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似病轻的不一定好治,病重的也不一定难治!

 肾之正道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今天查房时,听到一个医生在给他的患者交代病情时说的一句话,在这一瞬间让我感受颇多。这句话是“看似病轻的不一定好治,病重的也不一定难治”。

一个病好治不好治,往往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有的肾病病理类型很重,发现的时候只是炎症反应期,肾功能正常,但没过几年就肾衰竭尿毒症期了。有的患者发病就是肾功能不全,肌酐100多、200多的样子,但过了数年,甚至十几二十几年也没有发展到尿毒症期。所以你看,前一个发病时肾功能正常,进展速度较快,后一个发病时肾功能就已经损伤,但进展速度较慢。很多患者可能遇到到类似的情况。

今天就这个话题我来拓展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总结有以下5点:

1、心态

心态好,才能产生积极的思想,而积极的思想就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有了积极的行为,产生好结果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反之,面对同样的病情,心态不好,产生坏结果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很多患者发病后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自己得了这个难治的病,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抱怨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好好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出路,看看自己还能否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有的患者病情较轻,类型也好,但由于自己的不重视,病情越来越重,再重视的时候就晚了。有的患者病情较重,但积极对待,积极配合治疗,生活方面配合的也很好,不利的局面也可能因此反转。

我有个江苏的患者,狼疮性肾炎4+5型,病理类型较重,已经有15年的病史了,也是反反复复的,没有彻底好过,但治疗一直很积极,虽然没有彻底好,但肾功能还算正常。当初和她病情类似的患者,有些甚至比她还轻的患者,很多都已经走向透析了,有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每当想到这里她就比较知足。

2、病理类型

这点是客观因素,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病理类型可以判断预后。

如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4-5级、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顶端型除外)、糖尿病肾病5期等,病理类型较差,5-10年后发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可能性较大。

像微小病变、轻微病变、部分膜性肾病、IgA肾病1-3级等,病理类型较轻,积极治疗较容易达到临床治愈。

但是,病理类型好的如不好好珍惜,病理损伤就会加重,甚至发生转变,变成不容易治疗的那种。病理类型较重的,积极治疗后,肾功能也可以稳住。我经常给患者举IgA肾病的例子,我的一个陕西的患者,IgA肾病4级,发病时肌酐为110,现在已经过了14年,肌酐180,虽然在进展,但发展速度足够缓慢,当初很多比她轻的病友现在比她还要严重。

3、看发病原因

不同的病因导致的病理类型和发展速度都会不同。根据肾脏损伤部位分为两种:一是以肾小球损伤为主,如糖尿病肾病、各种肾小球炎症;二是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如高血压肾损伤、药物性肾损伤、尿酸性肾病、毒物导致的肾损伤、梗阻性肾病。

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肾脏病,发病时肾功能尚且正常,但发展速度较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快。

而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肾脏病,就算发病时肾功能已损伤,但进展速度很慢。

如我的一个糖尿病患者6年前发现尿蛋白阳性(当时肌酐正常),现在肌酐就300多了。另一个因为造影剂导致的肾损伤的患者,发病时肌酐160,现在16年过去了,肌酐还是这个水平。

4、对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上治病经常以经验判断,但经验也只是参考的一方面,并不是百分百的,有的患者看着类型很好,但换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转。有的病类型很重,经过常规治疗后就能迅速好转。所以当看到类型不好时,也不要灰心,先治着看看,说不定对药物治疗超级敏感。尝试了才有机会,不尝试就永远没有机会。

5、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节对病情的走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很好,但生活方面不注意,管不住嘴,胡乱吃喝,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也会抵消掉一部分治疗效果,甚至会增加药物的耐药性。有的患者药物治疗反应较差,但生活习惯方面都按照医生的要求做,病情也有慢慢好转的机会,最起码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当对病情的预判和治疗效果有反差的时候,基本都能从以上5个原因中能够找到答案。总之,主观方面看心态,客观方面要综合分析。不论怎样,都希望大家能取得比医生预判要好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