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说赫舍里皇后:家族昙花一现,儿子两立两废,还被吹成白月光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大清原配皇后多悲催,早亡、被废、难产死,更悲催的是还被后人歪歪成帝王真爱,什么赫舍里是康熙帝的白月光,什么富察是乾隆帝的朱砂痣,在史实面前,这些真爱却一个都禁不起扒拉,大概真爱粉又要说猴格煞风景了。
康熙帝玄烨的元后赫舍里氏,虽然电视剧演绎的少,但依旧被网络吹成白月光,什么康熙为了赫舍里违背祖制立太子,什么康熙帝在赫舍里死后守身如玉一年不近女色云云,真的是这样吗?

01,满洲属人之家

康熙帝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3-1674),出身满洲属人之家,是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
赫舍里氏,又作何舍里氏,黑舍利氏,和和理氏,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辑要》所说,赫舍里氏就是金代的纥石烈氏,以“赫舍里”河为氏。
赫舍里氏是满洲人口第四的大姓,散布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属于海西女真的,以世居都英额地方的赫舍里氏最显著。
始祖穆瑚禄都督迁居白河,又迁哈达国,生了八个儿子,第七子特赫讷的第三子瑚什穆巴颜,有两个儿子,就是硕色希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太祖兼并哈达部,硕色和弟弟希福归顺爱新国,隶属正黄旗。
硕色精通满、汉、蒙文字,赐号巴克什,命在文馆行走,充当大汗的文学侍从,也扮演智囊的角色。希福则很有外交天分,主要工作就是奉命出使蒙古、朝鲜,在协调满蒙关系上比较受重视。
赫舍里家族在太祖太宗朝算是有代表性的协理文书、外交的世家,硕色的长子索尼继承家学,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在文馆办事。

以文学入仕的赫舍里家族根基太薄,并不能和其他以军功起家的异姓功臣相比,政治地位比较低下,正是他家的文职身份,成了赫舍里家族争取世职、提高政治地位的障碍。
当时,要想提高政治地位,就是多打仗,参与征伐,才能获得军功得以晋身。为了突破家族提升地位的瓶颈,索尼就寻求转型之路,任一等侍卫,出入扈从,获得随军征讨的机会,参与宁锦大捷。
但比较悲催的是,由于此战是后金失利,索尼也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直到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改革政体,索尼以白身授牛录章京,终于从汗身边的幕僚侍从角色转型成朝廷官员,政治地位也因为有受封的世职得到提升。
从此,索尼成为皇太极的亲信爪牙,并为之扩张汗权打压其他旗主而奔走。随后,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又称帝,索尼的叔叔希福,先后被任命为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晋封二等甲喇章京,家族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在太宗朝,索尼因为对汗权忠诚,从牛录章京超授三等梅勒章京,彻底让赫舍里家族和皇权捆绑在一起。皇太极死后,因为索尼选择维护皇权,遭到多尔衮的清洗,被革除所有职务,赎身贬黜为民,徙居昭陵(皇太极陵墓),家族子弟都被革退,才起步的赫舍里家族被迫离开权力中心。当时一起遭到修理的还有鳌拜、遏必隆两黄旗诸大臣。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多尔衮之死,遭到迫害的赫舍里家族得以重返权力中心,希福恢复二等阿达哈哈番,任内弘文院大学士,充任修簒《太宗实录》总裁官,一年三次晋升,为三等精奇尼哈番,授议政大臣,正式进入决策核心。
对抗多尔衮的索尼也从昭陵被顺治帝召回,恢复二等精奇尼哈番,晋三等伯,又叙功以“为主报效,不惜性命”晋升一等伯,授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事,被顺治帝视为股肱亲信、腹心之佐,并在顺治帝死后被指定为四大辅臣之首。

02,立后波折

孝诚仁皇后就是索尼的孙女,噶布喇的女儿,出生于顺治十年(1653)十二月十七,比她的丈夫康熙帝玄烨大三个月零一天。
康熙四年(1665),康熙帝玄烨十二岁,要选皇后了,四辅臣中的索尼孙女赫舍里氏,遏必隆之女钮钴禄氏都在应选之列,成为皇后的候选人。
为了皇后的人选,朝廷又起波澜,四大辅臣中,以索尼门第最低,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人丁也不旺盛,不像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三人,不但家族显赫出身贵胄,其家族还和皇室频频联姻,和这三家相比,索尼家就显得很单薄。
所以,尽管索尼是辅臣之首,却并不能得到鳌拜、遏必隆的真心信服。特别是鳌拜,自恃功高,“意气凌轢,人多惮之”,索尼年纪老迈又多疾病,并不能弹压鳌拜。
在辅政之初,四大辅臣就纷纷安插子弟作为皇帝近身侍卫,互相较劲扩张自己的势力,但谁也不比谁更占优势。在鳌拜和遏必隆的联手下,昭圣太皇太后对朝政无能为力,只能唯唯诺诺。
不甘受制的康熙帝祖孙,为了增加索尼的筹码,在立后的问题上就属意赫舍里氏为皇后皇帝祖孙的想法遭到其他三位辅臣的反对,苏克萨哈“嗔怒年庚不对”,鳌拜则怒冲冲说:“若将噶布剌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遏必隆呢?他当然是想自己闺女做皇后,他也好从皇帝外孙变成皇帝岳父。

鳌拜为何说赫舍里氏是“满洲下人之女”呢?
在康熙帝之前,拥有正宫皇后称号的就太宗孝端皇后哲哲,世祖废后静妃、孝惠皇后,娘仨都是蒙古国主贝勒的女儿,就算是其他追封皇后如太祖的孝慈皇后孟古哲哲、大妃孝烈阿巴亥,也都是满洲国主的闺女,只有端敬皇后和孝康皇后两个杂牌地位低下。
和前面的那些皇后相比,赫舍里氏的身份门第的确不够看,重视门第的鳌拜于公于私都不同意册立赫舍里为后,于公,嫌弃赫舍里出身低,不配做皇帝的元后;于私,自然是不能给老匹夫索尼扩张势力的机会,所以才斥责赫舍里氏是满洲下人之女。
对康熙帝祖孙来说,遏必隆和鳌拜同属镶黄旗,鳌拜专断跋扈,苏克萨哈拎不清,如果立钮钴禄氏,遏必隆的势力势必要扩张,再和鳌拜联手,会形成为尾大不掉之局,对皇权更不利。
因此,必须立索尼孙女,通过提高索尼的地位,让他去抑制鳌拜团伙。康熙帝下旨说:“奉太皇太后意旨:满洲属人之女,为何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决,不必再议,钦此。”遂确立赫舍里的皇后之位。
康熙四年(1665)七月初七,下聘行纳彩礼;九月初七,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行大徵礼;九月初八,康熙帝举行大婚典礼,赫舍里氏成为大清国的皇后娘娘。
册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何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清圣祖实录》)
九月初十,帝后大婚礼成昭告天下。
诏曰:帝王承天立极。作民父母。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壸。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本支。睦九族。甚钜典也。朕祗缵鸿基。笃念伦纪。兹者圣祖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礼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选贤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以母仪天下。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册立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何舍里氏为皇后。朕躬暨后。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绍于徽音。庶俾薄海内外。丕协伦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清圣祖实录》)

03,少年夫妻很多妾

赫舍里氏的册立,使其家族得到质的飞越,一跃成为当朝后族,索尼诸子多次得到提拔,但因为他的儿子们多“懒惰娇纵”,并没有对家族的发展起到实质性作用,不像清纯帝的富察皇后,娘家兄弟各个争气,能够延续家族的昌盛。
十三岁的皇后和十二岁的皇帝,真真是少年夫妻,当然有蜜里调油的时刻。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和皇后同期进宫的其他八旗秀女,这众多秀女中就有三位颇得康熙帝的喜爱,分别是后来的惠妃那拉氏、荣妃马佳氏、宜妃郭络罗氏。
没错,十二岁的初中生康熙帝就拥有最少十三个以上的妻妾,真是羡煞现代的单身狗们。这么多的妻妾,又遭遇好色的康熙帝,可想而知,皇后能与皇帝卿卿我我的时候并不多。
康熙初期,后宫仍然没有形成制度,除了皇后,底下都是福晋等级的庶妃,要到康熙十六年(1677)第二次册立皇后时,才大封后宫,有妃嫔等级的。
婚后当年十月二十二,礼部上奏年节给皇后进笺文的事,就是元旦日和皇后千秋节,各省官员应该给皇后进呈贺表,顺治朝的惯例是只在元旦日给皇后上笺文,千秋节不用上。康熙帝并不愿意为妻子破例,就下旨让按照顺治年间的惯例来。

04,为皇帝亲政鞠躬尽瘁的皇后娘家

身为皇后祖父的老索尼,年老多病,又忧心鳌拜势力,基于对皇权的忠诚,在康熙六年(1667)三月,索尼以顺治帝十四岁亲政为由,奏请康熙帝亲政,但被昭圣太皇太后“留中未发”。
正瞌睡有人递枕头,为何昭圣还留中不发呢?当然是看鳌拜几个人的态度啊!如果他们几个没动静,皇帝怎么名正言顺的亲政呢?
四月三十,康熙帝下诏说念及索尼历事几朝,忠诚不二,“著于所有一等伯外,授为一等公”。闰四月初一,索尼上疏辞一等公爵,康熙帝不允,并于闰四月二十一,下诏索尼原有的一等伯,由儿子心裕承袭。
六月二十三,索尼病故,赐谥文忠,加赐鞍马二匹、银二千两,所留的一等公由其儿子法保承袭。
随后在七月初三,鳌拜三人迫于形势,不得不一起奏请皇帝亲政,古代结婚就表示能当家作主了,一般都是皇帝大婚就标志着亲政,首辅都上书请求亲政,其他辅臣又有啥借口推辞呢?

面对鳌拜诸人的上书,康熙帝祖孙又谦让一番,在辅臣们表态他们会继续辅佐皇帝后,才顺水推舟答应。七月初七,康熙帝御太和殿,宣布正式亲政,辅政大臣仍行佐理。
才宣布亲政七天,鳌拜没闹出事,苏克萨哈倒闹出事来,七月十三,苏克萨哈奏称自己“才庸识浅”,不能为皇帝效力,请求辞官去给先帝守陵。
于苏克萨哈的本意,或许有逼迫鳌拜一起退隐的心思,但他忽略了,他的行为同时也让刚亲政的康熙帝难堪,你啥意思啊?竟然说“奏请守陵,得以生全”,谁逼你了?让你在此不得生、守陵才得生?
如果康熙帝允许苏克萨哈退隐去守陵,那留下的遏必隆和鳌拜就尴尬了,须得也一起奏请辞退,但是,他俩不愿意放弃权位,对苏克萨哈搅屎棍的行为非常愤怒,鳌拜就攻讦说苏克萨哈对皇帝亲政不满,必须得对他明正典刑。
康熙帝当然不愿意弄死苏克萨哈,不同意鳌拜的奏请,蛮横的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逼迫皇帝下诏诛灭苏克萨哈家族,自此,归政的鳌拜反而位列百官之首,任意横行,势力达到巅峰。
康熙当然不愿意坐以待毙,为了安抚鳌拜,还加恩辅臣,在遏必隆继承他爹的一等公之外,另授一等公;鳌拜所有的二等公外,另授一等公,让他们的儿子们继承原有的爵位。
就在康熙帝倍感憋屈的时候,康熙六年(1667)九月二十,后宫的马佳氏为他生育的庶长子承瑞,十四岁才亲政不久的康熙帝喜当爹了。随后,在次年(1668)十一月二十,后宫张氏又为康熙帝生下庶长女,儿女双全,总算有点开心事。至于皇后娘娘有没有焦虑,皇帝陛下就不知道了。

05,皇后的外事活动

在鳌拜党羽遍布朝廷内外的情况下,年轻的康熙帝只能选择和忠诚的皇后娘家赫舍里家族合作,皇后的叔伯虽然多庸碌,胜在占据高位,老索尼的一个小庶子索额图又在兄弟中脱颖而出,进入康熙帝的视线,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君臣齐心为扳倒鳌拜努力。
康熙八年(1669)五月初十,鳌拜被皇帝擒拿,正式宣告结束辅政时代,康熙帝彻底掌控全局,身为皇后叔叔、铲除鳌拜首功的索额图也升为正一品内国史院大学士,兼修《世祖实录》总裁官,开启他的青云路,从家族低微的庶出子成为家主领袖。
真正掌权的同时,十二月十二日,赫舍里皇后诞育皇次子、嫡长子承祜,扳倒权臣,喜获嫡子,可以想象十六岁的康熙帝的春风得意。没有了权臣的掣肘,年轻的皇帝意气风发,决定去恭谒孝陵,去给他爹说说他干掉权臣亲政了。
康熙九年(1670)八月十二,康熙帝去太庙行祭告礼,次日,和赫舍里皇后奉昭圣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启行,前往遵化昌瑞山,祭谒顺治帝陵寝。八月二十一,车驾到昌瑞山,二十二日举行大祭,二十八回京师。
这是赫舍里短暂的一生中,唯一一次出外参加活动,皇帝、皇后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谒陵,在清朝,也是唯一的一次。
康熙帝亲政后,他的后宫也开始进入生育期康熙九年(1670)闰二月初一,承庆生,生母那拉氏。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皇次女生,生母董氏。同年十二月二十五,赛音察浑生,生母马佳氏。
可能是康熙帝年轻,也或许是他纵欲,种子质量不好,康熙十年及之前所生育的六子二女后来尽数夭折,康熙九年(1670)五月二十四,皇长子承瑞夭折。康熙十年(1671)四月十八,皇三子承庆夭折;十月,皇长女夭折。
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初时,19岁的康熙帝膝下只有嫡长子、皇次子承祜,新生的皇四子赛音察浑和皇次女。

06,皇后丧子、重病

康熙十一年(1672)正月,昭圣太皇太后身体有疾,要去赤城汤泉泡温泉,大孝孙康熙帝执意陪伴祖母前往,正月二十四去赤城,二月初三才到汤泉宫,初六日寅时就接到包衣郎中多璧来奏:不满三周岁的嫡长子承祜于初五日巳时夭折。
连续死儿子,这回连贵重的嫡长子都没了,康熙帝很难过,但一向孝顺的他在给祖母请安时还笑语如常,不漏一点风声,免得祖母也难过,还专门给内大臣觉罗塔达日交代,如果遇到诸王大臣前来安慰他,就让他们悄悄散去,不要惊动太皇太后。
礼部郎中仲古尔代等来奏安葬嫡皇子的事宜,康熙帝仍然怕太皇太后知道,特意躲开太皇太后在僻静处召见来臣,含泪交代儿子的后事问题。
初七日,大臣明珠等人担心康熙帝因为心情难过郁结于心,就劝他出去游幸一番,借境抒怀。康熙帝说:我每天给奶奶问安,心里都很高兴,只要我奶奶身体好了,我就不胜欢喜,小孩子没了事,我并不介意,你的忠心我知道了。
对于承祜的夭折,史书还记载康熙帝“痛悼之”,对于丧子的赫舍里却没有一言半语记载,母子连心,虚龄才二十岁的赫舍里面对丧子之痛该是如何的肝肠寸断,后人是无法窥知。
不管多难过,身为皇后,留守京城,还是要打起精神,因为二月十四,那拉氏又生了皇子保清(胤禔),根本没有皇后悲春伤秋的时间。
二月十七,康熙帝从汤泉回京,给皇太后请安后,康熙帝势必要去安慰探视皇后,也许夫妻俩会相对垂泪悼念儿子,还得面对丈夫分身出去看新出生的小皇子。

在京仅五六天,二月二十二,挂念祖母的康熙帝再次返回汤泉,陪伴太皇太后一直到三月二十九,祖孙才返回京城。几个月后,八月二十,再次以太皇太后圣躬违和,康熙帝奉祖母去遵化县汤泉。
康熙帝祖孙前脚出京,后脚皇后就病倒了,十月初三,康熙帝得到奏报,知道皇后有恙,就召见太医院官武超众,询问皇后病情以及用药情况。还特别交代武超众,不要把皇后生病的事告诉太皇太后,免得太皇太后忧虑。
结果武超众并没有领会皇帝的意思,见到太皇太后还是奏闻皇后有病,昭圣太皇太后就让孙子回京探视孙媳妇,康熙拒绝了,对祖母说:孙子特意侍奉祖母来此,岂敢离开!
十月初四,再次接到消息,说皇后病情加重。太皇太后再次让康熙帝回京看老婆:你侍奉我是孝道,但你的妻子病危,你也应该赶紧前往探视,等她好转,你不妨再来。再说,你侍奉祖母是你的孝心,听祖母的话去看妻子也是孝道啊!康熙帝才答应回京探视皇后,还说:看看皇后,孙子我就回来。
十月初五,康熙帝回宫,给皇太后请安后,去探视妻子,次日就以皇后病愈,他又回汤泉陪祖母去了。
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皇次女夭折。五月初六,马佳氏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20岁的康熙帝还是两儿一女。

07,难产死的皇后

康熙十三年(1674)对于21岁的康熙帝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年前知道吴三桂反了,又遭遇杨起隆叛乱。
过了春节后的正月二十九,皇子赛音察浑夭折。不过,二月初十,和皇长女同母的皇四女出生。四月十二,马佳氏又生皇子长华,出生当天就夭折。五月初三,赫舍里皇后生嫡次子保成(胤礽),五月初六,后宫兆佳氏生皇五女和硕端靖公主。
就在五月初三巳时,保成出生,重获嫡子的康熙帝还没有喜悦够,就面临难产的皇后生子后垂危的状况,申时,二十二岁的赫舍里皇后崩于坤宁宫。
悲喜交加的康熙帝命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因为正在和三藩打仗,就免去直隶各省文武官齐集举哀制服及遣官进香。

五月初四,奉安大行皇后梓宫停灵乾清宫一天,初五日,梓宫安放在紫禁城的西华门外享殿,康熙帝亲自临送。五月初八,谕礼部会同内阁翰林院拟大行皇后谥号。
康熙十三年五月丙寅仁孝皇后崩越日奉安梓宫於乾清宫圣祖仁皇帝辍朝成服妃嫔以下咸成服戊辰奉移梓宫於西华门外殡宫庚寅奉移梓宫暂安於都城北沙河巩华城殡宫六月庚申册諡大行皇后曰仁孝皇后(皇朝通典卷六十二 清朝通典 高宗 敕撰 皇后丧)
五月十三常祭,二十一日初祭,二十二日绎祭,康熙帝都亲临举哀二十七日,又亲送大行皇后梓宫到巩华城,二十九日,亲到巩华城大祭,诸王大臣齐集举哀除服。
六月二十六,以册谥大行皇后,派佟国纲告祭太庙。二十七日,康熙帝素服亲御太和门,遣和硕康亲王杰书、和硕庄亲王博果铎、赍册宝,诣巩华城,册谥大行皇后。
册文曰:朕惟王化肇于闺门。洵藉内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壸。尤资后德之贤。故皇英嫔而帝道兴。任姒归而王图永。缅稽淑行。载籍攸存。惟翚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纪盛。聿彰令闻。爰著徽称。皇后何舍里氏。毓自名门。躬全懿范。作朕元配。正位中宫。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主雅化于闺闱。表芳型于海宇。勤两宫之孝养。婉以承颜。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苹蘩时饬。克佐精诚。浣濯常衣。允昭节俭。箴规之益。赞宵旰而弥勤。贞顺之风。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绥福履。讵意顿隔音容。月掩椒涂。鉴亡兰殿。朕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宣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于戏。圣善弘宣。奕世颂祎褕之盛。母仪备美。千秋耀琬琰之辉。灵其有知。膺兹光宠。(《圣祖实录》)
二十八日,以册谥仁孝皇后颁诏天下,康熙帝把妻子夸的,“温惠性成。柔嘉天亶。发祥世胄。正位中宫。佐朕奉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诚克孝。统理内治。维敬维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徽音茂著。懿范彰闻。

08,致祭亲临的康熙帝

随后,从当年七月到次年三月,除十月外,八个月时间,每月初三日,康熙帝就亲至巩华城月祭仁孝皇后,十月是初四去的,因为初三是皇太后圣寿节。
康熙十四年五月初二,康熙帝就到巩华城,到次日仁孝皇后忌日,行期年致祭礼。六月初六,传谕礼部,要册立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命礼部选择吉期具奏。
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允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圣祖实录》)
十二月十二日,以册立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十三日,康熙帝亲御太和殿,遣辅国公叶伯舒、都统大学士图海、为正使;户部尚书觉罗勒德洪、兵部尚书王熙、为副使,册立胤礽为皇太子,次日颁诏天下。
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允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允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圣祖实录》)
康熙十五年、十六年的五月初三,康熙帝又亲自去行再期致祭礼和三期致祭礼。赫舍里丧满三周年,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遂册立继后钮钴禄氏,同时册封一妃七嫔,康熙的后宫再掀新的篇章。

09,辟谣康熙丧妻后守身如玉

网络传言,康熙帝对结发妻子情深义重,在赫舍里死后,守身如玉,一年不近女色,真是这样吗?
制造谣言的不知道读不读书,但相信这个谣言并传播者肯定是不读书,好歹去看看康熙帝子女的出生表,都不会说出这么可笑的话。
赫舍里皇后是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驾崩的,到康熙十四年五月初三算一年吧!说康熙帝为赫舍里守身如玉一年的人,怎么看待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出生的长生,和十月初八出生的万黼呢?
这两位皇子的生母马佳氏和那拉氏的孕期就在赫舍里皇后的丧期内,总不能是这俩人都是在赫舍里生前怀上的?孕期超过汉昭帝?要不,是隔壁的种?
有些帝王真爱粉也蛮可笑的,为了鼓吹康熙帝赫舍里真爱论,生生让康熙帝守身如玉守出绿帽子,这让清圣祖情何以堪?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10,辟谣因追念赫舍里册立太子

除了守身如玉论,还有康熙帝册立太子,其实就是为了追念赫舍里皇后的论调,还说康熙帝把太子行册礼的日期定在嫡长子承祜的生日十二月十二那天,这表示康熙帝是多么喜欢嫡长子承祜,多么追思他们的母亲他的结发妻啊!
看到这样的言论真是令人牙酸,继续辟谣,康熙帝册立太子真的是因为以上原因吗?
来看看册立太子的日期,康熙十四年六月初六册立太子,十二月十三行册封礼,两个日子哪天都不是承祜的生日十二月十二。况且,册封礼的日期都是钦天监和礼部占卜确定的,国家大事可不是皇帝凭喜好信手指定某个日期的。
清代立储制度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清初的推选制,到康熙帝时期的嫡长制,再到雍正开始的秘密立储制度,后至清末的懿旨立储。
康熙册立太子的时间,正是和三藩打的不可开交之时,清廷的战事处于不利局面,康熙帝在那个节骨眼上,推出嫡长子册立太子,有两个含义:
  • 其一,是通过立储显示他平定三藩之乱的必胜信心,在客观上起到稳定军心和民心的作用,鼓舞士气,维系内部团结。
  • 其二,则是通过嫡长继承制度,来笼络汉族官僚大臣,增强汉臣对清廷向心力的重大作用,也是康熙帝亲政后调整满汉关系学习汉文化崇儒重道的表现。
看清楚,册立太子是为了达到他的政治目的,不管是谁生的儿子,只要处在嫡子的位置,就是妥妥的储君,可不是因为康熙帝对赫舍里的情感因素起的作用。

11,猴格说

帝王也是人,自然也有真爱,像一夫一妻的某皇帝的确是真爱,但大清国的那些妻妾成群、儿女成堆的皇帝说真爱,还是算了吧!显得真爱太廉价了,看到谁说爱新觉罗出情种的话都忍不住乐,那句话堪称年度最大笑话。
康熙帝和赫舍里氏是少年夫妻,又曾经共患难过,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平平常常的夫妻情义还是有的,康熙帝对他的妻妾表现的都不错,但要扯真爱说什么白月光朱砂痣,还是洗洗睡吧!
赫舍里生胤礽难产死,让康熙帝在一天之内经历了大喜大悲,伤心肯定伤心,夫妻十年相伴,康熙帝又不是性格冷酷的人,怎么可能不伤心,所以他才次次亲自致祭,甚至在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恩封老丈人噶布喇为世袭罔替的一等公,这都是少年夫妻情义所致。

赫舍里家族,也是因为皇后的册立,才让家族提高门第更上一层楼,皇后的祖父索尼、叔叔索额图更是为了康熙帝的亲政鞍前马后,立下功劳,却因为子孙不争气,后继无力。
如果胤礽平安继位,不管外家多平庸,好歹都会照顾点,但问题是,赫舍里搏命生下的孩儿,在诸位兄弟的环视下,成为骄纵无度、奢侈暴戾、不忠不孝、办事粗心、无同情心、欠责任感的废子,被二立二废最终圈禁死。
赫舍里家族虽然以辅臣跻身后族,进入鼎盛时期,看上去气势熏天,却因为皇后的早亡、索额图的失势、太子的被废,最终让赫舍里家族昙花一现,在索额图被杀多年后,还被康熙帝深恶痛绝斥责为本朝第一罪人,康熙帝咬牙切齿修理岳父家族时,可曾想起过“真爱”赫舍里皇后?
就是这样。
图片截自少年康熙侵删。话说演赫舍里这个也蛮漂亮的。
参考资料:文中引用已经标注。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无谓脑补解读过度。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