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工作对其发展的作用

 渐渐见见 2022-09-06 发布于四川

前言

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相关领导需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以及不断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保证事业单位形象可以得到逐渐提升。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

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在进行预算执行中,很难运用制度进行事前控制,并且在进行预算执行过程中,很难对临时性的支出进行有效控制,比如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项目随意增加、对项目支出金额进行修改、资金支出范围严重扩大、在年终突击完成预算指标等。同时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以及财务审核监督工作过程中,通常由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由于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岗位,导致很难对全部财务预算资金的具体运作情况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未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实施,从而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未严格按照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财务预算进行公开的问题,这就包括在实际的工作中未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相关信息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向公众公开,导致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2.预算管理人员能力水平不足

对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能力水平有所不足,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很难得到高效开展。其中主要包括有关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缺乏,业务能力很难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会出现预算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很难对预算编制的整体构架进行全面认识,并且对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清晰的理解,因此容易出现违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趋势以及管理模式的思考,这就会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工作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执行能力,并且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缺乏认识,从而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执行。

二、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关措施

(一)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

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想要逐渐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相关领导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有效转变自身观念,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事业单位进行统筹规划,这样才能逐渐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对《预算法》加强学习,将宣传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谋划,有效改变预算管理工作仅由财务部门进行的不利局面,这样才能保证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能对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保证员工能对自身的职责进行认真落实,从而有效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保证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管工作能高效进行,进而实现逐渐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并且还需要单位领导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从而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全面

1.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进行有效区分

通过加强对《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相关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基本支出主要就是指事业单位在保障日常基本运转从而形成的支出,其中主要就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对特定工作目标实现过程中以及事业单位发展而安排的支出,其中主要就包括事业单位除基本支出以外的财政专项支出,其中从原则上进行研究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设备购置支出、大型修缮费用支出以及大型会议费用支出等等,所以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在上一年的实际支出情况,对本年度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从而实现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严格界定,然后逐项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2.实行精细化的预算编制

工作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做到从本年度出发,对事业单位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同时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实现对事业单位发展计划进行制定,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总体规划,从而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预算的编制。并且相关人员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全年收入进行全面的预测工作,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中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类收入来源渠道进行准确罗列,实现对事业单位的所有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这就要求有关人员需要对经济分类项目进行细化,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所有项目的支出总额进行控制。还需要对项目支出所需的资金渠道进行逐条罗列,并且要对项目内容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出现交叉以及重复的问题,充分体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真实性以及严谨性,使事业单位年初预算和年末决算之间的差异能有所降低,从而为年末上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良好保障

3.对人员经费以及日常公用经费进行定额管理

事业单位还需要严格按照人员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正式在编人员进行在编人员财政预算,并且在编人员的工资标准也需要经过人社部门的严格审批,严禁出现虚报、高报、瞒报的问题。还需要及时为刚退休的在编人员办理工资结算以及社保转移,及时从在编岗位人员中进行删除,有效保证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数据的准确真实。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对日常的公用经费进行定额管理,从而做到根据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行合理制定,实现从源头上对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全面控制,这样才能逐渐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三)对预算管理监控机制进行完善

事业单位想要加强预算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法》进行预算管理监督机构的建立,有效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完成全方位预算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对项目经费的审批过程、项目的正式启动过程以及项目的结算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有效避免预算项目增加、修改项目支出金额以及扩大资金支出范围的问题发生,从而保证预算执行力度能得到逐渐提高,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作用。事业单位还需要逐渐完善财务预算的公开制度,保证事业单位能严格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的相关信息以及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定期公开,通过接受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作用,有效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四)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需要积极吸取外界的优秀预算管理经验,事业单位可以选择邀请相关专家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工作,有效增加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知识以及经验。同时还需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预算管理能力不足的人员加强预算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保证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得到不断强化。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思想的正确引导,保证工作人员能在思想上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加以重视,这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帮助,最后事业单位还需要对绩效考评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预算管理人员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依据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保证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能得到调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结语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以优秀的人才作为基础,预算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会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以及预算的编制状况有着直接影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逐渐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通过培训工作使预算管理人员的视野能得到不断开拓,逐渐提高其创新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