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统编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与一位新华社记者的交流

 新用户9793ddzn 2022-09-05 发布于福建

【编者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设定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建设豪情”。本单元共选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 冯健 周原)《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钟华论)等6篇体现中国革命文化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章,力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文章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教语文多年,但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还是觉得词穷,甚至觉得棘手,或者说是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道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从何教起。处理不当,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

与同仁交流,同仁多有同感。

正困惑间,一名在新华社做记者的学生留言:老师,我们常重温经典,穆青先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每年都要再回看,现在看来还是觉得写得真好,后人难以超越。“钟华论”是新华社重点评论栏目,每逢重要节点都要发个长篇评论,最长有万字。

不由欣喜,其一,知道“钟华论”并非人名;其二,找到了懂行的人。

马上回复:你好,不知你是否有空,可否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谈一谈对这几篇经典作品的理解或评价,或者分享一点有关的资料,让学弟学妹们学习一下。

她爽快地答应了。

以下是与她交流的相关内容。

不久前,2022年8月31日,新华社著名记者,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同志在北京逝世,他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而牵头采写的是时任新华社副社长,后来担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同志。

时隔这么多年,我们仍在不断学习穆青同志的名篇名作,像《雁翎队》《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历史的审判》等。新华社内部称其为“穆青体”,并以之为学习范本。

“穆青体”大致有如下特点:

1、在立意上不拘泥于所报道的一人一事本身,而善于高处着眼、以小见大。

2、在选材上不满足于事件性的“硬新闻”,而注重对“非事件性新闻”的开掘。

3、在内容上不爱用概念性叙述,而特别善于用大量生动的形象、传神的细节来传播思想、说明问题。

4、在体例上不囿于“倒金字塔”等既成框框,而强调以灵活的文体为内容表达服务。

5、在行文上不刻意追求“零度式”的客观叙述,而提倡用散文化手法表现形象,用夹叙夹议烘托、点睛。

6、在通篇中都饱含深挚的感情、澎湃的激情,常常是“流着眼泪采访,流着眼泪写的”。

单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两篇稿件,大家不会觉得它是新闻稿,更像是报告文学,这就是早期“新华体”的通讯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对外报道,就是写给世界人民看的,也就是传播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1997 年香港回归,新华社播发这篇对外稿《别了,“不列颠尼亚”》,除了忠实而传神地记录英国人离开香港的历史一幕外,还揭示了一个主题思想,就是中华民族一雪百年耻辱,走上复兴之路,东西方关系、国际关系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从题目来看,不是直白地说香港回归,而是选取了一个具象的角度。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报道,通过时序结构和四个场景,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在几个特定场景中,又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

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最后一段也意味深长。“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这篇作品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读完感受就是,经典不愧是经典。文字的精准、语言的优美、思想的深刻,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报道,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钟华论”是新华社的一个重点评论栏目。大家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一篇可以感受到,评论语言大气优美,是一种国家叙事下的表达,记者在撰写的时候将各地的抗疫细节内化其中。这种评论难在如何统合全国视角,既有理论和站位高度,又有细节和温情,引发民众的共情,所以常常要经过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打磨写作。

其实,新闻不仅仅一种风格,我也常常反思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应该是怎样的。业内常说,主流媒体要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在我看来,不仅是引领舆论,更要用真实的描述来启发民众一同认识当下这个社会,我希望是多维度的,能引发民众的思考和认同,或者说能有一些共鸣和动情就算是一篇有意义的报道。

教材所选的这几篇报道,很有代表性,是我欣赏的优秀的新闻稿件。

【编外话】

聊完,已是深夜。

不由想起一件与她有关的往事。

某天下午第一节,正好是语文课,上课铃已经响了近10分钟,却还有不少学生未到,耐着性子等着他们陆陆续续跑进教室,狠狠地批了几句,其中,就有她。后来,才得知,他们正为年段健美操比赛做准备。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我当年面目狰狞的样子,我是记得他们委屈的神情的。

再后来,她回母校看望老师,告诉我,她在厦大读历史系,还在院系里担任学生干部。再后来,又告诉我,硕士毕业后,她在新华社工作。再后来,经常读到她采编的新闻稿。

十余年前,我是她的语文老师;现在,从她那儿,我学到了很多。

感谢她的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