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五苓散加味调理静脉血栓!消肿化瘀利尿,送给每一位需要的朋友
2022-09-05 | 阅:  转:  |  分享 
  
五苓散加味调理静脉血栓!消肿化瘀利尿,送给每一位需要的朋友中医孙华妤大夫2022-09-0419:29孙华妤,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河南中医
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领域创作者关注今天想给大家说说静脉血栓的问题,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那血栓到底有什么症
状呢?首先就是外表可见浅静脉有一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先给大家举一个典型的案例看看,之前门诊就来过这样一位患者,自
述自己左下肢出现胀痛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皮色暗红,因为患者已经患病有一段时间了,已经错过了溶栓期,这个时候只能先活血化瘀,再用血府逐
淤汤进行加味了。当时用的方组就是五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功效和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
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
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方解】本方在《伤寒论》中,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
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由于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输布
,故渴欲饮水。愈饮愈蓄,愈蓄愈渴,饮入之水,无有去路,甚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治宜急利其小便,兼解外邪,水气一去,清阳自升,
水津四布,则小便通利,烦渴自止。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
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加味五苓散:是我在
五苓散的基础上加大腹皮、拿劳子、车前子、当归、川芎、鸡血藤等。增加利水渗湿的疗效又活血化瘀,以治疗湿瘀互结的深静脉血栓形纵观全方辩
证论治一定要要谨守病机,病机是湿郁血瘀,不能只重视血瘀而忽略了湿郁。静脉炎是以肿为主,我们就要消肿,于是我在活血药的基础上加上了祛
湿的药物,重用五苓散和其他利尿的药物,并且剂量加大。果然,患者肿胀的腿一天天细了下来。不管血栓是否存在,患者的肢体肿胀消失了。随之
而来的静脉压力也没有了,血栓的脱落也就不可能了。当然此方也不是说适用于每个患者,具体还是需要因人而异,结合体质和情况论治,如果你也
有类似问题,不妨在下方留言,看到帮你解答!
献花(0)
+1
(本文系晴天oan85s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