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三传与廖五经

 新用户12024908 2022-09-05 发布于北京

来自兴国在外乡贤汇原创

廖三传与廖五经

昨夜忽接来电,甘肃的许先生说他在三僚,要来县城见我,问我在否。

许先生是我粉丝,三年前我与廖先生被他请去相度风水,在黄河大弯处什川镇帮他点得一大穴。两年前,大年初三他出现在兴国县城,是专门开车来看我,今次他又驱车两千余公里从皋兰来到三僚,他说要来见识见识杨公生日之排场。

那次我同书生大师在兰州近郊看到过一、二百年前“赣州先生”留下的堪舆作品,高大上的石碑铭刻了主人显赫地位,见证了赣州堪舆地理术早在二百年前就传播到了西北甘肃,由此,也就难怪许先生能够一次又一次开车来兴国,并深夜来我家与我彻夜长谈。

杨公将神秘的堪舆技理散播民间,救贫救苦于百姓,百姓富强了,民族才有希望,仅从这一层面讲,今天纪念他,我要说,杨公真伟大!

图片

                   一

杨公在兴国三僚有曾、廖两弟子,不过在百度杨公时也好,百度曾文辿或廖瑀时也好,却有一个错误一直存在,且一直在以讹传讹。

这错误就是,说廖瑀是杨公弟子,还有的说曾文辿教出了廖瑀。

无论说廖瑀是杨公弟子,还是说曾文辿教过廖瑀,都是子虚乌有。

廖瑀非杨公与曾文辿同时代人,他出生的时候,杨、曾都已经去世。

杨公生于公元834年,逝于900年;曾文辿生于公元854年,逝于916年;廖瑀生于公元943年,逝于1018年。

杨公去世43年后、曾文辿去世28年后还能教廖瑀堪舆之术?显然不能。

那么究竟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早在三年前写有一文《三传才是杨公弟》,文章发布后,想不到竟然有人追问,说世人都称廖瑀是杨公弟子,你突然又说不是,有什么证据?

我说族谱将廖瑀的生、卒年都记载得清清楚楚,辈分、传代也很符合,为什么就一定要怀疑呢?

关键是外面的人怎么看?会说杨公弟子名字都变来变去,好像儿戏。

我很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难道明明知道这是错误,还因为怕别人不信,就不发声么?

这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性格,更不会是史官该顾虑的。

图片

                          二

再给读者公布廖三传的生、卒年份大家就明白了,廖三传生于公元860年,卒于921年。也就是说,廖三传是杨公、曾文辿同时代的人。

廖三传是廖瑀的爷爷,廖瑀的父亲叫廖通(897955),而廖瑀(廖克纯)三弟廖克谦之子十九郎(讳邦),才是三僚廖氏的开基始祖。

廖三传,字好古,因通春秋三传得名,是杨公老友武昌刺史廖銮儿子。

廖銮有十兄弟,个个都是官,不是都护就是郡守,要么刺史要么长史,最小的也是县令。

廖三传是虔化黄陂的廖家大少爷,你想想看,这么一个丁财贵寿旺得不得了的家族少爷,是一般东家请得动的堪舆师么?当然不是。

图片

三传此前跟随仆都监仆应天学过堪舆,技能精通。公元879年杨公随廖銮来到黄陂已45岁,比杨公小26岁的三传正当意气风发,后成杨公弟子,才智过人的他博取仆、杨两家堪舆之长,可想他的堪舆水平一定卓越超群。

为什么关于廖三传的堪舆术在民间流传极少呢?原因之一是他没有走出去为百姓堪舆风水寻龙点穴。三传居官贵之家,殷实富足,一般人家不敢请这位大少爷。

而说他有技术,水平高,除了他学习过仆应天、杨救贫堪舆术,更在于他的孙子廖瑀的名传万世。

廖瑀出生,杨公去世43年,曾文辿去世28年,廖三传去世22年。

相传,廖瑀曾入山学道,隐居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后称廖金精。

他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经,乡人称廖五经。宋初,因才德出众而被乡里举荐,未获成功,遂潜行研究祖父廖三传、父亲廖通堪舆之术,脉承杨救贫、仆应天,后投师德兴吴景鸾,一生以觅“宝地”为业,足迹遍布赣、闽、粤等地。

图片

 
                      三

关于廖瑀的堪舆之精奇,有一则很传奇的故事,廖瑀为饶州(江西乐平)许氏卜宅时,曾对主人预言,日后,贵府子孙当有为吾州守者。换成现在的语言就是,当我为你做下这房子,日后你许家必定出一个主政我赣州的官。

此后,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乐平许氏有一后裔果然高中进士,并授虔州(赣州)知府,到任之后,闻得三僚堪舆师大名,想起家中族谱有关廖瑀断言的记载,于是派专人至三僚为廖瑀立碑并祭拜。

廖瑀12岁丧父,靠自己勤奋研习爷爷与父亲堪舆之术,中年,精通堪舆后,将父亲迁葬福建,并将两个儿子也移居福建,长子千五郎,次子千八郎,都传授堪舆之术,只不知今天还传有此术与否?

若福建廖瑀后裔看到此文,可联系本人。

廖瑀又将其术传于三弟之子克谦的儿子十九郎,即三僚廖氏开基祖廖邦。

廖瑀还传有高徒江西德兴的傅伯通、邹宽,前者同样成为一代名师。

廖瑀,又名廖五经、廖金精。他离开黄陂后,隐居宁都金精山,专心著述,一生著述颇丰,有《怀玉经》、《拨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书行于世,尤其《金精鳌极》被视为绝密经典之作,当然学通学透者少。

图片

                    四

通过对廖三传与廖五经爷孙俩的生平对比可见,平生富足衣食无忧者,自己一生相对风光,好过,不过也完全可能导致一生碌碌无为。而平生坎坷却勤奋之人,一生劳劳碌碌,往往功成名就,名传后世。

正因如此,廖瑀名声大,流传广泛,后人说到杨公两个弟子一个姓曾一个姓廖,于是就不加辨别想当然地认为是廖瑀。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代文化工作者在对古代人物作记录时,不但无知,还很马虎了事。

今再作此文记之,请后人搞搞清楚,堪舆祖师爷杨公弟子中廖氏弟子,不是廖瑀廖金精廖五经,而是廖瑀的爷爷廖三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