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情深】张发奎|情比金坚深且浓

 昵称70808387 2022-09-06 发布于山东

情比金坚深且浓

张发奎


我的《金戈铁马南疆行》编辑成书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来,我不时地向参战战友快递赠书,也不时地回味书写回忆文章的难忘经历,更加体会到战友们情比金坚深且浓的刻骨铭心。

热情相约  亲切相见

我深深记得《军旅原创文学》社社长梨花雨,是她的辛勤付出成就了我的一篇篇文章;我深深记得《军旅原创文学》曾章辞主编,是他的辛勤努力成就了我的初衷心愿;我深深记得朗夫战友和413团新老战友,是他们的辛勤援手助力我如愿以偿!

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一直没有和他们联系。是文章推送出去了,文字编辑成书了,一切就结束了吗?不是,绝对不是!老伴儿梁继红曾多次催促我给梨花雨、给曾主编、给朗夫战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别把人家给忘了。

我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更不是用得着靠前、用不着靠后的人。2021年,是我一生收获颇丰之年。我们413团从团领导张以明政委、苗建春参谋长,作训股长沈顺根,组织股长尚作为、413团“武汉三才子”,通信连杨复田连长、刘世发指导员以及许多战友,以各自的方式共同书写37年前老山战场八里河东山的难忘战事,展现了我们413团官兵保家卫国、舍生忘死、坚守防御、英勇抗敌的血染风采。可以说,《军旅原创文学》是我们413团的集结号,是我们参战战友的新领地,是弘扬军旅心声的制高点,更是我张发奎难得的忘年交。

我虽然没有电话联系,却是时刻关心关注。我看到,《军旅原创文学》佳作不辍精彩连连。我懂得,《军旅原创文学》属于军旅战友共有共享。我知道,《军旅原创文学》为我操劳日久,真的不忍心再叨扰麻烦。一年来,梨花雨夜以继日地创作长篇巨著《桃花》,已经连续推出275篇,多达110多万字,这得耗费多少心血精力啊?梨花雨写得很精彩,每一篇我都认真读过。他们那么忙,我又没啥事儿,真的不好意思打扰添乱。我觉得,时时关心,默默关注,寄托着深深的祝福与关爱。我相信,息息相通之人,一定会是心有灵犀,一定能够心灵感应吧。

左起:张发奎、济南军事法院院长王海军

我不找事儿,却不等于事儿不找我。

8月23日,我突然接到战时宣传股干事吴克亚的电话。我与克亚同在潍坊,他是营职干部转业,现任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副支队长,他工作很忙,我们平时电话联系不多。克亚很热情,也很客气,他在电话里说:“团长,我向您报告一个事情……”

克亚一声“团长”叫得我很激动,我一下子想起当年老山战场八里河东山前线那个青春飞扬、神采飞扬的“小才子”。我不等克亚往下说,打断他的话说道:“不用客气,我们已经不是首长和部下的关系了,我们现在是兄弟关系,我是你老兄,是你大哥。”

克亚留给我的印象很好,小伙子聪明利落,为人诚实热情,工作认真负责,乐于热心助人。我们团转业在潍坊的干部,如果找不到对方的联系电话,都会首先想到找克亚。他就是再忙也会当即相助,包你满意,是413团战友们公认的热心人。

克亚一笑,按照他的思路继续说道:“我向团长报告一个事情,原滨州军分区副政委窦廷红找您,打您的手机您没接,您是不是看到陌生号码就没有接啊?”

我一愣,立刻实话实说:“不是,不存在陌生号码不接的问题。我是熟号、生号都接,只是境外的号码从来不接。我每天外出练功、跳舞、下棋,都不带手机。可能是手机不在身边时来的电话,我没有听到。他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克亚说道:“是这样,他告诉我说,济南军事法院王院长,想找您面谈。”

左起:张发奎、王海军、尚作为

我一听,心里感到很奇怪——军事法院院长找我谈什么呢?我随口说道:“我已经不是军人,曾经在军队也没办什么违法的事儿,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还没说完,克亚连忙说道:“团长,您不要误会,他们是看了您在《军旅原创文学》发表的53篇文章,很受感动,到处找《金戈铁马南疆行》的作者,一直找不到您啊!”

我一下子释然了,说道:“哦,是这事儿啊!还真是让我虚惊一场。”

克亚继续说道:“窦廷红讲,他打了几次团长的电话,团长都没有接,就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个事儿。”

窦廷红是战时413团宣传股干事,人很实在,文笔很好,参战回来发展很好,任滨州军分区副政委,现已退休在青岛。

据窦廷红讲,济南军事法院王院长到处托人找我,一直找不到就一直找,打听谁认识战时413团团长张发奎,要求拜访见面。军事法院退休领导王仲余,曾任滨州军分区副政委,他偶然在413团战时政治处战友聚会合影中认出了窦廷红,通过窦廷红联系才找到了我。

我与窦廷红通电话,问他道:“王院长找我面谈谈什么呢?我们在前线只顾着打仗,全团官兵在战场上没有一人违犯军法,更没有军法从事的问题。”

窦廷红笑道:“老团长,别误会,是他们阅读了《军旅原创文学》发表您的53篇文章,深有感触。他们觉得18里防御战线,200多个高地,300多个哨卡,战场如何管理,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这是了不起的功绩。王院长非要亲自拜访您,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说:“我是退休之人,随时恭候,时间地点请王院长定。”

窦廷红听完我的话,如释重负,我的心里感到热辣辣的——他已经成长为军队中高级干部了,好像还是当年老山战场八里河东山前线那个对人、对事、对工作认真勤勉的小伙子。

窦廷红负责联系此事,并打算前来陪同王院长一行。但是,他身居青岛。出青岛要做核酸检测,又担心可能被隔离,给自己和战友们带来这样、那样的不便,就委托克亚牵线,由克亚与王院长联系,定在9月2日见面座谈。王院长是一个处事周全的人,对克亚说要派车来接我。

克亚回答:“您不用派车接团长了,我开车接上团长直接过去就行。”

左起:尚作为、张发奎、王海军

9月2日,星期五,潍坊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气候凉爽宜人。

七点四十五分,克亚打来电话:“我已到你们小区门口,请团长下楼。”

我穿戴整齐,带上7本《金戈铁马南疆行》来到小区门口。老远就看到克亚冲着我笑,我的心里真是又激动,又感动——给他们当了短短几年团长,就成了他们永远的团长。此生能够加入413团战斗序列,能够成为永远的战友,我们都很幸运啊!

我打开车门上车坐好,嘱咐克亚多拍一些与王院长见面座谈的照片,留存备用。

王院长一行三人,已经于前一天到达。王院长事前要求,再找几位413团参战干部一起座谈。我根据王院长的要求,通知战时组织股长尚作为,战时宣传股长许荣安,战时一营三连指导员靳红军出席座谈会。这三位战时413团干部可不一般,堪称413团八里河东山防御作战的“活字典”“复印机”。有他们出席座谈会,王院长此行一定会获得满意答案。

我们到达门口,王院长、王政委、武装部政委已经在等候,双方互相作了介绍。

王院长握着我的手,说道:“看了您的大作,我们是慕名而来。”

王院长身穿白色海军制服,腰板挺拔,英姿勃发,刚刚49岁,标准男子汉,年轻有为,英俊威武,人很随和,很好接触。我从他的胸牌上看到他的姓名,他叫“王海军”。

左起:张发奎、王海军、王仲余

实事求是地说,王院长挺拔的身姿,威武的形象,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军旅生涯。记得当年决定告别部队的时候,部队刚刚发放八五式制服。我穿着尽显军人英姿的八五式制服到团服务社照相馆,拍下最后的戎装照。我的心情很激动,却掩饰地笑着问王院长:“你穿着海军制服,大名是王海军,真是名副其实的海军啊!”

王院长听了爽朗大笑,握着我的手亲切叙谈。王院长是一位从事军事法律工作的文化人,出口成章,滴水不漏。他说《金戈铁马南疆行》的53篇文章全部看完,很受启发,很受感动。从他的言谈话语中,我听出来他对《金戈铁马南疆行》熟悉而又重视。书中的内容、章节,他大多能够记得住。什么“一枪两弹”,18里防线,200多个高地,304个哨卡,占山顶,守山腰,封山脚,立体式防御体系等等,比我们413团很多人记得还要清楚。

人员到齐以后,我们拍了集体合影。八点三十分准时进入会议室,会议室桌上摆放着茶水、矿泉水,还有一提兜军事法院宣传资料。大家按照会议桌上摆放的名牌入座。我对面是王院长、王政委、军事法院庭长王威三人。我们就坐的四人由吴克亚作介绍——战时413团组织股长尚作为,战后任138师炮团政委;战时宣传股长许荣安,战后转业到潍坊日报社,任《潍坊晚报》主编;战时413团一营三连指导员靳红军,战后任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后转业到潍坊电业局,任五洲集团办公室主任;吴克亚任潍坊市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副支队长。

左起:王仲余、许荣安、靳红军、尚作为、张发奎、王海军、吴克亚、王威

座谈开始,王院长开门见山笑道:“我们是慕名而来,同时我们也想听取和探讨战时如何加强战场管理,严格执行军法的问题。”

王院长简要介绍之后,我首先感谢王院长一行,专程从济南赶到潍坊组织专题座谈。接着汇报了53篇纪实文章的形成经过,特别说了我不是一个写文章的人,文化水平不高,是一名军事干部。这次动笔写作,是在本团作训股长沈顺根的引诱下,硬着头皮写下去的。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军旅原创文学》社长、主编的热心相助,大力支持,给了我写下去的不竭动力,最终成就了53篇记实文章。我要感谢《军旅原创文学》平台,感谢战友们的大力帮助,感谢读者们的热情鼓励。

我们413团于1985年初开赴战场,历时一年半,在八里河东山18里防线的防御地域,200多个高地,304个哨卡,建设立体式防御体系。我们的防御阵地宽正面,浅纵深,容易遭受敌人突破。针对防御阵地特点,我们采取严防死守作战措施,制定严防死守作战细则,疏而不漏,不让敌人越雷池半步,死死地把敌人定在阵地前,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在历时一年半的防御战斗中,413团干部战士,没有不敢上战场临阵脱逃的,没有不敢冲锋陷阵畏缩不前的,没有违犯战地、战场法纪的,413团官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左起:许荣安、靳红军、尚作为、张发奎、王海军、王仲余、吴克亚、王威

我向王院长一行就战场环境、防御特点、作战意图、战术手段等做了详细介绍,特别介绍了战场上的英雄人物高福胜、蔡金华、尹文杰、杜晓吉等等,具体谈了战场管理感受,强调了严格管理出战斗力。成都军区多次召开战场管理现场会,我们413团夺得两面锦旗。全团官兵一心扑在打仗上,战前战中没有发生违犯军法的问题。

 

我实事求是向王院长毫不保留地汇报了战后管理出现的漏洞。我这个团长,决胜在战场英勇顽强,败走在战后管理疏失。一名战士在战场上荣立二等战功,战后失手将街头小青年刺伤致死,被济南军区法院判刑10年。看到自己的战士锒铛入狱,我身为一团之长深感愧疚。战士荣立二等战功,是在战场上用生命换来的,我觉得对不起浴血奋战的战士,对不起望子成龙的战士父母,我的心好伤好痛……

我对王院长讲,真的涉及到军法,真的到了执行军法关口,我无言以对,无能为力。我是一团之长,不能以身在战场痛失父亲母亲,归来后突闻噩耗心力憔悴病倒为借口,对自己疏于部队管理的思想行为进行辩解,我必须要挺起胸膛承担领导责任。尽管我的职务因此而止步不前,我也毫无怨言。此事对我打击很大,我知道军法威严,痛之悔之晚矣。

座谈结束以后,我把带去的《金戈铁马南疆行》拿出来,分别签名赠送给王院长、王政委和王庭长。看得出来,他们拿到赠书有些惊讶,想不到还有现场赠书。他们手捧赠书很感兴趣,惊叹这么厚的书得多少万字啊!

王院长一行一再表示感谢,我详细介绍了有关成书的一些细节。特别说明是《军旅原创文学》为我出书,向王院长介绍了《军旅原创文学》社长梨花雨和曾主编。这时,王院长拿着书问我:“哪一位是梨花雨?我认识一下。”

相约座谈

尚政委摸起手机,找出梨花雨的照片,王院长仔细看了又看。我向王院长介绍说:“梨花雨很厉害,不愧是女中豪杰,人长得漂亮,山东省作协会员,写了很多军旅小说,目前正在写长篇小说《桃花》,已经写了275篇,接近尾声,非常精彩。梨花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许多将校军官和部队官兵都知道她,活动能力很强,写作能力超强。”

王院长听了,高兴地说:“是吗?我一定认识拜访她!”

左起:靳红军、尚作为、张发奎、许荣安

这时,王政委拿着书问我:“团长,'金戈铁马南疆行’这几个字谁写的?”

我说:“《金戈铁马南疆行》,是曾主编在我写回忆文章时定的总标题。'金戈铁马南疆行’这几个行书题字,是我们413团战友邢彪政委写的。去年4月底,我的53篇文章已经全部推送结束,我和老伴儿梁继红,大儿子张良开车去济南,想对《军旅原创文学》社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大家坐在一起,梨花雨突然说'团长,我们《军旅原创文学》要给您出书。’我高兴地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费用我出。’梨花雨找人设计排版,邢政委负责文稿整理。我那些战场照片需要重新翻拍,就把600多张照片用53个大信封邮寄给邢政委。一开始编辑成书多达1300多页,我说这不行,得压缩照片,文章和留言一句都不要缩减。我不知道邢政委有一手好书法,梨花雨却知之甚详。曾主编当场委托邢政委为书题字,邢政委就写下了'金戈铁马南疆行’。”

左起:王威、王海军、王仲余

“邢政委对题写书名很重视,很认真。记得去年5月底我和老伴回东北老家探亲,到家第3天手机铃响,邢政委发来'金戈铁马南疆行’7个行书字体照片问我行不行。我一看很好,当即表示就用这个题字。《金戈铁马南疆行》题字、封面、封底、书样版式,都是找最好的装帧设计师,封面那张全身照片是邢政委选的,封底那张我和马伟民的照片是我选的。”

神采奕奕

时间过得很快,座谈会开到了中午。除了我主讲,尚政委、许股长、靳指导员也随时随事插话。座谈会气氛活泼热烈,开得很好很成功。看得出来王院长一行很是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

左起:南京军事法院院长胡拥军、王仲余、张发奎、王海军

签名赠书

左起:奎文区武装部政委刘广富、张发奎、潍坊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韩富旺

我们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午餐,握手告别,各自驱车返回。

回到家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老伴儿梁继红担心地问我:“军事法院找你谈什么呀?”

我说:“他们是慕名而来。”

老伴儿放心地笑了,说道:“看把你能的,你还成名人儿了!”

我没有让老伴儿的话打断思路,继续着我的思考:1985年轮战,中央军委下达67军赴滇轮战命令,46军甲种师138师配属67军赴滇轮战。此后,八大军区,一个军区出动一个军到前线轮战。第1波次是南京军区,半年时间。第2波次是济南军区,接替南京军区1军防务。济南军区赴滇轮战,两个甲种师8个团,加上炮12师3个团,总共11个团。

时间跨越了37年,济南军事法院为什么偏偏找到413团拜访座谈?通过座谈了解到,他们确实是慕名而来。他们通过阅读《金戈铁马南疆行》53篇文章,受到启发和震撼。413团在战场战斗了一年半,在战线长、高地多、宽正面、浅纵深,地处原始森林、高山峻岭,班自为战,排自为战,时日漫长,环境艰苦,面对生死无所畏惧,牢牢坚守防御阵地,没有让敌人越雷池半步,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确实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济南军事法院一行专程到潍坊了解探访,深挖战时军法实践,体现了军法重要职能部门立足本职、务实求实的严谨作风。在座谈中,王院长三句话不离本行,总是在深挖有关战时军法情况。我可以坦白地说,这得感谢《军旅原创文学》,感谢《金戈铁马南疆行》这本书。是文学平台和文学书丛宣传了413团,使读者了解了413团。不然,军事法院王院长怎么可能专程从济南找到潍坊,与413团几位参战战友见面座谈?我们413团声名远扬,有《军旅原创文学》一份功劳,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军旅原创文学》。

济南军事法院法庭

413团战友们,我现在很好,身体很健康,每天坚持三个小时锻炼,一个半小时习练气功,一个半小时跳广场舞。大家不用担心老团长,我也殷切期望413团战友们平安顺遂。我们已经步入或将要步入老年群体,迎来“夕阳红”。人人都会老,我们要从容不迫地老成绚丽的夕阳。我们在最好的年华金戈铁马南疆行,为国担当,为民而战,把青春、热血、忠诚、挚爱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会记住曾经有一群铁血丹心的“国防绿”,为了身后的和平安宁、万家团圆,不要命地挡在枪林弹雨的边境线上。

老团长欢迎你们来潍坊,一起共叙战场战友之情。

再见了,战友们!多多保重!

2022年9月3日于潍坊









 【作者简介】


张发奎,辽宁省本溪市人,地方中学从教三年。1964年8月入伍,1987年转业地方工作。军旅生涯24年,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参加老山轮战,担任413团芭蕉坪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长。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如有断行错位问题,是由于手机使用者字体设置所致,与平台无关。了解平台更多情况敬请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