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都是怎样养成的?美国人用大数据颠覆我们的认知

 优家教育 2022-09-05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与经济学家们共同开启了一个秘密项目——童年早期纵向研究。 他们想知道,对于那些学霸孩子,父母与家庭的存在到底有多重要?如果脱离了这两者,是否可以依靠其他客观因素批量培养? 于是该项目从全美范围内测算了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 

所有图源:头条新闻,史蒂芬·列维特,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 衡量标准涵盖了性格、家庭环境、父母经济水平、父母学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环境、种族歧视、运气、疾病等多种因素。 随着研究深入,对那些学霸孩子及其父母的采访也不再局限于那些表面信息,而是更加细致、私密。 比如是否会打孩子,多久打一次,乃至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长等信息。 而由众多数据汇总出的最终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1个常规结论 你认为下面哪些因素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点击题目查看结果

相信结果肯定会和你预料的大有不同,由于这项研究采访的对象中饱含许多拉丁裔、亚裔家庭,因此父母讲英语一条并不具备太多参考性。 同样的,父母去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这种美国特有的组织也是一样。 然而在剩下的结果中,既有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理由,也有让我们想不明白的地方。 别着急,让我们分门别类,一条一条来说。

遗传基因高于一切吗? 有关:父母学历高、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家中藏书多无关: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虽然我们常说,优秀的父母也会生出平凡的孩子,会学的不如会教的。 前有清华副教授的孩子想要卖奶茶,后有学霸父母被学渣儿子逼疯。 然而放在大数据面前,这些终究只是一些小概率事件。 

父母的学历很重要,但它对孩子的影响方式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神秘。 2004年初,美国伊利诺伊州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宣布: 由于诺伊州有40%的三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达标,因此计划每月寄一本书给每名已出生,但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儿童。 但该计划每年将耗资2,600万美元,因此被当地的立法机关驳回了,但州长坚信: “一旦你有了(书),书籍为你所有,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会让你意识到,书籍应该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么家里藏书多就意味着孩子会变聪明,成绩好吗? 并不是这样,那些会买大量童书的父母多数本身便聪明睿智、学历很高,而且他们将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 或者他们本身便很注重教育,也关怀子女的总体发展,他们更倾向于创造鼓励学习、学有所获的环境。 因此书籍并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众的表现。 

《社会分化和流动研究》:横坐标是家中藏书对数量,竖坐标是孩子受教育年限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在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中做出以下建议:

第一,可以把客厅布置成书房,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让他身边触手可得都是书。

第二,你不能要求他必须读什么,要观察他爱读什么,喜欢什么,就为他准备什么,然后逐步地增加不同种类的书籍。 

第三,可以把读书当作一种奖励,比如说,今天早点洗澡,我就给你多读两本书。

第四,故意不让他看书,看得比较久了,你就和他说“别看了,赶紧去玩玩吧”,孩子就是这样,你越让他不要干什么,他就越想干什么。 

第五,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自己先要爱看书,给孩子做榜样。 有的家长每天坚持给孩子读书,但也许自己并不是真的爱阅读,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但父母内心的态度是会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清晰地传达出来的,如果孩子无法感受到读书的热情,那么又如何激活他对于阅读的内驱力呢? 

同理,有些父母会在孩子很小时就经常带他去图书馆、博物馆一类的地方开拓眼界。 可这些地方他们自己也很少会去,结果就变成了走马观花一般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让孩子收获太多有用的东西。 除了学历,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成功的重要表现,也同样说明了这类父母智商较高、教育水平较高。 

所以事业有成的父母所养育的子女,获得成功的概率也远比普通家庭高。 虽然物质条件允许,但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对儿童的学校成绩并无帮助,这可能是搬家本身存在负面作用(适应新环境等)客观因素。 更可能是因为好的物质环境与成绩提高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就像换了好鞋不会跳得更高。 综上看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真正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其实是已经形成的东西。

如果父母天资聪慧、事业有成、受教育层次高,那么孩子就有更大概率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就。 父母的所作所为,远远比不上父母本身的特质更能影响孩子。 

2个“非常规”结论 离异家庭也能养出学霸,前提是亲儿子? 有关:是被收养儿童无关:家庭完整、经常看电视、经常被打 美国家庭收养孩子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研究表明,将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养的母亲智商往往明显低于收养者。 想弃养孩子的母亲也可能不会像想要孩子的母亲一样认真做产前保健。(可以理解为对待自己车和租来的车的区别) 而在传统观念中,打孩子一直是不被认同的教育方式,甚至在美国,过度打骂孩子是会被视为虐童的犯罪行为。

但哪有从来不打孩子的父母,可有人打完孩子变得胆小、抑郁,有人打完却一切如初,这种起作用的不是打骂的方式,而是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会因为几次打骂便彻底破裂,因为多数父母不会一直用恶劣的态度对待孩子,今天打骂完了,明天照样给孩子买好吃的。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会在被伤害与被修复中趋于平衡,父母懂得为那些伤害孩子的行为善后,才是决定性因素。 在这一点上对待亲儿子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理让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看了太多电视,或者沉迷游戏。 所谓“成瘾”其实和大人喜欢打麻将、搞赌博一样,要么无聊,要么逃避现实,这都与亲子关系是否融洽有着极大的关系。 童年生活缺少父母的参与才会让孩子感到无聊,家庭关系僵化会让孩子眼中的家庭变得不再安全,才会让孩子想要逃避到其他地方。

这些是属于心理上的问题,需要靠父母耐心地疏导来解开与孩子之间的心结。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往往最能体现在那些离异家庭里。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庭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实际上感情疏离,生活在一起却各自孤独。 美国和以色列研究人员有一个对70万名以色列儿童的研究分析。 其中2.2万名孩子在18岁前失去父母,7.7万名孩子父母离异,剩余60多万名孩子则没有经历父母死亡或离异。 研究人员调查了参试孩子大学入学考试的通过情况,结果发现,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性格并无影响。

如果父母双方能保证对孩子的陪伴时光,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关爱,那么即使离异家庭的孩子成绩受到的影响也很小。 家庭可以不完整,但亲子关系一定要完整。 

全职妈妈不如晚婚晚育? 有关: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以上(包含30岁)无关: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在这份研究中显示,女性在23岁以前生了第一胎,孩子的平均智商为103;24~30岁生则达到109.29;30岁以上则会平稳在105左右。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初为人母时年纪较大,就一定是更加称职的母亲,而是说这样的母亲为母子双方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比如:

1、晚育的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更大,无论从基因遗传还是后天养育上,都更占优势,有利于培养出一个学霸宝宝。

2、晚婚的女性,往往事业上已经有一定的成就,经济能力会更好一点,更能提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

3、年龄偏大的女性,社会阅历更加丰富,在情绪管理上会稍微出色一些,所以平时很少因为一些小事而烦心。 她们懂得自我开解,处事方式更加成熟稳重,能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妈妈,即便等到30岁之后再要第二胎,也不具备这些条件。 童年早期纵向研究数据表明,她们的第二胎并未优于第一胎。 与此同时那些以牺牲事业为代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身上的妈妈,对孩子的成绩似乎并无帮助。 因为她们更容易陷入从“自我牺牲”到“养育过度”的状态,尤其对中国家庭而言。 很多妈妈为了家庭、孩子的牺牲甚至不会被家人理解与认同,除了一些怨气,也会让妈妈们在对待“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为了证明自己而显得格外认真。

当育儿被过度私有化,便会使其失去公共属性。 在中国历史上,教育孩子首先是父亲的责任,传统中国社会给父亲的角色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周围的亲友、村庄、社区,很多外部的力量也会参与到一个孩子的养育成长中 一个孩子是家庭的传承,全职妈妈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是一道照亮自己也照亮家人的光。 不该由全职妈妈独自承担育儿焦虑,这会更轻易激发出母爱的本能,让她们对孩子过度呵护与保护。 而这样的养育方式也无法让孩子拥有具备社会公共属性的健全人格。

以上这些结论只不过是一种大数据研究,我们应该更多看到它的指向性:一个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父母,将会对孩子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力。 毕竟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人生,照出的就是你孩子的人生。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