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现代篇6)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9-06 发布于山东
115米深井下的“粪青”——动车组机械师
春运路上,我们最常见的是一列列白色长龙飞驰而过的画面。殊不知,高铁列车高颜值的背后,有这些粪青的功劳——动车组机械师们不断地对列车进行清洗、吸污作业。
在南昌西动车所的污水井里,一群平均年龄26.5岁的粪青,头戴防护面罩,背着12公斤重的氧气瓶,身着黑色橡胶水服,在深15米脏臭难闻的粪污水里坚持检修维护吸污设备。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不为人知的场景里,不断地以实际行动为,书写着不畏艰苦的奋斗答卷,他们就是这春运背后最温暖的力量,护航着我们的回家路。
2、夏伯渝——人生的攀登者
1
26岁时因冻伤失去双腿,43岁罹患淋巴癌。但他的人生并没有在这样的痛苦前结束,反而超越了极限,不仅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还在69岁时成功登上珠峰70岁时获得“2019劳伦斯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他是继姚明、刘翔、李娜后第四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人,他是夏伯渝。
2
20223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73岁的夏伯渝手持登山杖,一步又一步,顽强地在雪上攀登,再现了他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场景。这是我人生闪光的时刻,我要用最好的状态展现我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夏伯渝说。
3
夏伯渝是中国肢残运动员登上珠峰第一人。1975年,26岁的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把睡袋让给一位丢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导致自己冻伤,双小腿被截肢。手术过后,夏伯渝曾经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珠峰虽然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没有夺去我对登山运动的热爱。安上义肢后,再登珠峰就成了夏伯渝的奋斗目标。
4
1975-2016年,四十一年,四战四败,夏伯渝不甘心,他还想再尝试,而他似乎也做好了随时将生命结束在珠峰的准备。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写好遗书2018514831分,夏伯渝终于登上珠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夏伯渝终于达到了心中的顶峰。
夏伯渝说:从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但最困难的也是坚持,我觉得只要坚持,就算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另一方面,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
3、黄阳光——“脚”画出人生的阳光
因在年幼时意外失去双臂,40余年里支撑他的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有的人认识他,是因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曾经的保留节目《秧苗青青》,这档节目随艺术团出访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过1000场次。有的人认识他,是因为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一位无臂青年从旋转的莲花台上,用嘴衔下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会徽。
1977年,黄阳光出生于广西桂林。他的名字是家人对他人生的希冀:永远阳光灿烂。然而,5岁那年,因为一次触电事故,他永远失去了双臂。但生活总要继续,伤愈后他开始尝试去做所有常人能做的事情。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他尝试用脚和嘴写字绘画,用脚自理生活。他经常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通过视频展现自己写作绘画过程。
黄阳光说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无论遇到什么风浪,都要坦然面对。幸运与不幸运,不在于有手没手。
4王德顺——85后”老人的飞行梦
假设100岁是我们人类平均能达到的最大年龄,那么走过这段人生85%后,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曾经乌黑的发丝已全白,岁月的刻刀在脸上划出痕迹,挺直的脊梁也弯成了倔强的弧度……坐在摇椅上,捧着一本老相册,回想当年雄姿英发,感叹时不待人。但总有一些人,会打破固有的想象。
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农村家庭,在沈阳电车公司当过售票员,在沈阳军工厂当过工人,他对文艺特别感兴趣,于是他边工边读,报读了话剧班、舞蹈班、声乐班、朗诵班。1960年,他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兢兢业业演了二十多年。
后来不满现状,49岁的王德顺开始北漂研究哑剧,先后参演了《闯关东》《重返20岁》等影视剧作品。57岁时他又创造了活雕塑艺术。  
65岁他开始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T台走秀,80岁学打碟……
2021年,85岁的王德顺老人为完成儿时的蓝天梦,决定学习飞机驾驶。
2021817日,85岁的王德顺老人在北京密云穆家峪机场驾驶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SW100轻型飞机完成了长达40分钟的飞行。飞行过程中还独立完成了拐弯、爬高等操作,刷新了我国飞行学员中的最大年龄纪录。
24岁演话剧,49岁开始北漂50岁为了哑剧表演走进健身房,60多岁后还成功出演了一场又一场活雕塑85岁驾驶飞机上蓝天。王德顺的这一生可谓是经历丰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生命,这一辈子活得很充实。
5、张礼——坚守讲台七十多年
他从教时间超过70年,是教授们的教授,老师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可以从“20排到“00,其间英才辈出。他就是96岁的理论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礼。张礼先生长期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退休后依然坚持工作,成为清华大学年龄最大的授课教师。
对于为什么热衷教学工作,张礼的回答是:我想把我对物理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热爱物理。谈到学生,张礼总是忍不住激动,他说:看到这么多年,这么多学生到了国家的各个岗位,很多人成了重要领域的骨干,这是我最大的安慰,这就是我生活的意义所在。
6李四光的一步之长
192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生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任地质系教授。在教学中,他经常带领同学们去野外实习,在实践中向学生传授地质知识,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常年野外地质勘测,李四光练就了一种特殊的走路方式,他迈出的每一步,距离惊人的相等,长度不多不少刚刚0.85米。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一步之长,为什么要保持如此精准的距离?李四光回答:我们搞地质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长代替尺子,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测量岩石长度,丈量地块面积,推测地质成因。
正是因为对地质野外工作的深切体会,李四光将自己的一步之始终保持在0.85米,形成了永不变化的肌肉记忆。此后几十年,李四光始终以0.85米的步长搞地质研究,最终成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7张荣桥——火星探索者
120211215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影响2021年科学事件的十位人物评选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工程总设计师、安徽籍科学家张荣桥入选,成为今年榜单上唯一的中国人,《自然》称张荣桥为火星探索者
2默默奉献攻克难关的航天人
出生于1966年的张荣桥是安徽省祁门县人,2004年至今在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工作,是国家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火星有航天器坟场之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便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更是难上加难,险上加险。那么,中国航天人的勇气从何而来?我们从10年前开始筹划,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6年,在发射场坚守了110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坚持了202天,首战告捷就是环绕火星,之后到今天又坚守了93天,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最终的胜利!”“祝融号火星车在万众瞩目之下顺利在火星着陆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里,张荣桥已经潸然泪下。
8、《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1)姜震:诗意的生命2022·第七季)
根据“现场作画猜诗”“超级飞花令”快速对诗。“2022·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争夺之夜”,21岁的大三警校生姜震诗句不断,展现多年积累。凭借一句“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获年度总冠军。台下,一身铁路基层民警制服的父亲,是他的诗词引路人。诗词,曾是父亲忙碌之余的心灵栖息地,父子俩一起背诗、做诗词游戏。因工作聚少离多,诗词也是父亲缺席时的陪伴。现场,不忘学习诗词初心,行走诗意人生,是父亲对他的祝福。
2陈曦骏在生活的缝隙里塞两页诗2021·第六季)
2021·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迎来收官之夜,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百行团的上海市公安局轨道公交民警陈曦骏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陈曦骏从2018年参赛开始,与诗词大会结缘,终获总冠军!三载春秋,诗心依旧;磨砺万千,终得始终!
每天下班后,陈曦骏都会抓住所有的空闲时间阅读诗歌和书籍。陈曦骏拿出一本写得满满的笔记本,上面有一百四十多个单词,组合和范围的飞花令,说:如果工作间隙不足以塞进整本书,那就塞两页诗吧。每次碎片时间的背诵和记忆,最终都会在《中国诗词大会》现场取得很好的成绩。
古诗词构筑了陈曦骏的审美观和世界观,也成为他和妻子爱情的升温剂。他说,诗词不仅会塑造一个人的衣品文品行为谈吐,也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借用苏东坡的词来解读美好生活:忙的时候,不用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闲的时候,有心境去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3)彭敏: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2020·第五季)
连续两季《中国诗词大会》,彭敏输在最后一关,先后输给了16岁的高中才女武亦姝和外卖小哥雷海为。输给武亦姝,彭敏还能轻松得调侃自己为什么要让着武亦姝的俏皮话,还能鼓足劲头继续参加第三季的比赛。然而在第三季继续失败,尤其是是51被外卖小哥雷海为横扫之后,彭敏的心态彻底崩溃了。当时的他扑在郦波老师的怀里哭得一塌糊涂。
没有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彭敏没有参加第四季的比赛。彭敏说:这两年,我在疗伤。曾经有一段时间比较回避跟《中国诗词大会》有关的活动。鼓起勇气参加第五季诗词大会,彭敏心态明显的比较轻松,自我调侃:如果再得亚军,那我就给三亚代言。”“即使得不了冠军,自己也不会再哭了这大概就是成长吧,人最可贵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4)陈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019·第四季)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陈更惊鸿出现,以一身民国风为观众所熟记,更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大家所喜爱。第二季、第三季,陈更依旧以出色的表现被人称赞,但冲击总冠军的路上,再次折戟沉沙。甚至被网友戏称“流水的选手,铁打的陈更”。“天道酬勤,水到渠成!”在主持人董卿的赞许声中,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北京大学的机器人博士陈更终于圆梦,勇夺第四季的总冠军。
连续四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陈更鼓励孩子们要用一颗赤子心感受诗词的美好,激发了更多人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她让更多人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5雷海为生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2018·第三季)
,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逆袭夺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漫长的学生时代,诗词只是雷海为的普通爱好。直到2003年在沪打工期间,这个爱好忽然不一样了。他在电视剧中无意听到李白《侠客行》中的两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心潮澎湃。“写得太好,充满豪迈之隋!”他到黄浦区图书馆查找原文,“重逢”时的喜悦无以言表。他不仅决定当场背诵,还立下宏大目标:要把喜欢的诗全都背下!钱的问题再次横亘于面前。他想出办法:既然没钱买,就在书店背。
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但是,现实的处境并没有阻止他对古诗词的熱爱。他一直坚持着背诵古诗词,这一坚持就是十八年。在送外卖的路上,雷海为甚至都能背上几首古诗词。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外卖小哥,身份卑微,就停止对古诗词的热爱。
6)武亦姝:腹有诗书气自华2017·第二季)
2017年,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夺冠,网友纷纷被她的才情折服,称“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武亦姝从六年级开始与诗词正式结缘,那之后,她不仅广泛地阅读,而且遇到喜欢的诗词,就会反复朗读、背诵,日积月累,成就了今天满腹诗书气自华的才女。
唐诗宋词是我们的精神文化土壤,给我们以精神寄托。每个热爱诗词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诗词滋养中成长的武亦姝,言谈温文儒雅,气质清丽脱俗,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是她这般模样。
7)殷怡航:有趣的灵魂2016·第一季)
殷怡航,安徽霍山县人,2013年毕业于霍山中学,大学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梦想成为检察官的她,机缘巧合下参加了诗词节目,前几场默默无闻,最后时刻一路披荆斩棘,大放异彩。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和强劲的实力以及良好的心态,击败5次登台4次赢得擂主的李子琳,一举斩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总冠军,成为当时最大的“黑马”。
书籍里的惩恶扬善,开启了她想要学习法律的大门;书籍里的咏叹吟诵,开始了她和诗歌的不解之缘。
殷怡航的妈妈说:“她从小就爱看书,喜欢古典诗词、武侠小说、侦探小说之类的。平时在家里,她也缠着我们一起玩诗词接龙这些游戏,每次都是我输得次数多”,言语间透露着骄傲与放心。所以之前几场不显山露水的殷怡航,能在百人团中脱颖而出,而后在接下来的厮杀中,遇强则强,一路笑到最后。
看的多了,才会有持续的输入,才会有以后的输出。
9、张辰亮:科普界顶流“博物君”背后的人
在全国十多个省调查昆虫及其他生物资源,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经验采集制作了上千个昆虫标本。为《博物》、《生命世界》、《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探险》等媒体撰稿。抖音最具影响力的科普创作者之一,2021 年被任命为“抖音辟谣季·科普守护官”。
2011年,张辰亮到《博物》杂志编辑部当实习生,专门负责打理杂志的官方微博,从此成了大家口中的“博物君”。他每天与网友保持高频互动,不断科普知识,用他的话说,这是为科学打广告。
张辰亮从小喜欢大自然,最喜昆虫。从卖萌到高冷再到由着性子“正常说话”,在张辰亮的微博运营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博物君”圈粉。他这个由昆虫而起的乐趣,也从一人独享变成了众人共享。
中学时,张辰亮在故宫偶遇画作《海错图》,他感觉体内一个暗埋的兴趣点发光了,好奇心与固执的碰撞,让张辰亮无法忘怀。从2015年开始,张辰亮开始用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他翻阅各种资料,前往中国沿海各地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文章积攒下来,就成了《海错图笔记》。
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好奇,我们就会收获更多。不问是否有用,只因为自己喜欢,因为对昆虫的无限热爱,张辰亮从当年的博物少年成长为博物界的“顶流”。
10、钢腿女孩走T:奔跑吧,用绝望追不上的速度
2021年上海時装周,汶川大地震截肢女孩、“钢铁女侠”牛钰惊艳亮相。她那条闪光的钢腿瞬间成了焦点,各大媒体把镜头对准她,一夜之间把她送上热搜。这位漂亮的24岁女孩,神采飞扬,自信豁达。然而,接受这条钢腿,和自己和解,她用了整整10年时间。
“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是依然很漂亮。”这是牛钰第一次登上T台,她的内心非常激动。聚光灯下,牛钰步伐坚定,小钢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戴着假肢的她,仿佛戴着一枚生命勋章,又酷又飒,向着自己的目标走去。
她说:“身体上的缺失,并不影响我对生活的炽热,我们仍然可以闪闪发光!”
11、“太空新人”叶光富:翱翔太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110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始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之旅。
2002年,叶光富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此后十年间,由于工作需要,他平均每两年就要调动一次工作,辗转了多个省份,改装飞行过五种机型。这对叶光富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每换一个单位,每换一种机型,他就得重新清零,从头学起。叶光富说:“我热爱飞行事业,热爱这片蓝天。”靠着这份热爱,叶光富咬牙坚持,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叶光富积极报名,他渴望飞向更深邃的太空。作为考核小组成员之一的首批航天员李庆龙,到叶光富的单位走访。在翻看叶光富的履历后,他称赞道:“经历频繁调动依旧初心不改,热爱飞行,他一定是个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2019年,叶光富被选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同时也是神舟十二号的备份乘组。为了这一天,叶光富已经认真准备了11年。
202111日,在“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叶光富寄语青年学子:“我们每个人在通往飞天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很多人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就像幼苗在春风中要破土而出之前,它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的积蓄和积累……”
12、邓小岚:把爱留给“马兰村”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四十四个虎头虎脑,不求整齐划一,两分钟二十七秒,无伴奏。他们用泥土芳香的声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孩子们从大山里走来,却为何能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邓小岚,孩子们背后的奥运筑梦者。
邓小岚在马兰附近村庄出生,这里也就成了她的第二故乡。2003年回马兰扫墓,邓小兰结识了一帮孩子,却发现他们一首儿歌都不会,这可急坏了他。
2004年,邓小岚开始教孩子们音乐,有教无类。此后十八年的乡村音乐教育志愿者的工作,她每半月就要从北京回一次马鞍。2006年,邓小岚挑选了六个孩子,组建了马兰小乐队。河流边,田地里,小树林,邓小岚把音乐教育融于身边的大自然。
背靠青山,面向树林。20138月,邓小岚发起首届马兰儿童音乐节森林音乐会,吸引了二十多个演出团体。附近村庄的人们、许多社会人士慕名而来,大家席地而坐,忘情欣赏这些原本或害羞、调皮、怀疑自己,如今却可以自信亮绝活的孩子。
20219月,北京冬奥组委会到马兰村挑选能到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上唱歌的孩子。四个多月的时间,邓小岚全程陪伴。零开始用拼音学习希腊语,每天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最终演绎了经典。
冬奥之后,邓小岚越发奔波,频繁往返北京和马兰之间,为新一届音乐节等事宜忙碌。
2022319日,邓小岚接受采访时摔倒,21日在北京某医院离世,享年79岁。
13、胡乃岩:正确恋爱
浙江工商大学新开设的恋爱心理学课堂上,学生们在热情等待老师胡乃岩的授课。兼任校园心理辅导师的他,在日常咨询中常遇到学生因恋爱问题困惑、烦恼,便和校方反馈后开设了这门课程。
课上胡乃岩常以互动扮演的趣味形式引导学生处理分歧,互相包容。胡乃岩表示,这堂课不会教学生怎么追求,只是希望学生能在恋爱中学会如何相处,发展成熟的人格。
14、刘屹靖:追风少年
一年里跨越十一个省,追逐风暴二点七万公里,拍摄四万多张图片和近百个延时影像。
00后”气象摄影爱好者刘屹靖,于周三世界气象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追逐风暴的历程记录。对自然气象感兴趣的他,自幼就阅读了诸多相关书籍,直到大二学会了摄影后,他决定做一名职业风暴摄影师。
从最初只分享拍摄到的场景,到后来听闻牧民抱怨风暴对安全和庄稼的影响后,他也开始普及气象知识,希望这样能帮助更多人了解气象,以提防可能的自然灾害。
15、李容:持续救援
重庆某街道四名工人在疏通下水道时,因沼气中毒昏迷。路过的90后医生李容见一名被救起的男子已无意识,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大约五分钟后,男子恢复自主呼吸。此后,她与现场热心群众又连续对被救出的人员实施抢救,直到救护车抵达现场,救援持续十多分钟。她为被抢救者心肺复苏了上千下,最后双臂僵硬到无法抬起。本周一,随着救人故事被发现,她说,自己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等常用急救知识。
16、朱忠伟:自费“寻亲”
六十三岁从事十年快递业务,负责广州当地六家快递网点。今年三月初,朱忠伟开始使用寻亲胶带包裹快递。胶带上印有失踪儿童的大头照、联系方式等。胶带上还印有二维码,扫码进入儿童防走失平台,可找到更多失踪儿童信息。朱忠伟特殊定制的胶带价格几乎是普通胶带的两三倍,每月会多花三千元左右。但他决定把这当成一项公益去做,也希望更多同行加入。截至本周二,他所在的网点已向全国发送六万多件使用寻亲胶带的包裹。
17易解放:儿子走后,她把思念化作1000万棵树
1
20年,种植千万棵树,74岁的上海母亲易解放,使4万亩沙漠和戈壁重获绿意与新生。这沧海桑田的巨变背后,是青丝变白发的坚持,是愚公移山的毅力,更是一位母亲深沉的爱。
2000年,儿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她遭受失独之痛,儿子生前“植树造绿”的愿望,成为支撑易解放夫妻俩活下去的力量。2003年,她掏出积蓄,卖掉房产,拿出了儿子的赔偿金和保险金,远赴内蒙古植树造林。在她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爱心人士投身荒漠化治理,一些失独母亲也加入其中,把种下的树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几年间,易解放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国际国内志愿者,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每年消灭一片沙地,让一片片沙地恢复为绿洲。
易解放肩扛手捧,用植树种树的方式,完成了一位失独母亲的自我救赎。从库伦旗到磴口县再到多伦,内蒙古的很多沙漠,都留下了易解放种树的身影。种树的过程异常艰辛,乘飞机,转巴士,再换马车,辗转一两天才能抵达沙漠。易解放和大家一起,一点一滴把沙漠变为郁郁葱葱的树林,并在种好后全部捐給当地村民。
“失独母亲”到公益人,易解放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光将4万亩沙漠戈壁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还带领着许许多多有着同样情感悲恸的人们,走出伤痛的深渊,走出人生的荒凉沙漠。
一棵棵栽种,一寸寸夯实,一点点绿意,一方方新生。一个失独母亲成为“大地妈妈”,找到人生新的功课,领略到发现的新意义。
2
2000年,易解放的儿子不幸去世后,旅居日本的她信守对儿子承诺,投身公益事业,成立了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NPO)“绿色生命”组织,她出任理事长。2002年,她毅然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卖掉自己开的诊所,与丈夫杨安泰一起带着儿子的遗愿和“生命保险金”,以及“绿色生命”组织的希望回到祖国,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沙漠种树。她牵头成立的“绿色生命”组织与当地政府签定了协议,用10年时间种植110万棵树,用20年时间来保护这些树,并于20年后,将这些树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的村民。易解放正继续带着植树造绿的愿望,在甘肃敦煌种树20202000亩,20213000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