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五天延安见闻

 胡子自然杂记 2022-09-05 发布于湖北

书   名:《1937,延安对话》

作   者:[美]托马斯·亚瑟·毕森

译   者:李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1-06

页   数:260

《1937,延安对话》封面

读书胡记067丨《1937,延安对话》读书笔记

胡子不瘦/图文

    《1937,延安对话》是19376月,毕森和欧文·拉铁摩尔等人组成美亚小组访问延安时的见闻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人的访谈。

    看见欧文·拉铁摩尔这个名字觉得好熟悉,原来在前几天看的《四万万顾客》书中出现过:1940年之后)克劳接到了美国陆军部的征召书,被派往战时情报办公室远东部,与欧文·拉铁摩尔等'中国通们一起担任顾问。

    《1937,延安对话》这本书也是因为译者匆匆穿过小花园,看见一株美洲蕾上面的铭牌有毕森名字,才猛然间想起,几十年前图书馆馆长送给她的一本薄书,作者就是这个名字。这才得以翻译出来在中国出版,不然还会被尘封在历史之中。

    其实这本书在完稿36年后,才在美国出版,然后又经过48年才在中国出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洗礼,更是体现出它的价值。

    他们一行人采访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在五天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他们真实地记录下美方时势研究人员在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到来前最后一刻,在延安的所见所闻。

1937,延安对话插图:在草滩渡口等候过河

    本书作者毕森,是在斯诺之后第二波去延安的美国人,他们为美国政府服务,重点是研究中日关系。毕森和拉铁摩尔,邀上进行环球之旅的贾菲夫妇,说服机械师艾飞·希尔担任司机,组队前行。

    这里有两个关于艾飞·希尔的小插曲。

    一是,毛泽东一直在百般劝说,试图让艾飞 希尔留下来,让他负责管理延安的那一堆汽车。但是,艾飞一直不愿意,没有同意。为此他们还心存愧疚,没有给延安增添一名身怀绝技的新兵。

    二是,在离开延安的路途上,拉铁摩尔问司机希尔:你觉得毛泽东这个人怎么样呢?” 艾飞·希尔回答说:我曾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富商、军阀、知识分子、国民党高官。但毛泽东却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能够统一全中国的人。他的真知灼见,有着极高的预见性。

    他们组队一行人在路途中历尽艰辛苦难,在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的汽车像发了疯似的,在这摊泥水中上窜下跳跌跌撞撞地前行,刚钻出来一个坑,便又陷入了另一个。

    好在司机驾车技术好,度过一道道难关。冲出烂泥滩,穿越大泥沟,有时附近村民帮忙推车,有时还需要牛才拉得动。一个困难结束,又遇到另一个困难。尽管如此,他们心情还是愉快的。

1937,延安对话插图:朱德与毛泽东

    他们到达延安,受到热烈欢迎,欢迎仪式一直持续到深夜,一种异乎寻常的轻松甚至是欢乐的气氛,充溢着整个夜晚。

    当时延安那种无拘无束、亲切随意的气氛。让来访者身同感受,无不深深受到洋溢在延安各个角落的那种气氛感染。他们还注意到人们的精神面貌是神采奕奕,自信满满就连吹军号的红小鬼的面颊上,也会浮现出腼腆却自豪微笑。

    从对周恩来的访谈内容中得知,当时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所做出的四项保证:

    一、停止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努力;

    二、停止没收地主田产的政策;

    三、在陕甘宁边区,采取民主选举的政府来取代苏维埃政 权;

    四、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在南京军事委员会的总指挥下运行。

    同时也要求了国民党的五个步骤,就不一一列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