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梅:歌剧导演,做全方位懂歌剧的人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林梅执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意大利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上演
文 | 陈茴茴


经过近一年紧张的筹划与准备,当地时间8月30日晚,由中国导演执导的普契尼经典歌剧《艺术家的生涯》(La Boheme)在意大利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Teatro Greco Antico)上演,这也是林梅作为歌剧导演执导的第六部歌剧作品。

乐评人马利埃拉·穆索这样写道:

“观众们把热烈的掌声带给了林梅,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场精彩的制作来自一名中国导演之手。她对这部作品深入的理解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运用传统的手法精准地诠释了这部普契尼的经典之作。”




亮相古希腊剧场

经典947 

歌德曾说:“这里(陶尔米亚)是世界的尽头……”莫泊桑曾说:“如果有人只能在西西里待一天,他问道:我该去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陶尔米纳。”

意大利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这是一个坐落于悬崖之上的圆形古希腊剧场,观众在这里可以直面爱奥尼亚海的迷人蔚蓝,远眺埃特纳火山的壮丽雄浑。这座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富有盛名的古希腊剧场,也是全世界艺术家向往的舞台。

作为近年活跃于欧洲并执导歌剧的中国导演,林梅形容此次受邀到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执导《艺术家的生涯》的经历如同一场“令人激动的梦”。此次邀请她的陶尔米纳歌剧音乐节(Taormina Opera Stars)一直以极高的艺术标准闻名业界,历次音乐节都有高水准的艺术家参与和制作品质精良的参演作品呈现。上一届音乐节,钢琴家阿格里奇的独奏音乐会引发轰动。这个夏天,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的芭蕾舞者罗伯托·波雷(Roberto Bolle)与他的朋友们在音乐节开季演出中亮相,关注度颇高。而林梅以一名中国导演的身份,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戏剧舞台上为当地观众奉上她执导的、普契尼最打动人心的作品之一——《艺术家的生涯》。


中国导演VS歌剧传统

图片


在歌剧圣地意大利执导这样一部歌剧经典,而且是呈现传统版本,迎接“歌剧刻在血液中”的意大利观众的检验,对一位中国导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演至今,《艺术家的生涯》是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各个剧院用不同的制作方式将其带给观众,更是多次被拍摄成歌剧电影广为流传。因此,这一次选择什么样的制作方式呈现给意大利观众,是林梅最先考虑的问题。

林梅(前排条纹衬衫者)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排练工作中
“一部作品创作伊始,确定它呈现的方式和创作基调是非常重要的。”林梅认为,《艺术家的生涯》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普契尼用音乐语言塑造了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大部分作曲家相比,普契尼更为注重戏剧结构与音乐关系的结合、平衡。除了戏剧常见的事件陈述、冲突呈现之外,普契尼还善于用舞台与音乐的停顿来展现歌剧的别样魅力。作为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的歌剧中也不乏展现人性光辉的部分,这是他的作品总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最大原因。在这样的创作特点之下,《艺术家的生涯》原作中这个发生在1830年的故事内核离现代人的生活也并不遥远。
起初,林梅曾考虑把这个故事做成一个现代版本,但此次剧目上演的场地和对应的市场人群,也是她和团队考虑制作形式的重要标准。不同于德奥观众对歌剧创新制作的高接受度,意大利作为歌剧的摇篮,其观众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观众,他们对于歌剧传统及其醇正的韵味,在大多数情况下持以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态度。再考虑到这次的演出剧场是在世界戏剧史上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最终,林梅确定以传统制作方式做一版力图忠实表达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艺术家的生涯》,在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希腊剧场向普契尼致敬。


作为一位外国导演,要呈现歌剧传统的原汁原味,必须要真正懂歌剧——一个听着容易做起来不简单的必要条件。除了熟读谱面外,更要能理解和发掘文学本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根据剧中各个角色需要的声音类型特点、歌唱能力,甄选出最为适合诠释这部作品的演员。幸运的是,林梅成长历程中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她之前执导几部歌剧的经验为她打下了扎实基础。


“懂歌剧”需全方位

图片

林梅

林梅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母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歌剧导演,父亲是一位舞台灯光设计师。从小跟随父母在剧院中长大,耳濡目染的经历让她的心底很早就埋下了一颗歌剧梦的种子。

2012年,林梅初次踏上了“歌剧的摇篮”意大利的土地,当美妙的歌声在斯卡拉剧院响起,她仿佛听到了一种召唤。后来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推选下,林梅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访问学者,来到意大利正式展开她的“朝圣”之旅。在意学习期间,同时作为歌剧艺术指导(coach)的她,在与众多大师的合作中,对各时期作品的风格、歌者的歌唱技巧、语言语音有了全面且深厚的积淀。林梅的先生是一位近年来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的中国歌唱家,在他的影响下,林梅有机会对欧洲歌剧市场进行了深入了解,对欧洲歌剧院剧目的制作、排演等与歌剧相关的工作细节非常熟悉。这些也成为她接下来的歌剧导演职业生涯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2018年,林梅入选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歌剧导演人才培养项目”,同年又入选了意大利知名度很高、竞争非常激烈的全球青年导演计划,当年来自各国的导演只有五位被甄选进入该计划。全球青年导演计划沉浸式的学习,使她对意大利歌剧的精髓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鉴于林梅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在诸位导师的共同推荐下,她开始担任独立导演,执导了第一部作品、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这次演出收获了业界好评。

意大利《里韦尔加罗日报》曾这样评论:

“导演林梅在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之中加入了现代元素,在精准的舞台节奏把控中,让观众感受到极具震撼的舞台戏剧张力,让我们听到了不同于以往的130年来的呐喊。”


这部歌剧打开了林梅在欧洲的歌剧之门,也开启了她作为国际导演的职业生涯。此后,她陆续在意大利塔伦托歌剧院导演了《塞维利亚理发师》,并在由德国基尔歌剧院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制作的《费加罗的婚礼》和《茶花女》两部歌剧中担任中方执行导演。2019年,林梅在威尔第的故乡意大利布塞托的威尔第歌剧院演出季中导演威尔第经典之作《游吟诗人》。这部剧的成功让林梅获得业界更广泛的认可与关注,也使得她与陶尔米纳歌剧音乐节结缘,使她有机会在陶尔米纳古希腊剧场执导《艺术家的生涯》。音乐节在对她的官方介绍中写道:“在林梅执导的大量剧目中,朱塞佩·威尔第的《游吟诗人》于2019年在布塞托剧院上演,使她成为近年来最有能力的导演之一。”

图片


在林梅看来,不断有机会对歌剧进行沉浸式学习让她的歌剧导演之路受益匪浅。持续的学习与工作的经历,也让她愈发意识到,导演对歌剧的认识与了解必须是全方位的。她认为,歌剧作为音乐与语言结合的艺术,有着精妙的设计与安排,歌剧导演既要读懂文学剧本,认识歌剧蕴含在文字中的魅力,同时要理解作曲家将音乐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方式,领悟作曲家在音乐方面的巧思。歌剧导演还要懂得歌唱,除了深谙歌唱技术,还要了解歌唱的人:对每部歌剧各个声部的歌剧演员、合唱队、交响乐部分的特点都要了解透彻。

对于本次《艺术家的生涯》的制作,林梅说道:“普契尼用音乐动机创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确立人物基调。作为导演要通过组织舞台行动将人物内心活动外化,使戏剧节奏与音乐张力在作品的进行中张弛有度地相互结合与推动,继而迸发出更大的能量。此外,关注空间美学机制和审美效应,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对全方位展现和升华作品也极其重要。多维度引领观众,通过作品的最终呈现达到台下台上观、演的心灵共振,是我在每部作品中一直不懈追求的。”


在歌剧导演之路上,林梅认为,学习永远不能停。在西方人为主的欧洲歌剧舞台,尤其是意大利歌剧舞台,作为中国导演能执导多部歌剧作品,她珍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在不断积累。林梅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以歌剧导演的身份,将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歌剧以醇正的方式呈现给国内观众。同时,国内古典音乐艺术市场也在快速蓬勃发展。“在未来,希望我们能够立足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主流舞台审美相融合的作品,向世界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林梅作为歌剧导演的心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