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烽烟四起

 阿呆码字 2022-09-06 发布于江苏

豫州刺史王允攻破了黄巾兵以后,发现了张让的宾客和黄巾兵往来勾结的书信,王允就报告给了汉灵帝。

汉灵帝生气的责骂了张让,张让叩头请罪,汉灵帝就没有降罪给他。

但是,张让却因为这件事怨恨王允,找事情中伤他,王允被抓捕下狱,后来遇到大赦,又重新为刺史。

过了没一个月,张让又用其他的罪名把王允给抓了起来,杨赐担心他受辱,就派人劝说他自杀算了,省得被张让折磨。

王允府中的从事哭着把毒药拿给王允,王允坚决不肯,把毒药打翻,自行去了廷尉。

大将军何进、杨赐、袁隗一同上书替王允求情,最终免去了死罪。

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各地的盗贼四起,博陵的张牛角、常山的褚飞燕,黄龙,左橡塑,于氐根,张白骑,刘石等等,不可胜数,规模较大的有两三万人,小规模的也有六七千人。

当时的三公大臣,大多都是花钱给常侍而得到的官位,像段熲(jiǒng )和张温等人虽然也有功劳,然而也是送了财物,才位列三公。

因讨伐张角有功,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被封为列侯。

在平乱中,皇甫嵩立有许多功劳,但是因为得罪了中常侍赵忠和张让,二人上奏说皇甫嵩连战无功,军中的花费还很大,朝廷把皇甫嵩召回,还收了他的左车骑将军印件,削减六千户食邑。

谏议大夫刘陶上书说,之前有张角之乱,后来又受到边章入侵,现在西羌又进攻河东,形势恐怕会越来越坏,都是因为宦官的缘故。

于是,宦官们开始共同诋毁刘陶,说如今天下安宁,刘陶竟然讲出这样的话,边境的事情,州郡官员都没有奏报上来,刘陶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一定是他和贼寇有勾结。

刘陶被收押到黄门北寺狱,日夜拷问,最后死在了狱中。前司徒陈耽为人忠心正直,也是宦官的怨恨对象,陈耽也被诬陷下狱而死。

北宫伯玉入侵三辅地区,朝廷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将,去讨伐北宫伯玉,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和荡寇将军周慎一同辅助张温。

张温带着十多万兵马屯守在美阳县,边章和韩遂也进兵美阳,张温与之交战,战况不利。

十一月,董卓和右扶风鲍鸿等部,合兵进攻边章和韩遂,大胜,边章和韩遂败逃到榆中县。

张温派周慎带着三万人去追击,参军事孙坚对周慎说,贼寇城中没有军粮,所以他们会外出运粮,自己愿意带人去斩断他们的粮道,接着,周慎大军在后,贼寇必定不敢交战,他们会奔到羌中,再合力讨伐,凉州就可以平定了。

周慎不听,带兵围困榆中城,边章和韩遂分兵屯守葵园峡,反过来截断了周慎的粮道,周慎惊惧,丢弃了辎重退兵。

张温又派董卓带着三万人讨伐先零羌,羌人和胡人把董卓围困在望垣县北面,董卓军中缺粮,就在河中垒起小坝(上游水深,下游水浅),在上游捕鱼,再悄悄的从下游过军,等到敌寇来追击时,再放开小坝,贼寇无法渡河,董卓还兵,屯守在扶风县。

张温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很久才应召,被张温责骂。

孙坚上前对张温耳语,说董卓延时应召,应当以军法斩杀。

张温觉得,董卓在西部地区比较有威望,如果现在杀了他,对西行没有好处。

孙坚又说张温威震天下,根本不需要依仗董卓,而且据观察董卓的言行,他为人轻上无礼;另外,边章和韩遂入侵时,当时就要及时征讨,但是董卓却阻止了;况且他又没建立什么功劳,无功受任,又不及时应召,太过自高。

张温仍然不听,而且他还担心董卓会起疑心,让孙坚赶紧回去。

这边在平乱,汉灵帝却在西园建造万金堂,把国库的金钱和布匹都放到万金堂中,还在小黄门和常侍家各寄放了数千万钱,又在河间买田地宅院。

汉灵帝又派了钩盾令宋典修建南宫玉堂殿,又派掖庭令毕岚铸造四个鉰人,四口钟,铜人放在仓龙门、玄武门边,钟悬挂在云台和玉堂殿前。

还在平门外桥东面铸造了天禄吐水、虾蟆吐水,把这水引流到宫内。还在桥西造了机车、曲桶,为南郊和北郊的路上洒水。

公元一八七年十月,长沙贼寇欧星自称将军,聚集了一万多人,朝廷下诏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去征讨欧星,孙坚得胜,被封为乌程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