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同仁】吾屯下寺--宁静肃穆金碧辉煌

 晓风霁月 2022-09-06 发布于湖北

2012年7月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下寺

  

吾屯下寺名气不大,在青海省同仁县吾屯下村,论级别只是一个村办寺庙,但却是我最推崇的喇嘛教寺庙。先通过相关资料了解:

吾屯下寺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以北7公里的吾屯村。这里是藏族“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吾屯下寺殿堂众多,装饰华丽,寺内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同仁吾屯下寺始建于1385年,1987年开放,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寺僧人97名,寺主为活佛“智格俄仁巴仓”。吐蕃赤热巴巾时期,藏军驻扎此地戌边,曾建小寺一座,后人称之为“玛贡娘哇”,为萨迦派寺院。明朝,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的经师东科多吉嘉措一度将之扩建,改宗格鲁派。17世纪中叶,噶丹嘉措的弟子智格日俄巴上迁投毛尕寺(该寺早已不存在,故址相传在吾屯下部塔山),与玛贡娘哇合并,形成了后来的吾屯下寺。此后,该寺曾三度修缮或改建。

吾屯下寺有大经堂、弥勒殿、护法殿各一座,茶房一院,建筑占地约80亩。寺中重要文物有清朝檀香木雕弥勒佛像等省级文物,并藏有相传自印度迎请的五粒释迦牟尼佛发舍利,作为镇寺之宝供奉于释迦牟尼佛像内。此外还供养有僧舍利一千余粒,火化时呈现香气四溢等异相。寺中珍藏《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数量甚多,共达七千余部。寺院门外塑有八尊白色佛塔,名为“解脱八尊佛塔”,全部由吾屯村民捐资兴建。

  

  

  

一进寺庙就先爬上寺庙旁边的山的半山腰位置,俯瞰寺庙,拍摄清晨的庙宇,非常宁静,不但没有游客,连僧人很多还未起来。

  

山下,一排白塔列队整齐,迎接晨曦。

  

很多藏族小孩被送进寺庙,他们是去做早课还是吃早饭?

  

  

  

  

终于煨桑炉冒起了炉烟,这股气味很独特,非常芳香,但有人闻不惯,譬如我,在拉萨我终于过敏了,浑身都起了疹子。

  

  

  

这是我们参观的部分殿堂,在门口卖票的青年僧人陪同并讲解,他告诉我他已经28岁,10岁左右被父母送到吾屯下寺,呆了18年。真看不出他快30岁了,我以为他是刚成年的小僧人,原来资格还比较老,可能是没有在户外从事放牧耕作的缘故。

  

  

  

已经开始有藏族大爷大妈转动佛塔下的转经筒,我提出给他们拍照遭到摆手谢绝,只好远距离偷拍了几张。这处建筑用色大胆,绚丽多彩,并且成色很新,可能刚修葺过。

  

金碧辉煌的金塔,是真金打造,不是镀金,让我感叹这一地区信徒的虔诚和慷慨。

  

后来,那位卖票的僧人看我们游兴正浓,他又必须去门口值班售票,就把一大串钥匙给我们自己去开几个殿堂的门,我们真没想到对我们这么信任,心里暖暖的。

  


不能辜负人家对我们的信任,殿堂里面不能拍,尤其不能拍佛像,那是大不敬。所以我拍了门。朱漆大门配银饰很协调,特别是银子造型独特,工艺精致,每一个都堪称精品。

  

  


后来又去参观了吾屯上寺,正在大兴土木;回同仁县城后去了隆务寺,破破烂烂,杂乱无章;在西藏日喀则去了扎什伦布寺,游客络绎不绝,喧嚣吵闹;在拉萨一天时间拜访了四座寺庙: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和小昭寺,都没有买门票进去,因为到了门口我感觉到它们都没有吾屯下寺给我的那种美好感觉:宁静、庄严、肃穆、整齐。我不信佛,也不懂佛,我只是想感受那种宗教氛围,如果吵杂,过于商业化,那就没必要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