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穿戴设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来自 猪肉鲜虾水饺加川辣酱

 zqdzly 2022-09-06 发布于广东

本篇图文中全部都是我个人的主观观点并由我个人撰写,可能略显片面,如果您有其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但如果恶意引战或者抬杠,您将会出现在我的小黑屋和举报页面。
本篇图文较长,图片较多,全部阅读可能需要花费您一段时间和部分流量。
本篇图文内提及的所有产品均是举例用途,绝无广告行为。
这是我本人第一次尝试写这种类型的图文,如果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多多海涵,如果能提出修改意见自然是最好。
本篇图文内使用的部分图片以及数据来自于网络,文末将会列出来源。
本篇图文内的数据不保证时效性以及权威性,可能存在误差。
————叠甲完毕,正文开始————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先让我们“复习”一下【智能穿戴设备/Wearable smart devices】的前世: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出现,而具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形态的设备则于70-80年代出现。
而智能穿戴设备的分类也是很讲究的:
· 从应用场景分类,有健康监测、慢病治疗、康复护理;
· 从产品分类,有消费级与医用级(上面一条的慢病治疗和康复护理就属于医用级);
· 从产品形态分类(仅列举目前消费级市场有多代的可销售产品),有耳机、手表/环和眼镜。

在座的各位中,有的可能用过智能穿戴设备,有的可能正在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有的可能从未使用过,但在各种影视作品中1见到过智能穿戴设备。我个人对有智能穿戴设备的影视作品印象比较深的应该就是《碟中谍》系列和《少数派报告》。

不过智能穿戴设备的起源却是很匪夷所思的:
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爱德华·索普在其第2版赌场辅导书《Beat the Dealer》中,提出了一个用于提高转盘赌制胜率的可穿戴电脑的点子,并与同伴合作开发了该可穿戴电脑设备,使得转盘赌的制胜率提高了44%。这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最早出现在一个绝对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那就是赌场。这也是可穿戴设备最初的形态。

而世界上首款腕上计算机Pulsar于1975年年末正式发售,可以说就是这款设备打开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之旅。

其中起步最高的是“智能眼镜”:
Steve Mann,可以称为世界上首位“电子人”(cyborg)。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一直使用可穿戴式计算机来协助提高自己的视力。现在他在自己的右眼上装了一个显示屏,并通过该设备连接计算机和互联网,这比谷歌眼镜要早N年,可称为第一台可穿戴眼镜。

图片摘自“健康界研究院”
以上,便是【智能穿戴设备】的过去

进入21世纪之后,智能穿戴设备迎来了超高速发展,得益于晶体管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穿戴设备被赋予了更强的性能,更多的功能,也飞到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手腕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入局智能穿戴市场,孵化出了非常多的新兴智能穿戴设备企业或者品牌,让这个市场愈发活跃。
各类手机厂商入局智能穿戴设备之后推出的产品五花八门,从199到3999,从手环到柔性手表,但究其根本,其实很简单:建立生态,抢占市场。
其中大致分两派,一派是以小米手环为首的“亲民”派,一派是以Apple Watch为首的旗舰级全智能派。

目前,可穿戴设备以智能手表和基本手表组成的手表品类的复合年增长率最高,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从2016年的0.21亿块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1.28亿块,年复合增速为43.55%。

我国的智能穿戴市场环境与全球市场相比略微狭小,但在2016年之后,国务院将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纳入发展计划,使得国内智能穿戴市场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

苹果在2015年推出了Apple Watch一代之后,国内市场的穿戴市场出货量一直都是每年增长两千万台,2020年短暂陷入低迷,不难推测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让这个市场暂时萎缩;但当时间来到2021年,得益于国家优秀的防疫措施,人们能够重新走出家门。兴许是因为上一年在家呆的太久导致身材走样了,又或者是被压抑了太久的健身欲望终于得以释放,人们纷纷开始了健身之旅,智能穿戴设备也借此迎来六年来最大增幅。

那么,智能穿戴设备究竟是怎样一种产品,能够在消费观念仍然相对保守的国内获得如此成绩,且听我粗糙分析。

首先,我先来简单讲一下【智能穿戴】内部的区别——【智能程度】,也就是【系统】的区别。
国内早期的智能手表以及现在的大多数智能手环为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即RTOS)系统,而目前的全智能表大多选用了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Operating System,即TSOS),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Windows以及Linux都是TSOS)
通俗的讲,搭载TSOS的手表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智能手机,只是没有连接数据网络的能力(ESIM机型除外),算作智能手机的“同事”;而RTOS手表则是智能手机的延伸,脱离手机之后往往就只是一个能计步的普通表,算作智能手机的“下属”。
目前智能手表大致分为这几种操作系统:Apple Watch的WatchOS,三星Galaxy Watch3的Tizen,谷歌Pixel Watch的WearOS(包含各种魔改),华米GTR3 Pro的RTOS和华为GT Watch的手表端HarmonyOS(如有遗漏欢迎补充,举例机型只是想到啥就写啥,没有别的意思)
全智能表里最知名的就是Apple Watch,而RTOS表中目前最强大的应该是华米的GTR3 Pro,后者已经做到了分时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智能眼镜这个类别。
由于这个产品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我这篇文章还不能轻易提及,谷歌华为等大厂都已经入局了,但前者已经暂时放弃了这个项目,而华为给出的更像是骨传导耳机。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会是未来五至十年内最有竞争价值的穿戴设备。

接下来要探讨的,便是【智能穿戴设备对个人有何作用】,在我开始叭叭之前,先给各位看一组数据
这是我在5月25日发起的一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62份答卷,

如果你没工夫细看的话,我帮你简单梳理一下:
在这62人中,近半数为19-22周岁。大多数为小米用户(三星用户这么多是因为我转发到了两个三星群)

其中49人购买且正在使用智能手表/手环,共有52人购买了智能手表/手环。

49超半数人在未成年时就购买了智能手表/手环

且近七成购买过小米的智能穿戴设备

购买依据中影响最低的是品牌,性能/功能为最主要购买依据

圆形手表购买者最多,手环次之

多数因美观选择了当前形状【其他类别里有参与者表示是因为“别无选择”】

大多数参与者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一位参与者对设备表示“很不满意”

不满的主要原因为:续航 【选择“一般”的参与者也参与了本题】
其中一位参与者认为“换手机就要换一套,很麻烦”

满意的原因有76%是因为美观,四名参与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非必答主观题中,【续航】为最常出现的字眼。

未购买和购买过不使用的13位参与者认为超长续航和高性价比是促使购买(或再次购买)的特征,一位参与者认为不会购买,另有一位参与者表示“从需求出发”。

三位不继续使用的参与者中,一位因为设备损坏/丢失,一位觉得用处不大,一位因为短续航和功能用不上。

总结:购买时注重性能,购买后因为外观而感到满意,品牌效应和生态需求相对来说并不重要。
其实这个结果还是让我比较意外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消费者购买一个智能穿戴设备会首先考虑品牌,然后才是其他的功能。
我知道仅仅62个样本并不足以代表大多数人,所以写完这篇图文之后我会把问卷重启开启,如果各位愿意的话可以参加一下,如果数据和现在图文有很大出入的话我会另开一篇专门陈列数据。文末也会提供本次问卷的完整数据链接(部分内容无法完全公开),感兴趣的酷友可以去看看。

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对个人有何作用】这一问题,似乎就要变成【个人需要智能穿戴设备做什么】了。
正如同乔布斯的“至理名言”:
"You can't just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and then try to give that to them. By the time you get it built, they'll want something new."
”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

这也是为什么厂商都在疯狂的堆砌设备的功能,还努力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这些功能我都用得上”的错觉,但等到很多消费者买回家戴手上之后,才发现也就是用来收收消息看看时间,偶尔出去跑跑步。
但也有一句话没错,“我可以用不上,你不能没有”,不过又恰好印证了乔布斯名言。

以上,便是【智能穿戴设备】的现在。

而接下来就是我个人对【智能穿戴设备】未来的设想。
首先,智能穿戴的未来我认为是客观的,因为这是人机交互这门学问的具象化产品。

我认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是不局限于单个电子设备的,它将会是一套完整的智能“衣物”,眼镜、手表、耳机、鞋子、外套甚至连裤子都是智能的,这不仅可以让功能分散到不同的设备,实现单个设备专精单项功能,还能实现更加复杂的联动。

包括一直都很重要的无障碍建设,也可以借助智能穿戴+大数据+5/6G来完美实现,不妨设想一下:
视障人士可以借助智能眼镜的骨传导功能,在不影响倾听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能够听到路线导航和实时避障播报;如果眼镜不慎掉落或者遗忘在某处,他们就可以借助智能手环的临时语音广播播报和震动提示来找到眼镜。
听障人士则可以借助智能眼镜的AR功能,来”看“见别人说的话和周遭的声音;如果是鼓膜问题导致的听障,则能通过智能眼镜的骨传导功能达到近乎康复的效果。
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则可以借助搭载眼动仪的智能眼镜自动控制轮椅,眯眼刹车,眨眼三次启动等等等等......

当然,这一切的美好设想都是建立在一个人均素质非常高的社会环境中的。

不管是智能穿戴,还是大数据还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技术,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为辅助人类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而诞生的
科技的发展受人文水平的限制,人文水平又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升,我真切的希望我在上面提出的美好构想能在我有生之年实现,也真切的希望这些科技能被用在辅助人类发展的道路上。
这里是猪肉鲜虾水饺加川辣酱(每次打自己的名字都在后悔为什么起这么长),感谢你能看到这里,这是我的第一篇长文,如果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多多海涵,再次感谢!

@酷安小编 @alexkillers py一下? 受虐滑稽
引用文章:
人工智能大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前世今生》:查看链接
健康界研究院——《2021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研究报告》:查看链接
华经情报网——《2021年全球及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现状分析,发展空间广阔“图”》:查看链接
“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义来自百度百科:查看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