韩通还留在京城,可是赵匡胤陈桥之时把韩通名下一大半侍卫司兵力带走出征,留下的却都是殿前司的亲信主力,所以当韩通跃马出宫去侍卫司调兵时被王彦升杀死。

虽然禁军在郭荣死后遭到清洗,袁彦等郭荣嫡系被解除禁军职务,但是,在赵匡胤篡位时还是有人为周室殉节,赵匡胤进宫想从宣佑门进,东三班的乔亢和陆轨等坚守,不许进宫,赵二从另外门进宫接受朝贺称帝。

东三班全部自杀,赵二派人去抢救,乔亢陆轨二人没有死,出去后两人再次自杀。一般为前朝殉节的都会被记录褒扬的,唯独后周的忠义之臣都被抹黑,东三班默默无闻,李筠、李重进成了叛臣,韩通成了奸臣···摊手。

后周能轻易被赵匡胤取代的原因还是立国太短,根基不稳,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没有赵匡胤也会有李张,如果上天再给世宗二十年,局面就不一样了。

赵匡胤率军入城时,郭宗训就在嫡母兼姨妈小符皇后的带领下走出皇宫,符皇后亲手脱下皇帝和自己身上的黄袍,只穿着白衣,走进世宗郭荣即名的功德禅院天清寺。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是说:面对造反的赵匡胤,认输了,走进寺院就是跳出三界外的政治避难,只求别杀我们就行。可惜的是,没几年娘俩就被流放到房州,最后死在流放地。

从古到今,再找不出比赵匡胤篡位更简单轻松的了,说是禅让,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武力相逼,因此赵家人特别吸取教训,格外猜忌武将,抑制武臣的时代开启。

猴格曰

写问答写到自己心里难过,也是简直了,但这会儿就是心里难过,某不是世宗郭荣粉,也不是太祖赵二粉,就是一个旁观者来看史,史书是人写的,自然有谬误,史书是臣子写的,自然有偏颇有粉饰。

宋人抹黑郭荣说他看到方面大耳的人都怀疑是篡位,就是不杀赵匡胤,可见天命所归云云,后人看到都知道是扯淡话,作为一个后朝,抹黑前朝,是多么正常啊!某这算不算是听评书落泪替古人担忧呢?


最后谢谢箴瑛老师和keiij兔子妹,还有我们威武雄壮的五十吧各位。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