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别以爱的名义,伤害爱你的人:情感勒索的迷雾,我们要尽量避开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22-09-06 发布于福建

“我这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

“我把你养到这么大,你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平时我们关系那么好,真没想到在我伤心的时候,陪着我的却不是你。”

上面的这些话,你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其实这种打着爱的名义,却带了点威胁、打击、埋怨的意思,一定要求对方服从,而没有照顾对方感受的言行举止,就是所谓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最早是由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提出的。

她把这种亲密关系间让人困扰的伤害、较劲和索取,定义为勒索,并通过同名心理学著作《情感勒索》,将自己二十多年的经验一一分享,用以帮助大众摆脱情感勒索的压迫和隐形的控制,重建完整的自我。

那么,情感勒索是如何得逞的?在苏珊·福沃德看来,情感勒索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困惑,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往复循环,让人难以摆脱的相处模式了。

在这种模式下,勒索者不断索取,却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而被勒索者不断付出,早已身心俱疲。而第一步,往往是从情感勒索者提出要求,而且是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开始的。

随后整个过程还经历了被勒索者的抵抗,勒索者的施压和威胁这样一个拉锯战式的过程,最后以被勒索者的屈服而结束一轮情感勒索,却在不久的以后,就会继续重启下一轮情感勒索。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在这样一种相处模式里,屡屡成功的都是勒索者呢?关于这个问题,苏珊·福沃德把勒索者经常利用的情感,比作是勒索者释放的迷雾Fog。

F是Fear,也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感。比如我们担心会失去对方的爱,担心生活会变得一团糟等,都会成为情感勒索者的一把利刃。他们直刺我们的痛点,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O是Obligation,也就是责任感。比如勒索者经常会有“这是你的责任”之类的口头禅,他们直接把自己的要求和某种责任绑定,从道德的层面对被勒索者施加压力,或者以“责任”为借口控制被勒索者。对于生活中责任感过强的一些人,这种有求必应就更为明显。

而G是Guilty,是我们对某件事产生的愧疚感。《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是被母亲情感勒索的典型例子,每次樊胜美一有抗拒的念头,樊母就会说出“你不出钱就是白眼狼”这样的话,让樊胜美从内心觉得自己的做法错了,这就是利用了樊胜美的愧疚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