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593年,古人制造了一座32吨的铁狮子,历经千年而不朽,结果

 朝晖图书馆 2022-09-06 发布于河北
公元593年,古人制造了一座32吨的铁狮子,历经千年而不朽,结果,建国后,专家仅用50年就把铁狮子彻底玩坏了······
 
沧州铁狮子建于公元593年,长6.24米,高将近3米,约莫有32吨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金属制品。
 
至于它是怎么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认为,铁狮子是当地人民为了为了镇压不断出现的海患制造的,因此也被称为“镇海吼”。
 
众所周知,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在古代,防锈技术并不成熟,可是尽管如此,沧州铁狮子经过了上千年时间,却依旧傲然挺立,一如当初那般威武雄浑。
 
直到1803年,沧州当年刮起了阵阵妖风,这个三十几吨的大家伙才被推翻在地。
 
当时的清政府,虽然鸦片战争还没开始,但腐败的苗头早已显现,沧州政府和百姓自顾尚且不暇,因此便没有心思去搭理这样一个大家伙。
 
就这样,沧州铁狮子在地上趴了90年,直到1893年才被人扶起。
 
90年来,铁狮子身体一侧常期和地面接触,使得空气无法流通,地表的湿气渗入狮子表面,导致铁狮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锈。
 
不过这些并无伤大雅,铁狮子还是像往常一样气势不凡。
 
然而,1956年,沧州当地经常降雨。
 
沧州市文物局担心铁狮子经受不住风霜雨雪,怕它的锈渍会不断增加,出于保护地标建筑的目的,他们在苏联老大哥的建议下,给铁狮子建了一座八角凉亭。
 
可惜的是,凉亭建得太矮,几乎顶到了铁狮子的脑袋,使得铁狮子和凉亭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每次下雨之后,潮湿的空气便无法从铁狮子周边流走。
 
长年累月下来,原本只是一点点的生锈,便很快传到铁狮子的全身。
 
看着越救越废的铁狮子,沧州市文物局急得不行。
 
这一次他们又请来国内的专家们,专家倒建议让他们把凉亭拆除,但同时,考虑到铁狮子原本的为止地势比较低浅,容易积水,专家们又提出建立一个2米高的台子,将铁狮子放上去。
 
乍一听,这招还真不错。
 
拆了凉亭保证了空气流通,建了高台避免了积水,可问题是,如何把32吨的铁疙瘩送上2米高的台子上去呢?
 
别急,专家们有办法,他们调来两辆40吨的起重机,准备直接用吊索来移动铁狮子。
 
可谁知,铁狮子远比他们想象的沉重,吊索来来回回花了很久时间才把铁狮子抬起。
 
这个过程中,铁狮子身体多个部位出现了破损和裂痕。
 
时间长了,这些缝隙裂痕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铁狮子身体已经出现散架的趋势。
 
为了固定铁狮子,在1994年,专家们又用十几根铁管将铁狮子里里外外支撑起来,试图减少铁狮子腿部承受的重量。
 
然而铁狮子破损的状态依然不受控制的继续,身体各处全是裂痕和破洞,不得已,专家们又一次出了奇招:
 
在铁狮子的腿部填充炉渣和石灰做成的的固化剂!
 
可谁知,这些固化剂虽然开始确实起了不少作用,但时间久了,居然会一点点膨胀起来,将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铁狮子撑得完全要散架。
 
看着被自己越修越废的铁狮子,专家们终于沉默了,自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乱动这座铁狮子。
 
后来,沧州政府为了挽回形象,便用现代技术重新打造了更大更重的铁狮子,使其屹立在沧州城中。
 
也许,新的铁狮子技巧和材料都比之前的铁狮子更好,但是,古老的铁狮子拥有着它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并蕴含着不少当今人所未曾弄清的历史秘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一点,不论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替代。
 
人贵有自知之明。
 
郭沫若曾想要开发乾陵,却被周总理严词拒绝,因为周总理知道,以我们的能力尚不足以保护开发出的古物。
 
正因如此,乾陵才免受像明定陵一样的破坏。
 
若那些试图“保护”沧州铁狮子的专家也能有自知之明,不自作聪明,铁狮子现在应该也还安安稳稳地守护着沧州的吧。
 
作者:改改
编辑:剩草
 
 
#打开眼界##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