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一)
2022-09-05 | 阅:  转:  |  分享 
  
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
项耳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题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
23S32P31Ca40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1.下列工艺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工业制二氧化碳C.蒸馏净水D.工业制合金2.下列实验操作正
确的是A.处理废弃药液B.检查装置气密性C.收集氧气D.添加酒精3.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
科技含量的场馆。它采用了当前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一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放热,使水凝结成冰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D.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4.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
确的是A.蒸馏是得到纯水唯一的方式B.软水是不含钙镁离子的水C.明矾净水能除去可溶性杂质D.珍惜地下水需要关注农业化肥的施
用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牙膏中添加微量甲醛,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滋生B适当补充锌
元素,可以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C.家用燃气发生泄漏时,现场立即拨打求救电话D.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倾倒大量水加以扑灭6.下列化
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A.n个氯气分子一一nClB.5个磷原子一一P5C钙离子一一Ca2+D.硫酸钾一一KSO4
7.梳理和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中只能含有金属成分B.无人机塑料外壳、不锈钢炊具都属于有机合
成材料C.“嫦娥五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复合材料D.铅是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8.铕是稀土元素中最软和最易挥发的元素,银白色
,能燃烧生成氧化物,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原子的原子核内
有63个中子C.铕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铕的氧化物化学式可能为Eu2O39.色氨酸又称?-吲哚基丙氨酸,化学式为C11H
12N2O2,是人体的必须氨基酸之一,作为安神药,可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属于氧化物B.色氨酸是由
色氨酸分子构成的C.色氨酸由C、H、N、O四种原子构成D.色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2:2:210.天
地共迎冬奥,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2月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表演的“魔术”里,五环的其中一环先加入碳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溴
百里酚蓝试剂,呈现出鲜亮的蓝色。如果将溴百里酚蓝加入盐酸中,会呈现黄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B.不同的指
示剂变色属于化学变化C.溴百里酚蓝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蓝11.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5:56D.该反应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O~T2℃时,从饱和溶液中获取碳酸钠固体最佳方案是降温结晶C.T2℃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D.将a点的溶液
升温至T4℃的过程中有晶体析出13.常温下,新型纳米材料MFe2Ox(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能使工业废气中的CO2转化为C,发
生反应为:MFe2Ox+CO2→MFe2Oy+C,该反应中元素M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CO2发生了还
原反应B.由反应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也没有发生变化C.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D.MFe2Ox转化为MFe2Oy,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升高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灼烧后闻气味B区分硬水和软
水加入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少C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D检验某固体为铵态氮肥取样,加稀盐酸,
闻气味A.AB.BC.CD.D15.下图甲、乙装置均可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甲装置: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B.甲装置:集气瓶中水的量对测定结果几乎没有影响C.乙装置:若充分反应,测定结果要比甲
装置准确D.两装置:若要消耗相同质量的氧气,参加反应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16.向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
,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锌B.滤液一定呈现出某种颜色C
.滤渣的质量大于锌和铁的质量D.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两种17.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二
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溶液各5g如
下图1所示。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下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资料:(1)过量CO2与Na
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HCO3,(2)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6g。A.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cB.若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该实验中CO2完全反应C.若实验2对应的曲线是c,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小于10%D.若实验
3对应的曲线是a,可得结论:NaOH吸收CO2的效果好于Ca(OH)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18.粽子是端午节传
统节日的代表食品。(1)粽子的主要配料中有糯米、红枣、瘦肉、碘盐等,其中糯米中所含最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温州地区有一种“灰汤粽”,灰汤中富含碳酸钾,汤液呈碱性,其pH___________7(填“>”、“<”或“=”):(3)
糯米在穗肥时期需要追加一定量的肥料,通常会施加尿素【CO(NH2)2】,目的是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肥;(4)
箬叶是粽叶的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个别不良商贩利用硫酸铜溶液浸泡陈旧粽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放入浸
泡液中,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该粽叶被硫酸铜溶液浸泡过,写出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0.能
源和环境、材料和粮食是人类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能源和环境问题(1)煤、___________、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混合物,其中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小颗粒物
,当大气无法自净,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二氧
化硫B.氢氧化物C.一氧化碳D.PM2.5材料问题冬奥“黑科技”。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礼仪服装共三套方案,分别为“
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衣服内胆里添加了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导热系
数非常高,在通电情况下,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能很好地被人体接受,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3)石墨烯是_____
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4)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___性:(5)写出石墨
在高温条件下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粮食问题人造淀粉,不止能喝西北风。中国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
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合成路线如下图(部分步骤已略)。人造淀粉的合
成在生物合成、生物制造的领域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突破,下一步对农业生产、工业的生物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具有非常重大的推进意义。
(6)生物利用_____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7)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仅需11步反应,写出图
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8)反应③中酶能加速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已知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
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9)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谈谈人工合成淀粉的重
要意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
识后,某化学小组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列出以下关系图。(1)关系图中总共涉及到___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2)图
中①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沉淀,若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为CuSO4,则另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②为中和
反应,其实质可以表示为:。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离子带电荷总数等于反应后
离子带电荷总数。反应③的一个实例如下图1所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4)用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稀硫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将甲溶液逐滴滴入100g乙溶液中,测得溶液酸碱度变化如上图2所示。则A点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____,m的数值___________100(填“>”、“<”或“=”):(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
________(填字母符号);A.无色溶液中:K+、Na+、、Fe2+B.酸性溶液中:Mg2+、Na+、、Cl-C.pH=
11的溶液中:Ba2+、Ca2+、、Cl-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Ba2+、、CI-(6)请列举反应④的一条实
际应用___________。24.“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主要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降低“碳排放”,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B.尽量乘坐公交车,
少开私家车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2)常温下,氨水呈现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氨水喷淋吸收废气中的CO2,采用“喷淋”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该反应的温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_____。(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6)CO2被
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后可慢慢转化为固态盐,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
)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2)若用装置A来制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小明同学
想借助装置A反应产物中的一种物质作催化剂,利用E装置也来制取氧气。为了提取这种物质,需要经过必要的操作步骤B、C、D,其提取顺序是
___________。(4)步骤B、C、D都用到了同样的仪器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C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5)现有5
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进行反应,需要加入___________g水进行稀
释。(6)为了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在E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增加装置H来达到实验目的,则气体要从___________(填“b”或“c
”)端进入H装置,然后利用装置___________(填“F”或“G”)来收集。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
钠样品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都呈中性。【实验探究】取
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
、氯化钙溶液,如下图1所示:【分析结论】(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理由是__
_________。(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3)实验D中,证明该氢氧化钠
样品已经变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
大烧杯中(如上图2所示,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清液呈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提出问题】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上层
清液中呈碱性物质是什么?【猜想假设】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___________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预测现象结论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_________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上述预测
现象②所得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____。29.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另外还含有少量S
iO2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孔雀石中碱式碳酸铜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30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硫酸分成
四等份,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5050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77.8125.6174.5224.5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杂质不与硫酸发生反应)(1
)反应前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2)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3)所用稀硫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耳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题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
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P31Ca40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
,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
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
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D【14题答案】【答案】D【15题
答案】【答案】CD【16题答案】【答案】BD【17题答案】【答案】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18题答案】【答案】
(1)糖类(2)>(3)氮(4)①.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19题答案】【答案】(1)
①.石油②.CH4(2)D(3)单质(4)导电(5)(6)光合作用(7)(8)分子构成不同(9)减少空气中二氧
化碳的排放;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节约耕地资源(答案合理即可)【20题答案】【答案】(1)2##两(2)Ba(OH)2(3)
(4)①.NaOH、Na2SO4②.>(5)BC(6)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答案合理即可)【21题答案】【答案】(1)D(2)NH3·H2O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3)增大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碳吸收更充分(4)①.②.氨水受热易分解(或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5)NH3·H2O(6)CaCO3【22题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3)DBC(4)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5)100(6)①.b②.G【23题答案】【答案】①.B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③.有气泡产生④.⑤.氢氧化钠##NaOH⑥.碳酸钠、氢氧化钠⑦.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4题答案】【答案】(1)增大反应接触面积(2)5.5(3)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0g稀硫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0g-77.8g=2.2g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